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电感器的感抗增大
B.电容器的容抗减小
C.灯泡 $${{a}}$$变暗,灯泡$${{b}}$$变亮
D.灯泡 $${{a}}$$变亮,灯泡$${{b}}$$变暗
2、['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如果将电源频率增大,$${{A}_{1}{、}{{A}_{2}}}$$都变亮
B.如果将电源频率增大,$${{A}_{1}}$$变亮$${、{{A}_{2}}}$$变暗
C.如果将电源频率减小,$${{A}_{1}{、}{{A}_{2}}}$$都变暗
D.如果将电源频率减小,$${{A}_{1}}$$变亮$${、{{A}_{2}}}$$变暗
3、['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因为乙电路电压最大值较大,$${{A}_{2}}$$灯亮度大于$${{A}_{1}}$$灯的亮度
B.因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故$${{A}_{2}}$$灯亮度等于$${{A}_{1}}$$灯的亮度
C.因接交流时线圈的直流电阻较大,故$${{A}_{2}}$$灯亮度小于$${{A}_{1}}$$灯的亮度
D.因电感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故$${{A}_{2}}$$灯亮度小于$${{A}_{1}}$$灯的亮度
4、['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自感现象']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闭合$${{K}}$$后,灯$${{A}}$$是逐渐亮起来的
B.闭后$${{K}}$$的瞬间,电流主要是从线圈$${{L}}$$上通过的
C.断开$${{K}}$$的瞬间,线圈$${{L}}$$和灯$${{A}}$$上仍有电流通过
D.断开$${{K}}$$的瞬间,灯$${{A}}$$上仍有电流通过,但线圈$${{L}}$$上没有电流通过
5、['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40.0%关于电容器和电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都能$${{“}}$$通直流,阻交流$${{”}}$$
B.都不能$${{“}}$$通直流,阻交流$${{”}}$$
C.电容器能$${{“}}$$通直流,阻交流$${{”}}$$
D.电感器能$${{“}}$$通直流,阻交流$${{”}}$$
6、['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能的输送', '瞬时值、峰值']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线圈发生自感现象时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增大
B.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均有阻碍作用
C.远距离输电时,降低输电电压可以降低输电损耗
D.击穿电压为$${{1}{0}{V}}$$的电容器可以接在交流电压为$${{1}{0}{V}}$$的电路两端
7、['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与电阻$${{R}}$$连接的灯泡$${{L}_{1}}$$将变暗
B.与电容器$${{C}}$$连接的灯泡$${{L}_{2}}$$将变亮
C.与线圈$${{L}}$$连接的灯泡$${{L}_{3}}$$将变亮
D.三盏灯的亮度都不变
8、['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涡流', '电磁阻尼']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也能改变频率
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
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
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
9、['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涡流', '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磁阻尼']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压,不能改变恒定直流电压
B.扼流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作用
C.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
D.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发热使炉内金属熔化
10、['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感抗、电感器']正确率40.0%关于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电感中不能通过直流电,只能通过交流电
B.同一电感对频率低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
C.同一电感对频率高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
D.同一电感对各种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1. 选项分析:
• 电感器的感抗公式为 $$X_L = 2\pi f L$$,频率增大时感抗增大(A正确)。
• 电容器的容抗公式为 $$X_C = \frac{1}{2\pi f C}$$,频率增大时容抗减小(B正确)。
• 灯泡$$a$$与电感串联,频率增大时感抗增大导致电流减小而变暗;灯泡$$b$$与电容串联,容抗减小导致电流增大而变亮(C正确,D错误)。
2. 频率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 频率增大时,电感支路感抗增大(电流减小,灯泡变暗),电容支路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灯泡变亮)(B正确,A错误)。
• 频率减小时,电感支路感抗减小(电流增大,灯泡变亮),电容支路容抗增大(电流减小,灯泡变暗)(D正确,C错误)。
3. 交流电路中的灯泡亮度:
• 甲电路为纯电阻,乙电路含电感线圈。虽然电压最大值不同,但有效值相同(B正确,A错误)。
• 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不同,但题目未明确比较条件(C、D表述不全面)。
4. 自感现象分析:
• 闭合$$K$$时,电感阻碍电流变化,灯泡逐渐变亮(A正确),初始电流主要通过电感(B正确)。
• 断开$$K$$时,电感产生自感电动势维持电流,灯泡和线圈均有短暂电流(C正确,D错误)。
5. 电容器与电感器的特性:
• 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D正确,其余错误)。
6. 综合判断:
• 自感现象可能阻碍电流变化(增大或减小)(A错误)。
• 电感和电容均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B正确)。
• 远距离输电应提高电压以降低损耗(C错误)。
• 击穿电压需大于交流电压峰值(10V交流电的峰值约14V),故电容器不适用(D错误)。
7. 频率降低的影响:
• 电阻支路不受频率影响($$L_1$$亮度不变)。
• 电容支路容抗增大($$L_2$$变暗)。
• 电感支路感抗减小($$L_3$$变亮)(C正确,其余错误)。
8. 电磁设备原理:
• 变压器不改变频率(A错误)。
• 扼流圈阻碍交流是因感抗而非电阻(B错误)。
• 真空炉利用金属中涡流发热(C正确)。
• 铝框的电磁阻尼可稳定磁电式仪表指针(D正确)。
9. 设备特性辨析:
• 变压器仅适用于交流电(A正确)。
• 扼流圈通过感抗阻碍变化电流(B正确)。
• 铝框的电磁阻尼作用(C正确)。
• 真空炉是金属自身发热而非线圈(D错误)。
10. 电感对交流的影响:
• 电感可通过直流(A错误)。
• 感抗与频率成正比,高频阻碍更大(C正确,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