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只增大变压器$${{T}_{1}}$$的原线圈匝数$${{n}_{1}}$$,则$${{T}_{1}}$$输出电压增大
B.通过升压变压器的电流频率比通过降压变压器的电流频率大
C.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R}}$$消耗的功率增大
D.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电压表$${{V}_{1}}$$和$${{V}_{2}}$$的示数都变小
2、['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是交流电压表
B.$${{T}_{2}}$$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C.高压线路输送的电流为$${{1}{A}}$$
D.高压线路输送的电功率为$$2 2 0 k w$$
3、['交变电流的图像',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瞬时值、峰值']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电压表$${{V}{2}}$$的示数为$${{3}{6}{V}}$$
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 2 0 \sqrt{2} \operatorname{s i n} 5 0 \pi t ( V )$$
C.$${{R}^{′}}$$减小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_{2}}$$的示数变大
D.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和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4、['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正确率60.0%如图所示,四图中的$${{a}{、}{b}}$$均为输入端,接交流电源;$${{c}{、}{d}}$$均为输出端,则$$A, ~ B, ~ C, ~ D$$四图中,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的电路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5、['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_{x}=2 \Omega$$
B.最大输出功率$${{P}{=}{4}{W}}$$
C.变压器的输出电流$$I_{2}=2 A$$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_{x}=8 \Omega$$
6、['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及图像',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周期和频率', '瞬时值、峰值']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1}{1}{0}}$$$${{V}{;}{{0}{.}{5}}}$$$${{H}{z}}$$
B.$${{1}{1}{0}}$$$${{V}{;}{{5}{0}}}$$$${{H}{z}}$$
C.$${{2}{2}{0}}$$$${{V}{;}{{5}{0}}}$$$${{H}{z}}$$
D.$${{2}{2}{0}}$$$${{V}{;}{{0}{.}{5}}}$$$${{H}{z}}$$
7、['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frac{U_{2}} {U_{1}}}={\frac{n_{2}} {n_{1}}}$$$${\frac{I_{2}} {I_{1}}} \neq{\frac{n_{1}} {n_{2}}}$$
B.$${\frac{U_{2}} {U_{1}}}={\frac{n_{2}} {n_{1}}}$$$${\frac{I_{2}} {I_{1}}}={\frac{n_{1}} {n_{2}}}$$
C.$${\frac{U_{2}} {U_{1}}} \neq{\frac{n_{2}} {n_{1}}}$$$${\frac{I_{2}} {I_{1}}}={\frac{n_{1}} {n_{2}}}$$
D.$${\frac{U_{2}} {U_{1}}} \neq{\frac{n_{2}} {n_{1}}}$$$${\frac{I_{2}} {I_{1}}} \neq{\frac{n_{1}} {n_{2}}}$$
8、['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 '变压器与电路的综合应用']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D
A.$${{5}{∶}{3}}$$
B.$${{4}{∶}{3}}$$
C.$${{1}{∶}{5}}$$
D.$${{3}{∶}{4}}$$
9、['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电能的输送', '变压器与电路的综合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当开关由$${{a}}$$改接为$${{b}}$$时,电压表读数变大
B.当开关由$${{a}}$$改接为$${{b}}$$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C.闭合开关后,电压表读数变大
D.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变大
10、['交变电流的图像', '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混联电路各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 0 0 H z$$
B.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C.当温度升高时,灯泡$${{L}}$$变亮
D.当温度降低时,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
1. 解析:
A. 错误。根据变压器电压比公式 $$ \frac{U_1}{U_2} = \frac{n_1}{n_2} $$,增大原线圈匝数 $$n_1$$ 会导致输出电压 $$U_2$$ 减小。
B. 错误。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因此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电流频率相同。
C. 正确。用户总电阻减小会导致负载电流增大,线路电阻 $$R$$ 消耗的功率 $$P = I^2R$$ 随之增大。
D. 错误。电压表 $$V_1$$ 的示数由输入电压决定,不受用户电阻影响;$$V_2$$ 的示数可能因线路压降增大而减小,但题目未明确线路参数,故不能确定。
2. 解析:
A. 错误。$$ⓑ$$ 是测量直流电压的仪表,不能用于交流电压。
B. 正确。根据匝数比公式 $$ \frac{n_1}{n_2} = \frac{U_1}{U_2} $$,若题目给出具体数值,可计算比例。
C. 错误。高压线路电流需通过功率和电压计算,题目未提供足够信息。
D. 错误。输送功率 $$P = UI$$,若电压为 220kV 且电流为 1A,则功率为 220kW,但题目未验证电流值。
3. 解析:
A. 正确。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为 36V,则 $$V_2$$ 示数为 36V。
B. 错误。表达式应为 $$u = 220\sqrt{2}\sin(100\pi t)$$(标准工频 50Hz)。
C. 错误。$$R'$$ 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但 $$V_2$$ 示数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保持不变。
D. 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比例为 1:1。
4. 解析:
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的电路需满足升压条件:
A. 错误。若为电阻分压电路,输出电压 ≤ 输入电压。
B. 正确。若为变压器且副线圈匝数多于原线圈,可实现升压。
C. 错误。LC 电路可能谐振但不一定升压。
D. 错误。二极管整流电路不改变电压幅值。
5. 解析:
A. 错误。若 $$R_x = 2\Omega$$ 时功率最大,需验证阻抗匹配条件。
B. 正确。最大输出功率 $$P = \frac{U^2}{4R}$$,若 $$U = 4V$$ 且 $$R = 4\Omega$$,则 $$P = 4W$$。
C. 错误。输出电流 $$I_2$$ 需通过负载计算,题目未提供足够信息。
D. 错误。若 $$R_x = 8\Omega$$ 不满足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6. 解析:
根据我国电网标准:
A. 错误。家庭用电电压为 220V,频率为 50Hz。
B. 错误。电压 110V 不符合标准。
C. 正确。220V 和 50Hz 为标准值。
D. 错误。0.5Hz 频率不适用。
7. 解析:
理想变压器满足:
A. 正确。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但电流比与匝数成反比($$I_2/I_1 = n_1/n_2$$)。
B. 错误。电流比应为反比关系。
C. 错误。电压比必须等于匝数比。
D. 错误。至少一个比例应成立。
8. 解析:
根据功率分配和匝数比关系:
A. 错误。比例 5:3 不符合常见变压器设计。
B. 正确。若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比为 4:3,可能因效率或负载条件。
C. 错误。1:5 比例过小。
D. 错误。3:4 比例与常见升压/降压设计不符。
9. 解析:
A. 错误。开关改接可能降低副线圈匝数,输出电压减小。
B. 正确。若输出电压降低,负载电流可能增大(取决于负载特性)。
C. 错误。闭合开关增加负载,电压表示数可能减小。
D. 正确。闭合开关后总负载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10. 解析:
A. 错误。交变电流频率应为 50Hz(标准工频)。
B. 正确。若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10V,电压表示数为 10V。
C. 错误。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灯泡电阻变化,但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
D. 错误。温度降低时负载电阻可能增大,输入功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