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电磁学导体的电阻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6-14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单位', '加速度的有关概念']

正确率60.0%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确定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

A

A.加速度

B.电场强度

C.电阻

D.磁感应强度

2、['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电流的定义式理解及应用', '单位制',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物理单位中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B

A.欧姆

B.焦耳

C.瓦特

D.安培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质点',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点电荷模型的构建']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流强度$$I=U / R$$就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D.枪筒里的子弹,扣动扳机火药刚刚爆炸的瞬间,尽管子弹的速度接近零,但子弹的加速度可以达到$$5 \times1 0^{4} \, m / s$$,说明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4、['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电流的定义式理解及应用',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正确率60.0%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对给定的导体,比值$$\frac{U} {I}$$是个定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

C.由$$R=\frac{U} {I}$$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I}}$$成反比

D.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速,所以电流增大

5、['电阻率的特性',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正确率60.0%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R=\frac{U} {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6、['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电动势的定义式、单位、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

正确率60.0%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B

A.电动势

B.电容

C.电阻

D.磁感应强度

7、['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正确率60.0%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如图中$${{“}{R}{”}}$$代表的元件是$${{(}{)}}$$

A

A.电阻器

B.电容器

C.电感器

D.开关

8、['电阻率的特性', '电阻定律',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正确率40.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据$$R=\frac{U} {I}$$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rho=\frac{R S} {l}$$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9、['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正确率60.0%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D

A.绝缘体

B.导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10、['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及图像',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电阻的定义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

正确率40.0%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未知,输入端$${{a}{、}{b}}$$通过灯泡接在输出电压为$$e=2 2 0 \sqrt{2} \operatorname{s i n} ( 1 0 0 \pi t ) V$$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在几个并联的灯泡上,电路如图所示.所有灯泡都相同且都正常发光,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2}{0}}{V}}$$,额定功率为$${{P}{=}{5}{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0}{︰}{1}}$$

B.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5}{0}{W}}$$

C.输出端灯泡的电压为$$u=2 2 \sqrt{2} \operatorname{s i n} ( 1 0 0 \pi t ) V$$

D.$${{a}{、}{b}}$$间等效电阻为$${{8}{Ω}}$$

1. 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是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与这两个物理量本身无关。选项C中电阻 $$R=\frac{U}{I}$$ 是通过欧姆定律定义的,不是比值法定义,而是实验关系式。因此答案为 C

2. 能量单位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其他选项中欧姆(Ω)是电阻单位,瓦特(W)是功率单位,安培(A)是电流单位。因此答案为 B

3. - A选项错误,电流强度 $$I=\frac{Q}{t}$$ 是比值法定义,而 $$I=\frac{U}{R}$$ 是欧姆定律的关系式。 - B选项错误,用质点代替物体是理想模型法,不是假设法。 - C选项错误,用点电荷代替带电物体也是理想模型法,不是微元法。 - D选项正确,加速度和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 因此答案为 D

4. - A选项错误,电流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 B选项正确,对给定导体,$$\frac{U}{I}$$ 是定值,反映导体电阻性质。 - C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 D选项错误,温度升高时自由电子热运动加剧,但定向移动速率不一定增加,电流不一定增大。 因此答案为 B

5. - A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固有属性,与是否有电流无关。 - B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本身性质,不随电压或电流变化。 - C选项错误,电阻率是材料属性,与导线长度无关。 - D选项正确,某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率突降为零(超导现象)。 因此答案为 D

6. 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与定义式中的分子和分母无关。选项C中电阻 $$R=\frac{U}{I}$$ 是欧姆定律的关系式,不是比值法定义。因此答案为 C

7. 图中符号“R”是电阻器的标准电路符号,因此答案为 A

8. - A选项错误,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 B选项正确,电阻是导体固有属性。 - C选项错误,电阻率是材料属性,与几何尺寸无关。 - D选项错误,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差。 因此答案为 B

9. 电阻突然降为零是超导现象,因此石墨烯在此条件下表现为 D(超导体)

10. - 输入电压有效值 $$U_1=\frac{220\sqrt{2}}{\sqrt{2}}=220\,\text{V}$$,输出电压 $$U_2=20\,\text{V}$$,匝数比 $$\frac{n_1}{n_2}=\frac{U_1}{U_2}=11:1$$,A选项错误。 - 输出功率 $$P_{\text{出}}=nP$$(n为并联灯泡数),输入功率 $$P_{\text{入}}=P_{\text{出}}$$。由 $$P=UI$$ 得每个灯泡电流 $$I=\frac{P}{U}=0.25\,\text{A}$$,总输出电流 $$I_2=nI$$,输入电流 $$I_1=\frac{n_2}{n_1}I_2=\frac{n}{11}I$$。输入功率 $$P_{\text{入}}=U_1I_1=220\times\frac{n}{11}\times0.25=5n\,\text{W}$$,与输出功率 $$5n\,\text{W}$$ 一致。题目未给出n,但若输出功率为50W,则n=10,B选项可能正确。 - 输出端电压为直流20V,C选项错误。 - 等效电阻 $$R_{\text{eq}}=\frac{U_1}{I_1}=\frac{220}{\frac{10}{11}\times0.25}=968\,\Omega$$,D选项错误。 因此最可能答案为 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