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培育过程
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正确率60.0%孟德尔为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设计了测交实验($${{D}{d}{×}{{d}{d}}}$$),预测其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A
A.$${{1}}$$:$${{1}}$$
B.$${{2}}$$:$${{1}}$$
C.$${{3}}$$:$${{1}}$$
D.$${{1}}$$:$${{2}}$$:$${{1}}$$
3、['测交实验']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自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正交实验
D.反交实验
4、['伴性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测交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1}{/}{8}}$$
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果蝇体细胞的基因型为$$\mathrm{B b X^{W}} \, \mathrm{X^{w}}$$
D.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测交实验']正确率60.0%下列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 )
A
A.$$\mathrm{A a B b \times a a b b}$$
B.$$\mathrm{A a B b} \times\mathrm{A a B b}$$
C.$$\mathrm{A A B B} \times\mathrm{A a B b}$$
D.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孟德尔正确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_{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7、['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测交实验']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A}{a}}$$杂合子表现出隐性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C.测交实验只能测定某显性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和比例
D.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8、['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正确率40.0%孟德尔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_{1}}$$的基因型
B.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对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
D.孟德尔做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成对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
9、['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正确率60.0%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是雌兔,丙和丁是雄兔,已知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甲兔与丁兔多年交配,子兔全部为黑毛;乙兔与丁兔交配,子兔中有褐毛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黑毛对褐毛是显性
B.甲、乙、丁兔的基因型分别是$$\mathrm{B B. ~ B b. ~ b b}$$
C.鉴别丙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用丙兔和丁兔进行测交
D.乙与丁多年交配,子兔中褐毛兔的概率为$${{1}{/}{2}}$$
10、['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测交实验']正确率60.0%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 5. ~ 9 2. ~ 8 9. ~ 8 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mathrm{D d Y Y R R}$$
B.$$\mathrm{d d Y y R r}$$
C.$$\mathrm{D d Y y r r}$$
D.$$\mathrm{D D Y y R r}$$
1. 解析:
A. 错误。测交可以判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B. 错误。自交可以判断显隐性(如$$F_2$$出现3:1)。
C. 正确。自交可纯化显性性状。
D. 错误。测交可用于验证分离定律。
答案:C
2. 解析:
测交组合$$Dd \times dd$$,后代基因型为$$Dd:dd=1:1$$,表现型比例1:1。
答案:A
3.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4. 解析:
A. 正确。黑身白眼雄果蝇概率=$$\frac{{1}}{{2}}(bb) \times \frac{{1}}{{4}}(X^wY)=\frac{{1}}{{8}}$$。
B. 正确。两对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C. 正确。根据表现型推得基因型。
D. 错误。摩尔根用实验证明白眼基因位置。
答案:D
5. 解析:
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只有A选项符合。
答案:A
6. 解析:
D. 错误。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假说,非正反交。
答案:D
7. 解析:
A. 错误。可能是性状分离。
B. 正确。相对性状定义。
C. 错误。测交测定基因型而非配子数量。
D. 错误。纯合子杂交可能产生杂合子(如AA×aa)。
答案:B
8. 解析:
A. 错误。测交可用于检测任何个体基因型。
B. 错误。应对母本去雄。
C. 正确。测交是假说演绎法的验证步骤。
D. 错误。当时尚未发现染色体。
答案:C
9. 解析:
C. 错误。应用隐性个体(乙或丁)进行测交。
答案:C
10. 解析:
测交结果应为1:1:1:1或其变式。D选项$$DDYyRr$$测交结果应为1:1比例(DD固定),与题目数据不符。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