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

测交实验-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29
测交实验-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8.0%
1、['细胞的全能性',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正确率40.0%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杂合高茎豌豆($${{D}{d}}$$)自交所得$${{F}_{1}}$$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理论上是$${{3}{:}{1}}$$

B.二倍体的正常配子中不存在等位基因

C.鉴定两性植物是否纯合子最简便的的方法是测交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这说明植物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正确率40.0%已知玉米籽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C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3、['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正确率60.0%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比例是(  )

A

A.$${{1}{:}{1}}$$

B.$$1 \colon~ 2 \colon~ 1$$

C.$${{3}{:}{1}}$$

D.$$9. ~ 3. ~ 3. ~ 1$$

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

正确率60.0%关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只有以高茎作为母本,$${{F}_{1}}$$才表现为高茎

B.$${{F}_{2}}$$的性状分离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自交法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高茎(显性)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测交实验', '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正确率40.0%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错误的是

C

A.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对遗传因子传递规律所作假设的正确性

C.沃森和克里克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提出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赫尔希与蔡斯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7、['假说演绎法',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假说内容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相关过程

C.测交可以测定个体的基因型,也可以测定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

D.鉴别和保留纯合的高茎豌豆可以采用测交法

8、['测交实验']

正确率60.0%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

A.产生配子的数量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遗传因子组成

D.是否为纯合子

9、['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B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10、['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测交实验']

正确率40.0%某植物的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_{1}}$$均为紫花植株。$${{F}_{1}}$$自交,得到的$${{F}_{2}}$$中紫花:粉花:白花=$$9_{:} \, \, \, 3_{:} \, \, \, 4$$.现对一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其子代中紫花:粉花:白花可能是(
$$\oplus~ {\bf1}, ~ 0 ; ~ {\bf1}$$$$\emptyset~ 1 \colon~ 1 \colon~ 0$$$$\oplus~ 1 \colon~ 2 \colon~ 1$$$$\oplus~ 1 \colon~ 1 \colon~ 2$$

A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1、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解析:A正确,$$Dd \times Dd$$自交得$$F_1$$,高茎($$DD$$或$$Dd$$)与矮茎($$dd$$)比例为$$3:1$$。B正确,二倍体正常配子为单倍体,不含等位基因。C错误,鉴定纯合子最简便方法是自交而非测交,因自交无需另选隐性个体。D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证明花粉细胞具全能性。

2、已知玉米籽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C)。

解析:测交比例$$1:3$$表明涉及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AaBb \times aabb$$,后代$$AaBb$$有色:其他无色=$$1:3$$)。A正确,有色籽粒基因型与$$X$$相同(如$$AaBb$$)。B正确,比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时测交比例应为$$1:1$$,与$$1:3$$不符。D正确,无色籽粒基因型有三种(如$$aaBb$$、$$Aabb$$、$$aabb$$)。

3、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比例是(A)。

解析: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形成配子比例为$$1:1$$,测交后代$$1:1$$直接体现该比例。B($$1:2:1$$)为基因型比例,C($$3:1$$)为性状分离比,D($$9:3:3:1$$)为自由组合比,均非直接体现配子比例。

4、关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C)。

解析:A错误,$$F_1$$表现高茎与母本无关,由显性基因决定。B错误,$$F_2$$的$$3:1$$为性状分离比,但实质需通过配子比例(如测交$$1:1$$)体现。C正确,自交后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简便易行。D错误,测交可推测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数量。

5、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错误的是(C)。

解析:A正确,取样器取样法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B正确,孟德尔用测交验证遗传规律。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用$$X$$射线衍射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但半保留复制由Meselson-Stahl实验证实。D正确,赫尔希-蔡斯实验用同位素示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7、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C)。

解析:A错误,孟德尔假说未提及染色体,该内容为现代遗传学补充。B错误,孟德尔时代未发现减数分裂,其演绎推理基于假说而非细胞学原理。C正确,测交可测定基因型及配子比例。D错误,鉴别纯合高茎豌豆用自交法(测交需用隐性个体,操作复杂)。

8、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

解析:测交可推测:B(配子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为纯合子),但无法推测A(产生配子的数量),因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非遗传决定。

9、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B)。

解析:验证分离现象需用测交,即显性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Aa \times aa$$),后代预期比例$$1:1$$。A($$AA \times Aa$$)后代全显性,C($$Aa \times Aa$$)为自交,D($$AA \times aa$$)后代全杂合,均无法直接验证配子比例。

10、某植物的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_1$$均为紫花植株。$$F_1$$自交,得到的$$F_2$$中紫花:粉花:白花=$$9:3:4$$。现对一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其子代中紫花:粉花:白花可能是(D)。

解析:$$F_2$$比例$$9:3:4$$为两对基因互作(如$$A_B_$$紫花:$$A_bb$$粉花:$$aaB_$$或$$aabb$$白花)。紫花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测交(与$$aabb$$)后代:若为$$AABB$$,子代全$$AaBb$$(紫花,比例$$1:0:0$$);若为$$AABb$$,子代$$AaBb$$紫花:$$Aabb$$粉花=$$1:1$$(即$$1:1:0$$);若为$$AaBB$$,子代$$AaBb$$紫花:$$aaBb$$白花=$$1:1$$(即$$1:0:1$$);若为$$AaBb$$,子代$$AaBb$$紫花:$$Aabb$$粉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2$$(即紫:粉:白=$$1:1:2$$)。因此可能为$$1:0:0$$、$$1:1:0$$、$$1:0:1$$、$$1:1:2$$,对应选项D($$①②③$$)。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