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29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1、['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对细胞膜的探索', '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正确率40.0%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②以人、鼠细胞为实验材料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③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④以果蝇细胞为实验材料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40.0%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并将$${{D}{N}{A}}$$染色
⑤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实验中,用$${{5}{0}{\%}}$$酒精用于洗去浮色
⑥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需先将样液摇匀,再滴加到计数室,最后盖上盖玻片

C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3、['酶的本质',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萨姆纳通过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得到脲酶的结晶证明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4、['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正确率60.0%在搭建$${{D}{N}{A}}$$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3}{0}}$$个,其中$${{6}}$$个$${{C}{,}{{1}{0}}}$$个$${{G}{,}{6}}$$个$${{A}{,}{8}}$$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8}}$$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

B

A.最多能搭建出$${{3}{0}}$$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最长为$${{5}}$$个碱基对

C.所搭建的最长$${{D}{N}{A}}$$分子有$${{4}^{6}}$$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D.若搭建$${{D}{N}{A}}$$的一条单链,则该链最长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

5、['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及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B.同一$${{D}{N}{A}}$$分子,单链中$$( \mathrm{A}+\mathrm{T} )$$的比例与双链中的不同

C.可用$${{6}}$$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借助了对衍射图谱的分析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变异与育种']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科学家在遗传学方面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噬菌体作材料,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D.袁隆平用杂交育种的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水稻产量

7、['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相关计算',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长方形$${{4}}$$种

B.五边形$${{2}{0}}$$个

C.圆形$${{2}{0}}$$个

D.连接物$${{6}{0}}$$根

8、['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正确率60.0%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可采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片分别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和不同碱基,用订书针作为连接物。现要制作一个包含$${{4}}$$种碱基、$${{1}{2}}$$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模型。下列叙述最不确切的是(

A

A.通过该活动,可以加深对$${{D}{N}{A}}$$分子功能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B.选取作为支架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C.制作时用到相同形状和颜色的纸片最少的为$${{1}}$$张

D.若该模型中有$${{4}}$$个腺嘌呤,则需要$${{1}{0}{2}}$$个订书针

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既能解释$$\mathrm{A}=\mathrm{T}, \, \, \mathrm{C}=\mathrm{G}$$的数量关系,又能解释$${{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原型是已有的物理模型--$${{D}{N}{A}}$$衍射图谱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而来的$${{S}}$$菌和原$${{S}}$$菌中的基因完全相同

10、['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构建过程', '细胞的生长', '生态金字塔', '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A

B.B

C.C

D.D

1. 分析各项实验的核心技术:

① DNA半保留复制证明:使用同位素标记法($$^{15}N$$标记)

② 细胞膜流动性证明:使用荧光标记法(人鼠细胞融合)

③ DNA双螺旋结构构建:使用物理模型构建法

④ 基因线性排列证明:使用遗传学杂交实验法

相同技术组:①②都使用标记技术,但①是同位素标记,②是荧光标记,不完全相同;无完全相同的核心技术组

最相似组:②④都涉及细胞水平实验,但技术不同

正确答案:A.①②(标记技术相似)

2. 逐项分析:

① 光合作用研究用同位素标记($$^{18}O$$),但细胞融合实验用荧光标记而非同位素标记 - 错误

② 摩尔根果蝇实验确实使用假说演绎法 - 正确

③ DNA双螺旋发现用物理模型,种群数量研究用数学模型 - 正确

④ 观察DNA/RNA实验中,盐酸用于改变膜通透性并促进染色,但健那绿是线粒体染色剂 - 错误

⑤ 脂肪检测中,50%酒精确实用于洗去浮色 - 正确

⑥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时,应先盖盖玻片再加样液 - 错误

正确表述:②③⑤

正确答案:C.②③⑤

3. 分析各选项:

A. 萨姆纳提取脲酶证明酶是蛋白质,但"所有酶都是蛋白质"后来被证明不准确(有RNA酶) - 错误

B. 沃森和克里克主要运用物理模型而非数学模型 - 错误

C. 萨顿使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未证明 - 错误

D. 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研究确实发现能量流动特点 - 正确

正确答案:D

4. DNA模型搭建分析:

碱基总数30个,C=6,G=10,A=6,T=8

A. 最多搭建30个脱氧核苷酸 - 正确(每个碱基可形成一个)

B. 最长DNA:G-C对最多可形成6对(C限制),A-T对最多可形成6对(A限制),但连接物只有18个,每个碱基对需要2个连接物,最多搭建9对 - 错误

C. 最长DNA碱基排列:实际受碱基数量限制,非自由排列 - 错误

D. 单链最长:受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物限制(18个),每个核苷酸需要1个,最多18个 - 错误

正确答案:A

5. DNA结构分析:

A. A-T和G-C对确实具有相同形状和直径(直径2nm) - 正确

B. 单链中(A+T)比例与双链中相同( Chargaff规则) - 错误

C. 最少需要6种颜色:磷酸、脱氧核糖、A、T、C、G - 正确

D. DNA双螺旋发现确实借助X射线衍射图谱 - 正确

正确答案:B

6. 遗传学成就分析:

A.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模型 - 正确

B. 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错误

C.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 - 正确

D. 袁隆平杂交育种提高产量 - 正确

正确答案:B

7. 图片异常,无法解析

8. DNA模型制作分析:

12个碱基对模型:

A. 活动有助于理解DNA结构而非功能特点 - 不确切

B. 支架需要强度韧性 - 正确

C. 最少纸片:4种碱基各需要多个,但脱氧核糖和磷酸需要24个(每链12个),无最少1张的情况 - 不确切

D. 4个A:A-T对4个(8个氢键),G-C对8个(24个氢键),磷酸二酯键46个,共需订书针78个 - 错误

最不确切:A和C,但A更不确切(混淆结构与功能)

正确答案:A

9. 遗传物质探索分析:

A. 双螺旋模型能解释碱基配对,但不能直接解释半保留复制机制 - 错误

B. 两个实验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主要"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 - 错误

C. 双螺旋模型构建确实借鉴了Franklin的DNA衍射图谱 - 正确

D. 转化来的S菌含有R菌的DNA和S菌的DNA,基因不完全相同 - 错误

正确答案:C

10. 图片异常,无法解析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