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R=\frac{U} {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2、['电阻率的特性', '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正确率60.0%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frac{U} {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3、['电容', '电阻率的特性', '焦耳定律的内容',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无关
B.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通过电源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C.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D.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大小与电容器带电量成正比
4、['电阻率的特性']正确率80.0%一只普通白炽灯,不通电时灯丝的电阻为$${{R}_{1}}$$;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R}_{2}}$$.比较$${{R}_{1}}$$和$${{R}_{2}}$$的大小,应是()
B
A.$${{R}_{1}{>}{{R}_{2}}}$$
B.$${{R}_{1}{<}{{R}_{2}}}$$
C.$${{R}_{1}{=}{{R}_{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电阻率的特性', '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正确率40.0%一只的特制金属灯丝灯泡与安培表串联,并将它们接到$${{4}{0}{V}}$$的直流电源上,电流表的读数是以下的哪个值$${{(}{)}}$$
B
A.等于$${{1}{A}}$$
B.大于$${{1}{A}}$$
C.小于$${{1}{A}}$$
D.无法确定
6、['电阻率的特性', '电流的定义式理解及应用',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电动势的定义式、单位、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电流是矢量,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B.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越大
C.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D.电动势就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7、['电阻率的特性',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最早测得的元电荷量$${{e}}$$的数值
B.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
C.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D.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8、['电容', '电阻率的特性',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电动势的定义式、单位、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把一根均匀导线等分成等长的两段,则每部分的电阻率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B.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越多,说明它的电容越大
C.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样,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就是电压
D.其他电阻不变时,并联电路中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
9、['电阻率的特性',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正确率60.0%如果金属导体在通电后升温,则在同一电压下,把升温前后流过导体的电流相比较()
A
A.升温前电流较大
B.升温后电流较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 '电阻率的特性']正确率40.0%一个标有的白炽灯炮,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此过程中,图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实际的$${{(}{)}}$$
B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1. 解析:
A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与是否有电流无关。
B选项错误,$$R=\frac{U}{I}$$是电阻的定义式,但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压或电流无关。
C选项错误,电阻率是材料特性,不会因导线分割而改变;电阻减半是因为长度减半且横截面积不变。
D选项正确,描述的是超导现象。
正确答案:D
2. 解析:
A选项错误同第1题。
B选项错误同第1题。
C选项正确,准确描述超导现象。
D选项错误,电阻率不变。
正确答案:C
3. 解析:
A选项错误,电阻率受温度影响。
B选项正确,这是电动势的定义。
C选项错误,热功率$$P=I^2R$$与电流平方成正比。
D选项错误,电容由电容器结构决定,与带电量无关。
正确答案:B
4. 解析:
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R_2 > R_1$$。
正确答案:B
5. 解析: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实际电流$$I=\frac{40V}{R_{实际}}$$,由于$$R_{实际}>40Ω$$,故电流小于1A。
正确答案:C
6. 解析:
A选项错误,电流是标量。
B选项正确,电阻还与几何尺寸有关。
C选项错误,当内外电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
D选项错误,电动势包含内阻压降。
正确答案:B
7. 解析:
A选项错误,元电荷最早由密立根测定,但题目要求选不正确项。
B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C选项表述不严谨,电动势反映电能转化能力而非"多少"。
D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最不符合的是C。
正确答案:C
8. 解析:
A选项错误,电阻率不变。
B选项错误,电容与带电量无关。
C选项错误,电动势包含能量转换概念。
D选项正确,并联总电阻公式$$\frac{1}{R}=\sum\frac{1}{R_i}$$。
正确答案:D
9. 解析:
金属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压不变时电流减小。
正确答案:A
10. 解析:
白炽灯电阻随温度升高(电压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应呈现曲线斜率逐渐减小的特征。
正确答案:根据选项对应曲线特征判断(原题图未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