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若减小矩形线圈$${{a}{b}{c}{d}}$$的转速,灯$${{L}}$$ $${{1}}$$会变暗
B.在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小
C.当抽头$${{P}}$$置于最上端时,在线圈$${{a}{b}{c}{d}}$$转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为$$\frac{N B S \omega} {2 n}$$
D.若仅将线圈$${{a}{b}{c}{d}}$$的转轴平移至$${{a}{d}}$$边处,且转速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也不变
2、['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磁波']正确率40.0%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最大的瞬间$${{(}{)}}$$
C
A.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刚好完毕
D.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刚好完毕
3、['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C}_{1}{、}{{C}_{2}}}$$都要大
B.$${{C}_{1}{、}{{C}_{2}}}$$都要小
C.$${{C}_{1}}$$要大$${{C}_{2}}$$要小
D.$${{C}_{1}}$$要小$${{C}_{2}}$$要大
4、['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A}{、}{B}}$$处均接电感器
B.$${{A}{、}{B}}$$处均接电容器
C.$${{A}}$$处接电感器,$${{B}}$$处接电容器
D.$${{A}}$$处接电容器,$${{B}}$$处接电感器
5、['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能的输送', '瞬时值、峰值']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线圈发生自感现象时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增大
B.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均有阻碍作用
C.远距离输电时,降低输电电压可以降低输电损耗
D.击穿电压为$${{1}{0}{V}}$$的电容器可以接在交流电压为$${{1}{0}{V}}$$的电路两端
6、['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
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成分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7、['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平均值、有效值']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电压表$${{V}}$$的示数为$${{3}{1}{1}{V}}$$
B.电容器$${{C}}$$电容增大,灯$${{L}}$$变暗
C.$${{R}_{t}}$$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D.$${{R}_{t}}$$所在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输入功率减小
8、['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及图像',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t}{=}{0}}$$时刻,线圈平面恰好与磁场方向平行
B.图线$${{b}}$$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4 0 \operatorname{s i n} \Bigl( \frac{2 0 \pi} {3} t \Bigr) V$$
C.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2}{:}{3}}$$
D.转速调整后,三个灯泡的亮度仍然相同
9、['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只有流过$${{R}_{a}}$$和$${{R}_{b}}$$的电流仍是交变电流
B.加在$${{R}_{a}}$$两端的电压是$${{R}_{b}}$$的两倍
C.若只增大输入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R}_{c}}$$的电功率减小,$${{R}_{d}}$$的电功率增大
D.$${{R}_{a}}$$消耗的功率是$${{R}_{b}}$$的两倍
10、['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正确率80.0%svg异常
D
A.灯$${{L}_{1}}$$、$${{L}_{2}}$$均变亮,灯$${{L}_{3}}$$变暗
B.灯$${{L}_{1}}$$、$${{L}_{2}}$$、$${{L}_{3}}$$均变暗
C.灯$${{L}_{1}}$$不变,灯$${{L}_{2}}$$变暗,灯$${{L}_{3}}$$变亮
D.灯$${{L}_{1}}$$不变,灯$${{L}_{2}}$$变亮,灯$${{L}_{3}}$$变暗
1. 解析:
A. 减小线圈转速会降低感应电动势的幅值($$E_m = NBS\omega$$),导致灯$$L_1$$两端电压减小,因此变暗。正确。
B. 图示位置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但变化率为零,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小。正确。
C. 抽头$$P$$在最上端时,输出电压为副线圈总电压的一半。有效值为$$\frac{NBS\omega}{\sqrt{2}n}$$,但题目描述为瞬时值表达式,缺少$$\sqrt{2}$$因子。错误。
D. 转轴平移至$$ad$$边仅改变线圈转动半径,不影响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度,电动势不变。正确。
答案:ABD
2. 解析:
LC振荡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磁场能最大,电场能为零,说明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刚好完毕(选项D)或电场能已完全转化为磁场能(选项C)。严格来说,此时转化过程刚完成,故选C更准确。
答案:C
3. 解析:
根据滤波电路原理,$$C_1$$需大容量以滤除低频杂波,$$C_2$$需小容量滤除高频杂波。因此$$C_1$$要大,$$C_2$$要小。
答案:C
4. 解析:
低频信号需通过电感器(通低频阻高频),高频信号需通过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因此$$A$$处接电感器,$$B$$处接电容器。
答案:C
5. 解析:
A. 自感现象阻碍电流变化,不仅限于增大。错误。
B. 电感器(感抗)和电容器(容抗)均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正确。
C. 降低输电电压会增大电流,导致损耗$$I^2R$$增加。错误。
D. 交流电压10V为有效值,峰值约14V超过击穿电压。错误。
答案:B
6. 解析:
A. 电感$$L$$通低频阻高频。正确。
B. 电容$$C$$隔直流通交流是基本特性。正确。
C. 此处$$C$$主要实现隔直流而非频率选择。错误。
D. 电感滤除高频后,$$R$$中低频成分占比更高。正确。
答案:ABD
7. 解析:
A. 电压表示数为有效值$$220V$$,311V为峰值。错误。
B. 电容增大容抗减小,但灯$$L$$与$$C$$并联,总阻抗可能减小使灯变亮。错误。
C. 火警时$$R_t$$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电流随之增大。正确。
D. 输入功率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错误。
答案:C
8. 解析:
A. $$t=0$$时电动势为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错误。
B. 图线$$b$$的峰值40V,周期0.03s,故$$\omega=\frac{2\pi}{0.03}=\frac{200\pi}{3}$$,表达式正确。
C. 两次周期比为3:2,转速比为2:3。正确。
D. 调整后电动势幅值不变,灯泡亮度相同。正确。
答案:BCD
9. 解析:
A. $$R_a$$和$$R_b$$通过二极管整流后为脉动直流,$$R_c$$和$$R_d$$为交流。错误。
B. $$R_a$$两端电压为全波整流后的平均值,是$$R_b$$(半波整流)的两倍。正确。
C. 频率增大时$$R_c$$(容抗减小)功率增大,$$R_d$$(感抗增大)功率减小。与描述相反。
D. $$R_a$$功率为$$R_b$$的两倍(电压有效值相同但$$R_a$$电流时间更长)。正确。
答案:BD
10. 解析:
滑动变阻器滑片上移时:
- $$L_1$$所在支路阻抗不变,亮度不变。
- $$L_2$$所在支路电阻增大,分压增加,变亮。
- $$L_3$$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变暗。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