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0}}$$~$${{t}_{1}}$$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t}_{1}}$$~$${{t}_{2}}$$电容器中的电场能增大
C.在$${{t}_{3}}$$时刻,线圈中的磁场能最大
D.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振荡电路的周期将减小
2、['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若电流振荡频率减小,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罐中液面下降
B.若电流振荡频率减小,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罐中液面上升
C.若电流振荡频率增大,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罐中液面上升
D.若电流振荡频率增大,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罐中液面下降
3、['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t}_{1}}$$时刻电容器间的电场强度最大
B.$${{t}_{1}{∼}{{t}_{2}}}$$时间内,电容器处于放电过程
C.汽车靠近线圈时,振荡电流频率变大
D.从图乙波形可判断汽车正远离地感线圈
4、['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60.0%为了增大$${{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D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并增加线圈的匝数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
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减少线圈的匝数
5、['电容', '电磁波',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60.0%手机通过$${{L}{C}}$$电路向外发射电磁波,要使它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从$${{0}{.}{1}{m}}$$改为$${{0}{.}{2}{m}}$$,若保持振荡电路中电感不变,则电路中电容应变为原来的$${{(}{)}}$$
B
A.$${{2}}$$倍
B.$${{4}}$$倍
C.$${\sqrt {2}}$$倍
D.$$\frac{1} {2}$$倍
6、['电磁波', '电磁振荡的产生',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60.0%调节收音机的调谐回路时,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全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受不到某较高频率的电台信号,为接收到该电台信号,则应()
D
A.加大电源电压
B.减小电源电压
C.增加谐振线圈的圈数
D.减小谐振线圈的圈数
7、['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B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
8、['电磁振荡的产生', '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若罐中的液面上升,振荡电流的频率变小
B.若罐中的液面上升,振荡电流的周期变小
C.当$${{S}}$$从$${{a}}$$拨到$${{b}}$$之后的半个周期内,回路中的磁场能先变小后变大
D.当$${{S}}$$从$${{a}}$$拨到$${{b}}$$之后的四分之一周期内,回路中的电流增大,$${{L}}$$的自感电动势变大
9、['电磁波', '电磁振荡的产生',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60.0%广州公交$${{I}{C}}$$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构成$${{L}{C}}$$振荡电路,公交车上的读卡机(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刷卡时,$${{I}{C}}$$卡内的线圈$${{L}}$$中产生感应电流,给电容$${{C}}$$充电,达到一定的特定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
B.$${{I}{C}}$$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可充电池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L}}$$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即使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仍可驱动$${{I}{C}}$$卡芯片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
10、['电磁波',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正确率60.0%关于电磁波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磁波是横波
B.静电场可以激发电磁波
C.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振荡电路的频率越大,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小
1. 解析:
A. 在$$0$$~$$t_1$$期间,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说明此时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流方向为正极流向负极,因此A正确。
B. 在$$t_1$$~$$t_2$$期间,电容器放电,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电场能减小,因此B错误。
C. 在$$t_3$$时刻,电容器放电完毕,电流最大,磁场能最大,因此C正确。
D. 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电容$$C$$减小,根据振荡周期公式$$T=2\pi\sqrt{LC}$$,周期减小,因此D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A、C、D。
2. 解析:
振荡频率$$f=\frac{1}{2\pi\sqrt{LC}}$$,若频率减小,说明电容$$C$$增大。液面上升时,电容器极板间介电常数增大,电容增大,因此B正确。
若频率增大,说明电容$$C$$减小,液面下降时电容减小,因此C错误,D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为B。
3. 解析:
A. $$t_1$$时刻电容器电压最大,电场强度最大,因此A正确。
B. $$t_1$$~$$t_2$$期间,电容器电压减小,处于放电过程,因此B正确。
C. 汽车靠近线圈时,等效电容增大,振荡频率减小,因此C错误。
D. 波形频率减小说明汽车远离线圈,因此D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A、B、D。
4. 解析:
固有频率$$f=\frac{1}{2\pi\sqrt{LC}}$$,要增大频率,需减小$$L$$或$$C$$。
A. 增大正对面积和放入铁芯均会增大$$C$$和$$L$$,频率减小,错误。
B. 减小极板距离和增加匝数均会增大$$C$$和$$L$$,频率减小,错误。
C. 减小极板距离和放入铁芯会增大$$C$$和$$L$$,频率减小,错误。
D. 减小正对面积和减少匝数会减小$$C$$和$$L$$,频率增大,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D。
5. 解析:
波长$$\lambda=c/f$$,频率$$f=\frac{1}{2\pi\sqrt{LC}}$$。波长从$$0.1m$$变为$$0.2m$$,频率减半,因此$$1/\sqrt{C}$$减半,$$C$$变为原来的4倍。
综上,正确答案为B。
6. 解析:
接收不到较高频率信号,说明电路固有频率偏低,需减小$$L$$或$$C$$。动片已完全旋出,$$C$$最小,因此需减小线圈匝数以减小$$L$$。
综上,正确答案为D。
7. 解析:
波长$$\lambda=c/f$$,频率$$f=\frac{1}{2\pi\sqrt{LC}}$$。要增大波长,需减小频率,即增大$$L$$或$$C$$。
B. 减小极板距离会增大$$C$$,正确。
其他选项均会减小$$C$$或对$$L$$无影响,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为B。
8. 解析:
A. 液面上升,电容$$C$$增大,频率减小,正确。
B. 液面上升,频率减小,周期增大,错误。
C. 拨到$$b$$后半个周期内,磁场能先增大后减小,错误。
D. 拨到$$b$$后四分之一周期内,电流增大,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方向与电流相反,变大,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A、D。
9. 解析:
A. $$LC$$电路共振时才能有效工作,因此A正确。
B. 能量来源于电磁感应,而非电池,错误。
C. 偏离频率时感应电流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错误。
D. 偏离频率时无法驱动芯片,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为A。
10. 解析:
A. 电磁波是横波,正确。
B. 静电场无法激发电磁波,需要变化的电磁场,错误。
C.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证实了它,错误。
D. 频率越大,发射本领越大,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