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B
A.$${{1}{2}}$$条
B.$${{4}{8}}$$条
C.$${{2}{4}}$$条
D.$${{3}{6}}$$条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的过程']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
A.只有体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且只能产生体细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目相同
C.$${{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多只能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
D.同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光合作用的概念', '同位素标记法']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在唾液腺细胞中注射$${{H}^{3}}$$标记的色氨酸科学家可以依次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检测到放射性
B.用$$\mathrm{H}_{2}^{1 8} \mathrm{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以在($${{C}{H}_{2}{O}}$$)中检测到放射性
C.用$$3 2 \, \bf 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一个$${{D}{N}{A}}$$,放入含$$3 1 \mathrm{P}$$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2}{5}}$$$${{\%}}$$是有放射性的
D.用$$3 5 \, \mathrm{S}$$和$$3 2 \, \bf 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同源染色体']正确率40.0%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三者之间的数量比为$$1 \, : 2 \, : 2$$。下列关于处于该时期细胞的叙述, 错 误的是
B
A.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D.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正确率40.0%马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D}{N}{A}}$$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是()
B
A.$$1_{:} ~ 2_{:} ~ 4$$
B.$$1 \colon~ 2 \colon~ 2$$
C.$$2_{:} ~ 2_{:} ~ 1$$
D.$$1 : ~ 1 : ~ 0$$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正确率40.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 ( )
D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4$$条,此时细胞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原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 \times 24 = 48$$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为$$2 \times 48 = 96$$条。选项B正确。
2. A错误,有丝分裂不仅限于体细胞;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NA数目为体细胞一半,有丝分裂中期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C正确,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最多形成2种精细胞(考虑交叉互换);D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n$$(但着丝粒分裂后暂时加倍)。
5. A错误,色氨酸标记后放射性应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正确,$$H_2^{18}O$$参与光合作用后,$$^{18}O$$会出现在有机物中;C错误,1个DNA标记后减数分裂,所有4个精细胞均带放射性;D错误,噬菌体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主要"一词不准确。
6.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对应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如前期、中期)。A错误,该时期染色体未移向两极;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极染色体数为$$n$$;C正确,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配对;D错误,该时期存在同源染色体。
9.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为$$4n$$(因复制),染色单体数为$$4n$$(每条染色体含2单体)。故比例为$$2n:4n:4n=1:2:2$$。选项B正确。
10. 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时,说明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已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