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把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2、['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正确率60.0%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各小段位移之和为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4、['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和磁的联系',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正确率60.0%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和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D
A.安培和奥斯特
B.库仑和安培
C.安培和法拉第
D.奥斯特和法拉第
5、['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正确率80.0%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的是$${{(}{)}}$$
D
A.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B.录音机使电流信号录入磁带
C.电流流经导体时使导体发热
D.磁带经过录音机的磁头时,还原出电流信号
6、['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 '电磁学其他拓展实验']正确率40.0%奥斯特深信电和磁有某种联系为了研究这种联系,有一次他拿一根细铂丝接到电源上,在它的延长线附近放一枚磁针,试图用铂丝来吸引磁针。结果铂丝变灼热,甚至发光了,磁针却纹丝不动。你认为,在这次实验中奥斯特应该如何改进()
B
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
B.将铂丝南北放置在小磁针上方
C.把小磁针放置在金属网罩内
D.将铂丝东西放置在小磁针下方
7、['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和磁的联系', '感应电动势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右手定则)']正确率60.0%关于以下物理学史说法错误的是()
A
A.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楞次定律,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
C.纽曼和韦伯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10、['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正确率80.0%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人类研究电、磁现象的历史比力学更为丰富多彩.其中安培、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物理事实归功于法拉第的有$${{(}{)}}$$
A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C.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提出变化磁场产生电场的观点
1. 选项分析:
A. 点电荷和质点都是理想化模型,正确
B. 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使用等效替代法,非控制变量法,错误
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使用数学推理和实验结合,非理想实验法,错误
D.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使用观察归纳法,非等效替代法,错误
答案:A
2. 选项分析:
A. 第谷长期观测但未总结定律,开普勒发现三定律,错误
B. 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正确
C.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并制发电机正确
D. 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正确
答案:A
4. 历史事实:
奥斯特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磁场)
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D
5. 电磁感应现象判断:
A. 电流磁效应,非电磁感应
B. 电流信号录入是电磁感应应用
C. 电流热效应,非电磁感应
D. 磁信号还原电流是电磁感应
答案:B、D(注:原题为单选但BD均正确,可能题目设计问题)
6. 奥斯特实验改进:
原实验铂丝东西放置时地磁场干扰,应改为南北放置使电流磁场与地磁场垂直
答案:B
7. 物理学史辨析:
A. 楞次总结楞次定律,非法拉第,错误
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正确
C. 纽曼和韦伯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数学形式正确
D.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正确
答案:A
10. 法拉第贡献: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正确
B. 分子电流假说是安培提出
C. 电流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
D. 变化磁场产生电场是麦克斯韦提出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