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电磁学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的图像-电磁感应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04
交变电流的图像-电磁感应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6.0%
1、['交变电流的图像',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平均值、有效值', '周期和频率']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两次转动$${{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2、['交变电流的图像',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平均值、有效值',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周期和频率']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H}{z}}$$

B.两电流表测量的是电流的瞬时值,电压表测量的是电压的有效值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当电流表$${{A}_{2}}$$的示数为$${{2}{A}}$$时,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2}{0}{W}}$$

3、['交变电流的图像',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3}{1}{1}{V}}$$

B.交流电流表的读数是$${{1}{.}{1}{A}}$$

C.$${{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u_{R}=3 1 1 \mathrm{c o s} \pi t ( \mathrm{V} )$$

D.$${{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u_{R}=3 1 1 \mathrm{c o s} 1 0 0 \pi t ( \mathrm{V} )$$

4、['交变电流的图像', '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平均值、有效值']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2}{\sqrt {2}}{V}}$$

B.$${{1}{0}{\sqrt {2}}{V}}$$

C.$$\frac{2 0} {3} \sqrt{2} V$$

D.$${{2}{0}{V}}$$

5、['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及图像',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平均值、有效值',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为$$1 1 0 \sqrt2 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灯泡上的交流电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

6、['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及图像']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电流做周期性变化,是交流电

B.电流的周期是$$0. 0 2 s$$

C.电流的有效值是$${{0}{.}{2}{A}}$$

D.流的最大值是$${{0}{.}{2}{A}}$$

7、['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t}_{1}}$$时刻线圈通过中性面

B.$${{t}_{2}}$$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

C.$${{t}_{3}}$$时刻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D.$${{t}_{4}}$$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

8、['交变电流的图像',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右手定则)']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在$${{t}_{1}}$$时刻,线圈内有感应电流

B.在$${{t}_{2}}$$时刻,线圈内没有感应电流

C.$${{t}{>}{0}}$$的任意时刻,线圈内都有感应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交变电流的图像', '焦耳定律的应用',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和应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1}{J}}$$

B.$${{1}{.}{5}{J}}$$

C.$${{2}{J}}$$

D.$${{2}{.}{8}{J}}$$

10、['交变电流的图像', '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和应用', '变压器与电路的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为$${{6}{2}{{.}{2}}{V}}$$

C.$${{P}}$$向左移动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

D.$${{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1. 解析:

A. 中性面是磁通量最大的位置,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题目中未给出具体图形,但若两次转动 $$t=0$$ 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则说明初始条件相同,该选项可能正确。

B. 曲线 $$a$$ 和 $$b$$ 的转速之比可以通过周期或频率关系推导。若频率比为 $$3:2$$,则转速比为 $$2:3$$(转速与频率成正比),因此该选项正确。

C. 交变电动势频率与转速成正比。若曲线 $$a$$ 的频率为 $$100Hz$$,需验证转速是否符合题目条件,但题目未提供足够信息,该选项可能错误。

D. 有效值需通过峰值除以 $$\sqrt{2}$$ 计算。若曲线 $$b$$ 的峰值未给出,无法直接判断 $$10V$$ 是否为有效值,该选项可能错误。

2. 解析:

A. 变压器不改变频率,副线圈频率与原线圈相同。若原线圈频率为 $$50Hz$$,则副线圈也为 $$50Hz$$,该选项错误。

B. 电流表测量有效值,电压表也测量有效值,该选项错误。

C. 滑片向上移动时,副线圈负载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原线圈电流也随之减小(根据变比关系),两电流表示数均变小,该选项正确。

D. 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若 $$A_2$$ 示数为 $$2A$$,且副线圈电压为 $$110V$$,则功率为 $$220W$$,该选项正确。

3. 解析:

A. 交流电压表读数为有效值。若峰值为 $$311V$$,则有效值为 $$220V$$,该选项错误。

B. 电流表读数为有效值。若负载 $$R$$ 的电压为 $$220V$$,电阻为 $$200\Omega$$,则电流为 $$1.1A$$,该选项正确。

C. $$u_R$$ 的表达式应为 $$u_R = 311 \cos(100\pi t)$$(假设角频率为 $$100\pi$$),该选项错误。

D. 与选项 C 对比,角频率正确,该选项正确。

4. 解析:

有效值为 $$20V$$,峰值为 $$20\sqrt{2}V$$。若题目问的是峰值,则选项 B 正确;若问的是其他值(如瞬时值),需进一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可能考查的是峰值或有效值关系,最接近的是 $$20V$$(有效值),选项 D 正确。

5. 解析:

A. 负载电阻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电流也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该选项错误。

B. 电压表示数为有效值,应为 $$110V$$,而非峰值 $$110\sqrt{2}V$$,该选项错误。

C. 负载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增大,输入功率也随之增大,该选项正确。

D. 交流电频率为 $$50Hz$$,每秒钟方向改变 $$100$$ 次,该选项错误。

6. 解析:

A. 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才是交流电,若方向不变则不是交流电,需根据图形判断,该选项可能错误。

B. 若周期为 $$0.02s$$,则频率为 $$50Hz$$,符合常见交流电参数,该选项可能正确。

C. 有效值需通过热效应等效计算,若峰值为 $$0.2A$$,则有效值为 $$0.2/\sqrt{2} \approx 0.14A$$,该选项错误。

D. 若图形显示最大值为 $$0.2A$$,则该选项正确。

7. 解析:

A. $$t_1$$ 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通过中性面,该选项正确。

B. $$t_2$$ 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磁通量为零,该选项错误。

C. $$t_3$$ 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大,该选项正确。

D. $$t_4$$ 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磁通量最大,该选项正确。

8. 解析:

A. $$t_1$$ 时刻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无感应电流,该选项错误。

B. $$t_2$$ 时刻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有感应电流,该选项错误。

C. 只有磁通量变化时才有感应电流,该选项错误。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该选项正确。

9. 解析:

需计算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若电流有效值为 $$1A$$,电阻为 $$1\Omega$$,则功率为 $$1W$$,$$1s$$ 内能量为 $$1J$$,选项 A 可能正确。但题目未给出具体参数,需进一步分析。

10. 解析:

A. 变压器不改变频率,副线圈频率与原线圈相同(通常为 $$50Hz$$),该选项错误。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由匝数比决定,若原线圈电压为 $$220V$$,匝数比为 $$1:10$$,则副线圈电压为 $$22V$$,该选项错误。

C. $$P$$ 向左移动时,负载电阻增大,$$R$$ 两端电压增大(分压原理),该选项正确。

D. $$P$$ 向左移动时,负载电阻增大,输出功率减小,输入功率也随之减小,该选项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