正确率40.0%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体细胞内$${{C}{O}_{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
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C
A.②③⑤⑥
B.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⑥
2、['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肉食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的$${{B}}$$基因频率为$${{7}{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大熊猫种群中所有的$${{B}}$$和$${{b}}$$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 6. 3 7_{0}$$
D.该种群中的大熊猫个体之间只要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可以发生作用
3、['基因库', '变异与育种',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正确率40.0%穿梭育种是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优良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目前穿梭育种已经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了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穿梭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不同地区作物种群的基因库之间存在着差异
C.人工选择作用的本质是提高作物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D.穿梭育种打破了地理隔离,实现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4、['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兴趣小组在调查某湿地公园的金鱼草种群时,发现红花($${{F}{F}}$$)植株有$${{6}{0}}$$株、粉红花($${{F}{f}}$$)植株有$${{3}{0}}$$株、白花($${{f}{f}}$$)植株有$${{1}{0}}$$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F}{、}{f}}$$基因构成其基因库
B.种群中$${{F}}$$的基因频率为$${{7}{5}{\%}}$$,$${{F}{f}}$$的基因型频率为$${{3}{0}{\%}}$$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D.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金鱼草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5、['种群的概念',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基因库']正确率40.0%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
B.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值
C.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持和发展
D.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恒定不变的
6、['基因库']正确率80.0%下列可作为一个基因库的是()
D
A.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
B.一个个体所携带的全部基因
C.一个生物具有的全部基因
D.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7、['种群的概念', '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60.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阐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绝对稳定
C.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8、['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
A.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基因数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B.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一定为$${{1}}$$
9、['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B
A.种群的个体不断死亡,但种群基因库却能保持和发展
B.基因突变不影响基因库的组成
C.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态位', '基因库',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60.0%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1. 解析:
①正确:人体细胞产生$$CO_2$$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线粒体是细胞器。
②错误:种群基因库是群体概念,个体死亡不一定导致基因库变小(如新个体出生)。
③错误:DNA序列改变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如密码子简并性、非编码区突变)。
④正确:真核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必然发生DNA复制/分配和胞质分裂。
⑤错误:假说-演绎法结论需实验验证,不一定绝对正确。
⑥错误:测交比例1:1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但多对基因连锁时也可能出现。
⑦正确:测交后代1:1比例直接反映该生物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完全正确的为①④⑦,对应选项C。
答案:C
2. 解析:
A错误:基因库包括种群全部基因,不仅是B和b。
B正确: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计算:B频率75%,则b频率25%。常染色体上显性个体包括B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5)^2=0.5625$$和$$2 \times 0.75 \times 0.25=0.375$$,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0.5625/(0.5625+0.375)≈0.6(60%),非56.37%。
D错误:自然选择需可遗传变异,且环境定向选择。
答案:B
3. 解析:
A正确:穿梭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重组。
B正确:不同地区环境差异导致基因库差异。
C错误:人工选择可提高显性或隐性基因频率,取决于目标性状。
D正确:穿梭育种打破地理隔离,促进基因交流。
答案:C
4. 解析:
A错误:基因库包括种群全部基因,不仅是F和f。
B计算:总个体数=60+30+10=100,F基因频率=(2×60+30)/(2×100)=150/200=75%,Ff基因型频率=30/100=30%,正确。
C错误:粉红花是等位基因分离结果,非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涉及多对基因)。
D错误:花色差异是遗传变异,环境选择适应性状。
答案:B
5. 解析:
A正确:同一区域同种生物个体构成种群。
B正确:基因型频率定义正确。
C正确:基因库在遗传中保持和发展。
D错误:基因频率受突变、选择等影响而变化。
答案:D
6. 解析:
基因库定义: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A、B、C均为个体或部分基因,错误。
D正确。
答案:D
7. 解析:
A正确:种群是进化基本单位。
B错误:基因库受突变、选择等影响而变化,非绝对稳定。
C正确: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
D正确:自然选择决定方向。
答案:B
8. 解析:
A错误:基因频率是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非全部基因。
B错误:进化标志是基因频率改变,非基因型频率。
C错误: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性群体中相同,表现型差异因伴性遗传。
D正确: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之和为1。
答案:D
9. 解析:
A正确:基因库是群体概念,个体死亡不影响其发展。
B错误:基因突变引入新等位基因,改变基因库。
C正确: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D正确: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进化。
答案:B
10. 解析:
A错误:物种多样性包括岛上所有物种,非仅蜗牛。
B错误:基因库是种群概念,不同物种基因库独立。
C正确:相似外壳是相似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D错误:生态位重叠导致竞争,但共存物种生态位应分化,非重叠。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