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电磁学电容器的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16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0.0%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 '平衡状态的其他应用']

正确率40.0%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 6 c m$$,两板接上$${{6}{k}{V}}$$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质量为$$4. 8 \times1 0^{-1 0} g$$,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已知$$e=1. 6 x 1 0^{-1 9} c, \; \; g=1 0 m / s^{2} ) ;$$

B

A.$${{3}{×}{{1}{0}^{6}}}$$

B.$${{3}{0}}$$

C.$${{1}{0}}$$

D.$${{3}{×}{{1}{0}^{4}}}$$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正确率40.0%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频率分别为$${{υ}_{1}}$$和$${{υ}_{2}{)}}$$制成,板间距离为$${{d}}$$。现用频率为$$\upsilon( \upsilon_{2} < \upsilon< \upsilon_{1} )$$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极板内表面,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能垂直运动到另一极板,忽略电子重力和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容器两极板最终带电情况是

D

A.钾极板带负电,带电量为$$c \frac{h ( v-v_{2} )} {e}$$

B.铂极板带正电,带电量为$$c \frac{h ( v-v_{1} )} {e}$$

C.铂极板带负电,带电量为$$c \frac{h ( v-v_{1} )} {e}$$

D.钾极板带正电,带电量为$$c \frac{h ( v-v_{2} )} {e}$$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电容变小

B.极板间电压变大

C.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小

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势的计算']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_{P}}$$不变

C.$${{θ}}$$减小,$${{E}_{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若保持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A}}$$位置固定电荷所受电场力增大

B.若保持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仅减小两板间的正对面积,$${{A}}$$位置固定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C.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A}}$$位置固定电荷所受电场力减小

D.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仅减小两板间的正对面积,$${{A}}$$位置固定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6、['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E}}$$不变,$${{φ}_{P}}$$不变

B.$${{E}}$$变大,$${{φ}_{P}}$$变大

C.$${{E}}$$变小,$${{φ}_{P}}$$变小

D.$${{E}}$$不变,$${{φ}_{P}}$$变小

7、['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φ}}$$不变,$${{E}}$$不变

B.$${{E}}$$变小,$${{E}_{p}}$$变大

C.$${{Q}}$$变小,$${{E}_{p}}$$不变

D.$${{φ}}$$变小,$${{Q}}$$不变

8、['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

正确率60.0%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

D

A.与两极板间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B.与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C.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D.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

9、['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单位',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 '点电荷的电场']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E=\frac{F} {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

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量值

C.根据点电荷的场强计算公式$$E=\frac{k Q} {r^{2}}$$,当$${{r}{→}{0}}$$时,推出$${{E}{→}{∞}}$$,此结论与实际不符,说明建立点电荷模型没有意义。

D.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frac{\varepsilon_{r} s} {4 \pi k d}$$,可以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检验

10、['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阻定律',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焦耳定律的内容']

正确率80.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B.焦耳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

C.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时,减小两板间的距离,两板间的.电压将增大

D.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1. 解析:带电液滴静止时,电场力与重力平衡:

$$qE = mg$$

板间电场强度:$$E = \frac{U}{d} = \frac{6000}{0.006} = 1 \times 10^6 V/m$$

电荷量:$$q = \frac{mg}{E} = \frac{4.8 \times 10^{-13} \times 10}{1 \times 10^6} = 4.8 \times 10^{-18} C$$

元电荷数目:$$n = \frac{q}{e} = \frac{4.8 \times 10^{-18}}{1.6 \times 10^{-19}} = 30$$

答案:B

2.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钾板逸出功:$$W_2 = hυ_2$$,铂板逸出功:$$W_1 = hυ_1$$

只有钾板能发生光电效应(∵ $$υ_2 < υ < υ_1$$)

电子最大初动能:$$E_k = hυ - hυ_2$$

电子到达铂板后,电容器带电量:$$Q = CU = C \frac{E_k}{e} = C \frac{h(υ-υ_2)}{e}$$

答案:A

3. 解析:题目信息不全,根据选项推测为电容器问题:

极板间电场强度$$E = \frac{U}{d}$$,若电压不变,增大d则E减小

答案:D

4. 解析:题目信息不全,根据选项推测为电场中带电小球问题:

若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角度θ不变,电势能$$E_P = qφ$$与场强E无关

答案:B

5. 解析:电容器问题分析:

A错误:$$F = qE = q \frac{U}{d}$$,Q不变时U随d变化,F不变

B正确:减小正对面积C减小,Q不变则U增大,电势能减小

C正确:U不变时增大d,E减小,F减小

D错误:减小正对面积不影响U,电势能不变

答案:BC

6. 解析:题目信息不全,推测为平行板电容器问题:

若保持电压不变,插入电介质后E不变,但P点电势可能变化

答案:D

7. 解析:题目信息不全,推测为电容器动态分析:

若断开电源后改变极板距离,Q不变,C变化导致φ变化,但Ep不变

答案:C

8. 解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

$$C = \frac{εS}{4πkd}$$,与正对面积S成正比

答案:D

9. 解析:物理概念判断:

A错误:E由电场本身决定

B错误:密立根用油滴实验

C错误:点电荷模型在r→0时失效是模型限制

D正确:电容决定式可通过控制变量法验证

答案:D

10. 解析:物理学史和概念判断:

A错误:电阻率是材料属性

B正确:焦耳定律发现者

C错误:减小d时C增大,Q不变则U减小

D错误:库仑测静电力,密立根测元电荷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