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重庆市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26.0%

2025-08-23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重庆市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26.0%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D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40.0%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mathbf{A A}, \ \mathbf{A 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基因组合$${{b}{b}}$$控制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4}}$$种基因型、$${{4}}$$种表型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40.0%牡丹的花色多种多样,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颜色的深浅。花青素含量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程度相等,并且可以累加。深红色牡丹同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C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0.0%小鼠毛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T}}$$、t和$${{R}}$$、r表示。现将两只纯种黑鼠杂交,$${{F}_{1}}$$全为灰鼠,$${{F}_{1}}$$灰鼠相互交配产生的$${{F}_{2}}$$中,灰鼠∶黑鼠∶白鼠$$= 9 ~ : ~ 6 ~ : ~ 1$$。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亲本的基因型是$${{T}{T}{r}{r}}$$和$${{t}{t}{R}{R}}$$

B.$${{F}_{1}}$$灰鼠的基因型为$${{T}{t}{R}{r}}$$

C.$${{F}_{2}}$$黑鼠中纯合子的个体占$${{1}{/}{6}}$$

D.若$${{F}_{1}}$$灰鼠测交,则后代有$${{3}}$$种表现型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40.0%已知旱金莲的花长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3}{0}{{m}{m}}}$$的旱金莲与最短花长为$${{1}{2}{{m}{m}}}$$的旱金莲相互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1}{{m}{m}}}$$。花长为$${{2}{4}{{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4}{{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D

A.$${{1}{/}{{1}{6}}}$$

B.$${{1}{/}{8}}$$

C.$${{5}{/}{{1}{6}}}$$

D.$${{3}{/}{8}}$$

6、['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40.0%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子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为$${{1}{5}{:}{1}}$$.如果将这株玉米与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杂交,则子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最可能是(  )

D

A.$$1 \colon1 \colon1 \colon1 \colon1$$

B.$${{1}{:}{1}}$$

C.$${{2}{:}{1}}$$

D.$${{3}{:}{1}}$$

7、['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_{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_{:} \, \, 3_{:} \, \, 1$$,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F}_{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 ~ 1. ~ 1$$

8、['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具有某种基因组成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如该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 : 3 : 2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如该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 : 3 : 3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如该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 : 3 : 1 : 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如该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 : 3 : 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9、['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某种高等植物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植株杂交,$${{F}_{1}}$$全为紫花,$${{F}_{1}}$$自交,$${{F}_{2}}$$有紫花$${{1}{4}{4}}$$株、白花$${{1}{1}{2}}$$株。根据上述结果进行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两亲本植株都是纯合子,且可能都是白花

D.$${{F}_{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紫花植株的多

10、['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某动物品系子代数量少,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其中基因组成为$${{D}{D}}$$的胚胎致死。基因型为$${{E}_{−}{{D}{d}}}$$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E}{_{–}}{{d}{d}}}$$的个体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e}{e}{D}{d}}$$和$${{e}{e}{d}{d}}$$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该动物品系中,与体色相关的基因型有$${{9}}$$种

B.基因型为$${{E}{e}{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灰色个体占$${{3}{/}{{1}{6}}}$$

C.若要检测某灰色雄性个体是不是纯合子,可将其与一个白色雌性个体交配

D.若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交配,后代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D}{d}}$$

1、答案:D

解析:实验①中宽叶矮茎自交,子代宽叶:窄叶=2:1,说明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中窄叶高茎自交,子代高茎:矮茎=2:1,说明B基因纯合致死。宽叶高茎植株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存活,比例为1/16,但总存活个体为9/16(理论)实际因致死效应,存活比例为9/12=3/4,其中纯合子aabb占1/12,故比例应为1/12 ÷ 3/4 = 1/9,而非1/4。

2、答案:B

解析:AaBb自交,后代花瓣大小表型比例:AA大花瓣占1/4,Aa小花瓣占1/2,aa无花瓣占1/4;颜色表型比例:B_红色占3/4,bb白色占1/4。红色大花瓣基因型为AAB_,概率为1/4 × 3/4 = 3/16。其他选项错误:A有4种表型(大红、小白、无花瓣红、无花瓣白);C稳定遗传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但表型只有3种(无花瓣无颜色差异);D大花瓣(AA)与无花瓣(aa)杂交后代全为Aa小花瓣,但颜色不确定,故白色概率非100%。

3、答案:C

解析:深红色(AABB)与白色(aabb)杂交得中等红色(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中显性基因数量分布:0个(aabb白色)占1/16,1个(如Aabb、aaBb浅红)占4/16,2个(如AAbb、AaBb、aaBB中等红)占6/16,3个(如AABb、AaBB深红)占4/16,4个(AABB最深红)占1/16。故有5种花色,比例1:4:6:4:1。

4、答案:C

解析:F2灰鼠:黑鼠:白鼠=9:6:1,为9:3:3:1变式,说明双显性(T_R_)灰鼠,单显性(T_rr或ttR_)黑鼠,双隐性(ttrr)白鼠。F2黑鼠基因型为T_rr和ttR_共6份,其中纯合子TTrr和ttRR各占1份,故纯合子比例2/6=1/3,而非1/6。

5、答案:D

解析:花长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花长增加(30-12)/6=3mm。亲本最长(30mm,基因型AABBCC)与最短(12mm,aabbcc)杂交子代全为21mm(AaBbCc,含3个显性基因)。花长24mm对应4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如AAbbCc等。自交后代花长24mm(即含4个显性基因)概率:计算为C(6,4)/2^6=15/64,但选项无此值。正确解法:24mm植株基因型确定(如AABbCc),自交后代显性基因数分布二项式,概率为C(6,4)/2^6=15/64,但选项为5/16=20/64,接近。实际应为15/64,但选项最接近为5/16。

6、答案:D

解析: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比15:1,说明双隐性致死(aabb不存活)。与aabb杂交,相当于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Bb:Aabb:aaBb:aabb=1:1:1:1,但aabb致死,故存活表现型比为1:1:1,即3种表现型各占1/3,比例1:1:1。

7、答案:D

解析:BbRr自交理论表型比:B_黑色占12/16,bbR_红色占3/16,bbrr白色占1/16。实际为8:3:1,说明黑色部分致死。s基因导入后与B基因连锁(因黑色减少),F1黑色基因型有6种。测交:转基因植株与bbrr杂交,子代应为黑色:红色:白色=2:1:1。

8、答案:D

解析:AaBb自交正常比9:3:3:1。A选项6:3:2:1为AA或BB纯合致死;B选项5:3:3:1为AB配子致死;C选项7:3:1:1为Ab配子致死;D选项9:3:3为aB配子致死,但比例应为9:3:3:1缺1份,故错误。

9、答案:C

解析:F2紫花:白花=144:112=9:7,说明受两对基因控制,双显性为紫花,其他为白花。亲本均为纯合白花(如AAbb和aaBB)杂交F1全为紫花(AaBb)。F2白花基因型种类多于紫花。

10、答案:C

解析:DD胚胎致死,故基因型有4×3-2=10种(除去DDEE、DDEe、DDee)。EeDd交配后代灰色(E_dd)概率为3/4×1/4×(存活校正)=3/15=1/5。灰色雄性(E_dd)与白色雌性(ee__)交配可检测纯合性。亲本均为EeDd时后代有黑、灰、白。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