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蝗虫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O}{,}}$$雄性有$${{2}{3}}$$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B.就性染色体而言,雄蝗虫不止产生一种可育的精子
C.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
D.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2}}$$条
2、['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有丝分裂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该细胞若来自雄蜂有可能发生过交更互换
B.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定是非同源染色体
C.该时期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进行转录
D.图示细胞可以代表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亚洲飞蝗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
B.在$${{B}{C}}$$段中心体复制并向两极移动
C.在$${{C}{D}}$$段有的细胞中不含有$${{X}}$$染色体
D.在$${{D}{E}}$$段着丝点分裂细胞染色体数目恢复为$${{2}{3}}$$条
4、['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60.0%下列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的是()
C
A.神经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5、['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60.0%精子形成过程中,下列哪些时期$${{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1}}$$()
①形成精细胞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联会形成四分体 ④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6、['可遗传变异',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目及基因型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mathrm{A. ~ a. ~ B. ~ B}$$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mathrm{A B. ~ A B. ~ A b. ~ A b}$$
7、['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目及基因型分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正常人的染色体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有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的是()
①精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D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睾丸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乙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高
D.丙的子细胞都是卵细胞
9、['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该个体产生$${{A}{b}{T}}$$卵细胞的概率是$$\frac{1} {8}$$
B.丙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C.与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A}{a}}$$
D.丁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0、['交叉互换', '精子的形成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1. 解析:雄性蝗虫染色体为 $$XO$$ 型,有 $$23$$ 条染色体,雌性为 $$XX$$ 型,有 $$24$$ 条染色体。
A. 雄蝗虫精原细胞有 $$11$$ 对常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 $$11$$ 个四分体,正确。
B. 雄蝗虫产生含 $$X$$ 染色体和不含 $$X$$ 染色体的两种可育精子,正确。
C. 精巢细胞包括精原细胞(有 $$1$$ 条 $$X$$)、初级精母细胞(有 $$1$$ 条 $$X$$)、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 $$0$$ 或 $$1$$ 条 $$X$$)、精细胞(可能有 $$0$$ 或 $$1$$ 条 $$X$$),正确。
D.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雄蝗虫体细胞为 $$46$$ 条,雌蝗虫为 $$48$$ 条,少 $$2$$ 条,正确。本题要求选错误叙述,但所有选项均正确,可能题目有误,但根据选项分析,D 正确。
答案:无错误选项(原题可能设计错误)
2. 解析:图片异常,但根据选项推断为减数分裂图像。
A. 雄蜂为单倍体,减数分裂特殊,可能发生交换,正确。
B. 减数分裂中配对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错误。
C. 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凝集,不能转录,正确。
D.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均可能处于该时期,正确。
答案:B
3. 解析:根据亚洲飞蝗性别决定和细胞分裂曲线分析。
A. 亚洲飞蝗为 $$XO$$ 型,非 $$XY$$ 型,错误。
B. $$BC$$ 段为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但向两极移动在前期,错误。
C. $$CD$$ 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无 $$X$$ 染色体,正确。
D. $$DE$$ 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为 $$11$$ 或 $$12$$ 条,非 $$23$$ 条,错误。
答案:C
4. 解析: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 神经细胞不分裂,无交叉互换。
B. 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无交叉互换。
C. 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 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无交叉互换。
答案:C
5. 解析:$$DNA$$ 数:染色体数 $$=2:1$$ 时,每条染色体有 $$2$$ 个 $$DNA$$ 分子,即含姐妹染色单体。
①形成精细胞时无染色单体,比例为 $$1:1$$。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染色单体,比例为 $$2:1$$。
③联会形成四分体时含染色单体,比例为 $$2:1$$。
④着丝点分裂后无染色单体,比例为 $$1:1$$。
答案:C(②和③)
6. 解析:根据图像推断为减数分裂过程。
A. 甲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含 $$6$$ 条染色单体,正确。
B. 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染色体结构变异,错误。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一极的基因可能为 $$A, a, B, B$$,正确。
D. 因交叉互换,精子基因型应为 $$AB, Ab, aB, ab$$,错误。
答案:B 和 D 错误,但单选题可能选 B
7. 解析:正常人 $$46$$ 条染色体,含 $$2$$ 个 $$X$$ 染色体的细胞为雌性细胞或有丝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①精细胞无 $$X$$ 染色体或 $$1$$ 条,无 $$2$$ 个。
②卵原细胞有 $$2$$ 个 $$X$$ 染色体。
③初级精母细胞有 $$1$$ 条 $$X$$ 染色体,无 $$2$$ 个。
④初级卵母细胞有 $$2$$ 个 $$X$$ 染色体。
⑤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有 $$2$$ 个 $$X$$ 染色体。
答案:D(②④⑤)
8. 解析:根据图像推断甲、乙、丙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
A. 丙无同源染色体,错误。
B. 睾丸中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正确。
C. 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基因重组概率高,正确。
D. 丙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不都是卵细胞,错误。
答案:A 和 D 错误,但单选题可能选 D
9. 解析:根据图像和基因型推断为减数分裂过程。
A. 产生 $$AbT$$ 卵细胞概率为 $$\frac{1}{2} \times \frac{1}{2} \times \frac{1}{2} = \frac{1}{8}$$,正确。
B. 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正确。
C. 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基因型应为 $$aa$$ 或 $$AA$$,非 $$Aa$$,错误。
D. 丁细胞基因型异常,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正确。
答案:C
10. 解析:根据图像推断甲、乙、丙、丁为不同分裂时期细胞。
A. 甲为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细胞 $$DNA$$ 含量相同,正确。
B. 乙为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不分裂,正确。
C. 丙有 $$2$$ 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类型为 $$2^2=4$$ 种,非两种,错误。
D. 丁发生交叉互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遗传信息可能不同,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