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电磁学电路及其应用

电源的概念-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2025-09-05
电源的概念-电路及其应用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6、['电源的概念',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正确率60.0%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当外电路闭合时,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等于$${{1}{.}{5}{V}}$$

B.当外电路断开时,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等于零$${}$$

C.当外电路闭合时,在$${{1}{s}}$$内有$${{1}{.}{5}{C}}$$的电荷通过该电池

D.当$${{1}{C}}$$的电荷通过干电池时,干电池能够把$${{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电源的概念', '电动势的定义式、单位、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电动势为$${{1}{.}{5}{v}}$$,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非静电力把$${{1}{.}{5}{J}}$$的其它能转化为电能

B.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为$${{1}{.}{5}{v}}$$,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该两点间非静电力把$${{1}{.}{5}{J}}$$的其它能转化为电能

C.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电压表的示数

D.$${{1}}$$号干电池一般比$${{5}}$$号干电池的电动势大

9、['焦耳的实验的理解', '电源的概念', '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库仑的实验---静电力常量']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美国科学家库仑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研究电荷间的作用并发现了库仑定律

B.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引入电流强度$${、}$$电阻等概念并发现了欧姆定律

C.$${{1}{8}{0}{0}}$$年,华人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电池$${、}$$史上第一次获得了稳定持续的电流

D.$${{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肯定了电热是一种$${{“}}$$热质$${{”}}$$

10、['电源的概念', '电源和电流']

正确率80.0%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荷

B.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

C.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第6题解析:

电动势 $$E = 1.5 \text{V}$$ 表示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A. 错误:外电路闭合时,路端电压 $$U = E - Ir$$,由于存在内阻压降,电压小于 $$1.5 \text{V}$$

B. 错误: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 $$1.5 \text{V}$$

C. 错误:$$1 \text{s}$$ 内通过电荷量取决于电流强度 $$I$$,而非电动势

D. 正确:根据 $$W = qE$$,$$1 \text{C}$$ 电荷通过时转化 $$1.5 \text{J}$$ 化学能

答案:D

第8题解析:

A. 正确:电动势定义即为每通过 $$1 \text{C}$$ 电量,非静电力做功 $$1.5 \text{J}$$

B. 错误:电压表示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做功仅与电动势相关

C. 错误:电压表示数等于路端电压,闭合电路中小于电动势

D. 错误:不同型号干电池电动势相同,均为 $$1.5 \text{V}$$

答案:A

第9题解析:

A. 正确: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库仑定律

B. 正确:欧姆引入电流强度和电阻概念,发现欧姆定律

C. 错误: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

D. 错误:焦耳实验证明热是能量形式,否定了"热质说"

答案:A、B

第10题解析:

A. 错误:电源提供电势差,不产生电荷

B. 错误:还需形成闭合回路

C. 错误:电流运算不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标量

D. 正确:电流定义 $$I = \frac{{q}}{{t}}$$,单位时间通过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