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此时若使带电粒子$${{b}}$$加速运动,其有可能与$${{a}}$$发生碰撞
B.此时带电粒子$${{a}}$$的电势能比带电粒子$${{b}}$$的电势能大
C.从该时刻起到$${{a}}$$、$${{b}}$$间相距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frac{4} {7} T$$
D.从该时刻起到$${{a}}$$、$${{b}}$$间相距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frac{8} {7} T$$
2、['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单位',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A}}$$是电子流
B.$${{B}}$$是光子流
C.$${{B}}$$是中子流
D.$${{C}}$$是氦核流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受力的相互判断', '点电荷的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负点电荷位于$${{N}}$$点右侧
B.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C.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4、['平抛运动基本规律及推论的应用', '其他抛体运动',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2}{{E}_{0}}}$$
B.$${{3}{{E}_{0}}}$$
C.$${{4}{{E}_{0}}}$$
D.$${{5}{{E}_{0}}}$$
5、['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φ-x图像',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单位', '运动的其他图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80.0%svg异常
A
A.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B.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量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C.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D.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7、['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U}_{1}}$$变大,$${{U}_{2}}$$变大
B.$${{U}_{1}}$$变小,$${{U}_{2}}$$变小
C.$${{U}_{1}}$$变大,$${{U}_{2}}$$变小
D.$${{U}_{1}}$$变小,$${{U}_{2}}$$变大
8、['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若加速电压$${{U}_{1}}$$加倍,氢核在偏转电场中的偏转距离也会加倍
B.若加速电压$${{U}_{1}}$$加倍,偏转电场对氢核做的功会变为原来的$${{2}}$$倍
C.若把氢核换成$${{α}}$$粒子,则$${{α}}$$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偏转距离与氢核相同
D.若把氢核换成$${{α}}$$粒子,则$${{α}}$$粒子在偏转电场中减少的电势能与氢核相同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60.0%让质子$$( \frac{1} {1} H )$$氘核$$\langle{\;_{1}^{2} H} \rangle$$和氦核的混合物以相同的速度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则它们离开电场时()
B
A.仍是一股离子束
B.会分离为两股离子束
C.会分离为三股粒子束
D.无法确定
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垂直场强方向射入两平行金属板中间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子能穿过该电场的情况下,若要使电子穿过平行板所需的时间减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C
A.增大两板之间的电压
B.减小两板之间的电压
C.增大粒子的初速度
D.减小粒子的初速度
1. 题目涉及带电粒子$$a$$和$$b$$的运动及电势能比较。选项分析如下:
A. 若$$b$$加速运动,其轨迹可能靠近$$a$$,但碰撞需具体条件,故可能但不必然。
B. 电势能取决于电荷和电势,题目未给出电荷性质,无法直接比较。
C. 两粒子相距最远时速度方向相反,计算相对运动周期为$$\frac{4}{7}T$$。
D. 时间$$\frac{8}{7}T$$为半周期的两倍,不符合最短时间条件。
正确答案为C。
2. 题目描述粒子流性质,分析如下:
A. 电子流$$A$$带负电,可能为阴极射线。
B. 光子流$$B$$不带电,但题目未明确。
C. 中子流$$B$$不带电,与光子流性质不同。
D. 氦核流$$C$$带正电,可能为α粒子。
根据选项,A和D更符合典型粒子流特征,但需进一步信息确认。
暂无法确定唯一答案。
3. 题目涉及负点电荷和带电粒子运动,分析如下:
A. 负点电荷在$$N$$点右侧时,电场方向向左,粒子运动符合题目描述。
B. 粒子从$$a$$到$$b$$动能增大,说明电场力做正功。
C. 电势能比较需知电荷性质,题目未明确。
D. 加速度与场强成正比,$$a$$点场强更大,故加速度更大。
正确答案为A、B、D。
4. 题目为能量比较,选项为$$2E_0$$至$$5E_0$$。需具体情境推导,但题目信息不足。
暂无法确定答案。
5. 题目信息缺失,无法解析。
6. 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分析:
A. 初动能相同,但质量可能不同,偏转距离不一定相同。
B. 初动量相同,则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间可能不同。
C. 初速度相同,偏转距离相同,到达同一点。
D. 初动能相同,质量不同,时间不同。
正确答案为C。
7. 电压变化分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但若$$U_1$$和$$U_2$$为分压关系,可能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
暂无法确定唯一答案。
8. 氢核与α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比较:
A. 偏转距离与$$U_1$$成反比,电压加倍则距离减半。
B. 偏转功与$$U_1$$无关,选项错误。
C. α粒子电荷为2e,质量4m,与氢核偏转距离相同需满足$$q/m$$相同。
D. 电势能减少量取决于$$q$$,α粒子为氢核的2倍。
正确答案为C。
9. 质子、氘核和氦核的偏转分析:
三者$$q/m$$不同:质子为1,氘核为1/2,氦核为1/2。氘核与氦核$$q/m$$相同,故分离为两股。
正确答案为B。
10. 电子穿过平行板时间的影响因素:
时间$$t = L/v_0$$,仅与初速度$$v_0$$和板长$$L$$有关。增大$$v_0$$可减小时间,电压变化不影响时间。
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