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A.上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B.上极板上移,$${{P}}$$点电势不变
C.上极板下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D.上极板下移,$${{P}}$$点电势升高
2、['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不变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
3、['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电键$${{k}}$$闭合,$${{N}}$$板缓慢向下移到虚线所在位置,两板间的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B.电键$${{k}}$$闭合,$${{N}}$$板缓慢向下移到虚线所在位置,电容器的带电量先增大后减小
C.电键$${{k}}$$断开,$${{N}}$$板缓慢向下移到虚线所在位置,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电键$${{k}}$$断开,$${{N}}$$板缓慢向下移到虚线所在位置,电容器贮存的电场能先增大后减小
4、['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进入电场时$${{a}}$$的速度最大,$${{c}}$$的速度最小
B.$$a, ~ b, ~ c$$在电场中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C.若把上极板向上移动,则$${{a}}$$在电场中运动经历的时间增长
D.若把下极板向下移动,则$${{a}}$$在电场中运动经历的时间增长
6、['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
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
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
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电势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8、['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容传感器']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若电容减小,则力$${{F}}$$增大
B.若电容增大则力$${{F}}$$减小
C.若电容变大,则力$${{F}}$$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保持与恒压直流电源相连接,若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某种绝缘介质,则该电容器()
B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10、['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B
A.$${{C}}$$变大
B.$${{Q}}$$不变
C.$${{U}}$$不变
D.$${{E}}$$变小
1. 解析:
选项A:上极板上移,板间距$$d$$增大,根据平行板电容器公式$$C = \frac{\epsilon S}{4\pi k d}$$,电容$$C$$减小。由于电源保持电压不变,电荷量$$Q = CU$$减小,电场强度$$E = \frac{U}{d}$$减小,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减小,重力作用使其向下运动。因此A正确。
选项B:$$P$$点电势由下极板决定,上极板移动不影响下极板电势,因此$$P$$点电势不变,B正确。
选项C:上极板下移,$$d$$减小,$$C$$增大,$$E = \frac{U}{d}$$增大,油滴受电场力增大可能向上运动,C错误。
选项D:上极板下移,$$E$$增大,$$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Delta \phi = E \cdot d_{P}$$增大,但下极板接地电势为0,故$$P$$点电势升高,D正确。
2. 解析:
选项A:若极板电压不变,调整板间距会改变电场强度,油滴可能受力不平衡而运动,但需具体分析方向,A未明确条件。
选项B:$$P$$点电势与参考点选取有关,若下极板接地且间距变化不改变其电势,则$$P$$点电势可能不变,B可能正确。
选项C:若油滴向上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可能正确。
选项D:板间距减小则电容$$C$$增大,电荷量$$Q = CU$$增大,D正确。
3. 解析:
选项A:电键闭合时电压$$U$$恒定,$$N$$板下移过程中$$d$$变化,但$$U$$不变,A错误。
选项B:电容$$C$$随$$d$$减小而增大,$$Q = CU$$持续增大,B错误。
选项C:电键断开时$$Q$$不变,$$N$$板下移导致$$C$$变化,$$U = Q/C$$先增后减,粒子电势能$$E_p = q \phi$$随之先增后减,C正确。
选项D:电场能$$W = \frac{Q^2}{2C}$$,$$C$$先减后增时$$W$$先增后减,D正确。
4. 解析:
插入绝缘介质后介电常数$$\epsilon$$增大,电容$$C$$增大。若电源保持电压$$U$$不变,则电荷量$$Q = CU$$增大,电场强度$$E = \frac{U}{d}$$不变。因此选项B正确。
5. 解析:
选项A:粒子初速度垂直于电场,进入时动能越大则速度越大,$$a$$初动能最大,速度最大,A正确。
选项B:水平位移相同,初速度越大则时间越短,$$a$$、$$b$$、$$c$$时间不等,B错误。
选项C:上极板上移,$$d$$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粒子加速度减小,运动时间增长,C正确。
选项D:下极板下移不影响板间电场强度,运动时间不变,D错误。
6. 解析:
选项A:$$P$$、$$Q$$间距离减小,电容$$C$$增大,A正确。
选项B:若系统孤立,电荷量守恒;若连接电源,电荷量可能变化,B不绝对。
选项C/D:$$M$$靠近带正电的$$P$$,电势升高;$$N$$靠近带负电的$$Q$$,电势降低,因此$$M$$点电势高于$$N$$点,D正确。
9. 解析:
插入绝缘介质后,介电常数$$\epsilon$$增大,电容$$C$$增大。电源保持电压$$U$$不变,故电荷量$$Q = CU$$增大。电场强度$$E = \frac{U}{d}$$仅与电压和板间距有关,因此$$E$$不变。选项B正确。
10. 解析:
选项A:介质插入或板间距减小均可能使$$C$$增大,A可能正确。
选项B:若电容器与电源断开,$$Q$$不变;若连接电源,$$Q$$可能变化,B不绝对。
选项C:电源保持电压$$U$$不变,C正确。
选项D:$$E = \frac{U}{d}$$,若$$d$$不变则$$E$$不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