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实验中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锡箔纸包住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
C.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在同一桶中放入大小相同的小球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两组锥形瓶放入等量的酵母菌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60.0%在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 有同学取两个布袋,装入布袋的小球上有的写上“$${{A}}$$”,有的写上“$${{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两个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从每个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记录后要将其放回原布袋
C.从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模拟了亲本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
D.将每个布袋中取出的$${{1}}$$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都是相同的,不同桶内小球数量可以不同
B.小李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组合
C.小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重复多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1}{/}{4}}$$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目及基因型分析', '假说演绎法',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A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甲、乙小桶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雄性的生器官
B.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
C.最终的模拟结果是$$\mathrm{D D \! : \! D d :} ~ \mathrm{d d}$$接近于$$1 : 2 : 1$$
D.小桶中彩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小桶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比都应为$${{1}{∶}{1}}$$
B.模拟实验表明雌雄配子自由组合几率为$$1 : 1 : 1 : 1$$
C.重复的次数越多,各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 : 1 : 1 : 1$$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抓取的小球应及时放回原来的容器中,并摇匀
7、['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B.甲、乙袋中棋子总数必须相等
C.甲袋中两种棋子数为$${{1}{:}{1}}$$
D.若记录字母组合$${{D}{D}}$$,则放回棋子后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概率是$${{1}{/}{4}}$$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本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C.需要让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不相等,让两桶内小球数量相等
D.每次抓出的彩球需放回原桶内,且重复进行多次
9、['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同源染色体联会,等位基因的分离
B.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等位基因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可能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每个容器中的两种小球数量之比应为$${{1}}$$:$${{1}}$$
C.该实验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D.该实验模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答案:A
解析:A选项错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锡箔纸包住,这是对自变量的操作(有无光照),而不是控制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应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如温度、CO2浓度等。B选项正确,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pH时,温度是无关变量,应控制在37℃。C选项正确,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小球大小相同是控制无关变量。D选项正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酵母菌量是无关变量,应保持等量。
2、答案:C
解析:C选项错误,从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模拟的是配子的随机抽取,而不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这里取出小球代表的是配子。A选项正确,两个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B选项正确,取出小球记录后放回,保证每次抓取概率相同。D选项正确,将两个小球组合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答案:D
解析:D选项错误,重复多次实验后,Dd组合的概率约为1/2,而不是1/4。A选项正确,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数量应相同(模拟等位基因分离),不同桶内小球数量可以不同。B选项正确,小李使用一个桶,模拟遗传因子分离和配子随机组合。C选项正确,小王使用两个桶,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答案:A(两项正确)
解析:①正确,正常夫妻生白化病孩子,说明双亲均为携带者(杂合子)。②错误,两个桶内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桶内两种彩球数量必须相等。③错误,一个AaBb精原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AB和ab或Ab和aB)。④错误,豌豆雌雄配子数量比不为1:1,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⑤正确,间期复制后,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⑥正确,摩尔根和孟德尔实验都运用假说-演绎法。⑦错误,配子中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但不是"只含一个基因",而是每对等位基因只含一个。
正确叙述为①和⑥,共两项。
5、答案:B
解析:B选项错误,该变化(小球数量不同)并没有脱离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因为现实中雌雄配子数量通常不相等。A选项正确,甲、乙小桶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C选项正确,模拟结果DD:Dd:dd接近1:2:1。D选项正确,每次抓取后要放回,保证概率恒定。
6、答案:B
解析:B选项错误,模拟实验表明雌雄配子自由组合后,基因型比例为1:1:1:1,而不是"组合几率为1:1:1:1"。A选项正确,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数量比应为1:1,模拟等位基因分离。C选项正确,重复次数越多,比例越接近理论值。D选项正确,抓取的小球要及时放回,保证随机性。
7、答案:D
解析:D选项错误,若记录DD组合后放回棋子,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概率是1/4 × 1/4 = 1/16,而不是1/4。A选项正确,该过程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选项错误,甲、乙袋中棋子总数不必须相等。C选项正确,甲袋中两种棋子数应为1:1,模拟等位基因分离。
8、答案:C
解析:C选项错误,需要让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相等(模拟等位基因1:1分离),但两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A选项正确,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选项正确,本实验模拟遗传因子分离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选项正确,每次抓出彩球需放回原桶,重复多次。
9、答案:C
解析:C选项正确,该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A选项错误,不涉及同源染色体联会。B选项错误,不涉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要两对基因)。D选项错误,不涉及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完整过程。
10、答案:D
解析:D选项错误,该实验使用两个容器,模拟的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选项正确,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可能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选项正确,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数量比应为1:1。C选项正确,该实验也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