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电磁学磁场 磁感线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磁场 磁感线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广东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7-30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磁场  磁感线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广东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引力常量及其测定',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正确率80.0%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C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D.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安培力的大小简单计算及应用', '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导线$${{B}}$$对导线$${{A}}$$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B.导线$${{C}}$$对导线$${{A}}$$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C.若解除导线$${{C}}$$的固定,则其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若把导线$${{C}}$$固定在导线$${{A}}$$和导线$${{B}}$$正中间,则导线$${{C}}$$受到的安培力为$${{0}}$$

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右手定则)',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与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一致,电流在减小

B.与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一致,电流在增大

C.与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在减小

D.与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在增大

4、['直线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物理学家奥斯特根据此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通电导线的磁效应使小磁针的$${{S}}$$极垂直转向纸内

C.小磁针偏转一会儿,最后$${{S}}$$极指向地球北方

D.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的两端时偏转现象更明显

5、['直线电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的叠加与计算',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两导线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安培力

B.$${{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C.$${{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

D.$${{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通电螺线管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a}}$$端和$${{b}}$$端

B.$${{b}}$$端和$${{d}}$$端

C.$${{a}}$$端和$${{c}}$$端

D.$${{b}}$$端和$${{c}}$$端

7、['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外环顺时针$${、}$$内环逆时针

B.外环逆时针,内环顺时针

C.内$${、}$$外环均为逆时针

D.内$${、}$$外环均为顺时针

8、['直线电流的磁场',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一起向左运动

B.一起向右运动

C.相向运动,相互靠近

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

9、['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起延时效果的主要部件是线圈$${{M}}$$

B.闭合$${{S}}$$电路稳定工作后,导线$${{a}{b}}$$中有从$${{a}}$$流向$${{b}}$$的感应电流

C.断开$${{S}}$$瞬间,导线$${{a}{b}}$$中有从$${{a}}$$流向$${{b}}$$的感应电流

D.电源$${{E}}$$的正负极对调接入后,该装置就没有延时效果

10、['磁感应强度的叠加与计算',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B}_{0}}$$

B.$${\frac{B_{0}} {2}}$$

C.$$\frac{2 \sqrt{3}} {3} B_{0}$$

D.$${\frac{\sqrt3} {2}} B_{0}$$

1. 解析:

A选项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B选项错误,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

C选项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D选项错误,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

正确答案:$${{C}}$$

2. 解析:

根据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分析:

A选项正确,导线$${{B}}$$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由左手定则可知$${{B}}$$对$${{A}}$$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B选项正确,导线$${{C}}$$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由左手定则可知$${{C}}$$对$${{A}}$$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C选项正确,若解除$${{C}}$$的固定,$${{C}}$$受到$${{A}}$$和$${{B}}$$的安培力可能平衡而保持静止。

D选项正确,在中间位置$${{C}}$$受到$${{A}}$$和$${{B}}$$的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正确答案:$${{A}{B}{C}{D}}$$

3.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分析感应电流方向:

要使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原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里且减弱,或者垂直纸面向外且增强。

结合选项描述,只有"与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在增大"符合条件(原磁场向外增强时产生反向感应电流)。

正确答案:$${{D}}$$

4. 解析:

A选项正确,这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著名实验。

B选项错误,通电导线使小磁针的$${{N}}$$极(不是$${{S}}$$极)转向纸内。

C选项错误,小磁针受地磁场影响最终$${{N}}$$极指向北方。

D选项正确,导线两端磁场更强,偏转更明显。

正确答案:$${{A}{D}}$$

5. 解析:

根据安培定则和磁场叠加原理:

A选项正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

B选项错误,$${{O}}$$点两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都向下),叠加后不为零。

C选项正确,$${{O}}$$点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D选项错误,$${{a}{、}{b}}$$两点磁场方向相同(都向下)。

正确答案:$${{A}{C}}$$

6. 解析:

根据霍尔效应原理,正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受洛伦兹力偏转积累:

在图示磁场和电流方向下,正电荷向$${{b}}$$端偏转,负电荷向$${{d}}$$端偏转。

正确答案:$${{B}}$$

7.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

磁铁$${{N}}$$极插入时,外环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增加(与外磁场反向),故外环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内环同理分析得顺时针方向。

正确答案:$${{B}}$$

8.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的"阻碍相对运动"原理:

磁铁向左运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会阻碍磁铁远离,表现为吸引作用,因此线圈跟随磁铁向左运动。

正确答案:$${{A}}$$

9. 解析:

A选项正确,线圈$${{M}}$$的自感效应产生延时。

B选项错误,稳定时$${{ab}}$$中无感应电流。

C选项正确,断开瞬间线圈产生维持原电流方向的感应电流($${{a}}$$→$${{b}}$$)。

D选项错误,正负极对调不影响延时效果。

正确答案:$${{A}{C}}$$

10. 解析:

设导线间距为$${{d}}$$,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

单根导线在$${{P}}$$点产生的磁场$${{B}_{0}=\frac{\mu_{0}I}{2\pi d}$$

三根导线在$${{P}}$$点产生的磁场矢量和为:

$${{B}=\sqrt{(2B_{0}\cos30°)^{2}+(B_{0}-2B_{0}\sin30°)^{2}}=\frac{2\sqrt{3}}{3}B_{0}}$$

正确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