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将果蝇$$( 2 \mathrm{N}=8 )$$的精原细胞的所有染色体$${{D}{N}{A}}$$链都用放射性同位素$$3 2 \mathrm{P}$$标记,再置于含$$3 1 \mathrm{P}$$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期间收集细胞甲、乙、丙、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不考虑突变及交叉互换。根据表格情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 | $$3 2 \mathrm{P}$$ 标记染色体数 | $$3 2 \mathrm{P}$$ 标记 $${{D}{N}{A}}$$ 数 |
甲 | $${{8}}$$ | $${{1}{6}}$$ |
乙 | $${{8}}$$ | $${{8}}$$ |
丙 | $${{4}}$$ | $${{8}}$$ |
丁 | $${{6}}$$ | $${{6}}$$ |
D
A.细胞甲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
B.细胞乙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
C.细胞丙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的减数分裂Ⅱ后期
D.细胞丁可能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
2、['精子和卵子形成的比较',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①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
B.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4、['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公马有$${{6}{4}}$$条染色体,其精子中的$${{3}{2}}$$条染色体与此公马亲代的关系是()
D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B.父方
C.母方
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5、['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有关色盲男性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色盲男性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该色盲男性产生的精细胞中不可能含有$${{X}}$$染色体
C.该色盲男性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该色盲男性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6、['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目及基因型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A
A.②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⑤
7、['联会',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某一对夫妻中的丈夫含有$${{2}}$$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妻子含有$${{1}}$$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该夫妇生育的男孩同时含有这$${{3}}$$条异常染色体,该男孩的精子中都含有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正常分离,异常的染色体可以正常地发生联会)。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丈夫的$${{2}}$$条异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发生联会
B.该男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有$${{2}}$$条异常染色体发生联会
C.该男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bf1}$$异常染色体
D.该男孩生育的儿子一定含有异常染色体,孙子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
9、['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图I~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B.图Ⅱ细胞中一般不会含同源染色体
C.正常情况下$$\mathrm{a, \ b, \ c. \ d}$$中的染色体组成两两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某高等动物$$( 2 \mathrm{n}=1 6 )$$的基因型为$$\mathrm{A a B b, ~ 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细胞甲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
B.细胞乙可能是精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C.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基因组成的精细胞
D.观察该动物的精巢切片时,可看到染色体数目分别为$${{8}}$$、$${{1}{6}}$$和$${{3}{2}}$$的细胞
1. 题目分析:果蝇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初始所有DNA链用$$32P$$标记,后置于$$31P$$培养液中培养。细胞甲、乙、丙、丁的标记情况如下表:
细胞 | $$32P$$标记染色体数 | $$32P$$标记DNA数 |
甲 | 8 | 16 |
乙 | 8 | 8 |
丙 | 4 | 8 |
丁 | 6 | 6 |
解析:
A. 细胞甲标记染色体数为8,标记DNA数为16,说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标记DNA链,可能处于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而非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错误。
B. 细胞乙标记染色体数为8,标记DNA数为8,说明每条染色体含一条标记DNA链,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正确。
C. 细胞丙标记染色体数为4,标记DNA数为8,说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标记DNA链,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确。
D. 细胞丁标记染色体数为6,标记DNA数为6,说明每条染色体含一条标记DNA链,可能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正确。
正确答案:B、C、D。
4. 公马有64条染色体,精子中32条染色体与亲代的关系解析:
精子中的染色体是父母双方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因此32条染色体中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正确答案:D。
5. 色盲男性产生配子的说法解析:
A. 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两条Y染色体和两个色盲基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确。
B. 精细胞中可能含X染色体(携带色盲基因)。错误。
C. 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同时含X和Y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已分离)。错误。
D. 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两条X染色体和两个色盲基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确。
正确答案:A、D。
7. 夫妇生育男孩含3条异常染色体的分析:
A. 丈夫的2条异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正确。
B. 男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有2条异常染色体联会(因3条异常染色体无法两两联会)。错误。
C. 男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1或2条异常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错误。
D. 男孩生育的儿子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精子中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错误。
正确答案:B、C、D。
10. 高等动物$$2n=16$$,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异常细胞甲(AaBB)和乙(ab)的分析:
A. 细胞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等。正确。
B. 细胞乙为精细胞,含8条染色体和8个核DNA分子。正确。
C. 精原细胞可能产生4种基因组成的精细胞(因交叉互换或异常分离)。正确。
D. 精巢切片中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16、32的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正确。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选项,因此无错误选项,但根据题目描述可能为B(因乙细胞为ab,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