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电场强度
B.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C.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D.粒子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电容器的电容增加
B.电阻$${{R}}$$中有电流流过
C.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若带电液滴仍在$${{P}}$$点其电势能减小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的计算', '电场线(等势线)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问题']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由$${{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粒子在电场中可能从$${{M}}$$点沿圆弧运动到$${{N}}$$点
D.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frac{U} {R}$$
4、['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电容器', '电势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C}}$$点电势为$${{4}{V}}$$
B.$${{D}}$$点场强为$$2 0 0 N / C$$
C.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比$${{D}}$$点小
D.$${{C}{、}{D}}$$两点的电势差为$${{2}{V}}$$
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力做功',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静电平衡', '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场', '等势面及其与电场线的关系', '点电荷的电场',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正确率40.0%关于场强和电势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强度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
C.在电场中两点间移送电荷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则电荷所经过路径上的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D.两个等量异号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6、['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单位']正确率6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由$$E=\frac{F} {q}$$可知电场中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
B.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长为$${{L}}$$,通过电流$${{I}}$$的一小段导线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与$${{I}{L}}$$乘积的比值
C.公式$$C=\frac{Q} {U}$$,其中电容器的电容$${{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
D.由$$U_{a b}=E d$$可知,同一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E}{L}}$$
B.$${{E}{L}{{c}{o}{s}}{θ}}$$
C.$${{E}{L}{{s}{i}{n}}{θ}}$$
D.$${{0}}$$
8、['电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力做功', '库仑定律公式及其适用条件']正确率60.0%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公式$$C=\frac{Q} {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
B.由$$E=\frac{U} {d}$$可知,同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越大
C.在公式$$F=k \frac{q_{1} q_{2}} {r^{2}}$$中,可理解为$$k \frac{q_{2}} {r^{2}}$$是$${{q}_{2}}$$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D.公式$$W_{A B}=q U_{A B}$$中,电荷$${{q}}$$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不同
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7}{0}{{V}{/}{m}}{,}}$$沿$${{A}{O}}$$方向
B.$${{7}{0}{{V}{/}{m}}{,}}$$沿$${{C}{O}}$$方向
C.$${{8}{0}{{V}{/}{m}}{,}}$$沿$${{B}{O}}$$方向
D.$${{8}{0}{{V}{/}{m}}{,}}$$沿$${{C}{O}}$$方向
1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8}{V}}$$
B.$${{6}{V}}$$
C.$${{4}{V}}$$
D.$${{2}{V}}$$
1. 解析:
选项A: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 $$E = k\frac{Q}{r^2}$$,若已知点电荷 $$A$$ 的电量 $$Q$$ 和 $$b$$ 点到 $$A$$ 的距离 $$r$$,可以求出 $$b$$ 点的电场强度,故A正确。
选项B:根据电势差公式 $$U_{ab} = kQ\left(\frac{1}{r_a} - \frac{1}{r_b}\right)$$,若已知 $$Q$$ 和 $$a$$、$$b$$ 两点的距离 $$r_a$$、$$r_b$$,可以求出电势差,故B正确。
选项C:粒子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若电场力做正功,则动能增大;若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题目未说明电荷性质,无法确定,故C不一定正确。
选项D:粒子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若电场强度增大,则加速度增大。但题目未说明电场强度变化情况,故D不一定正确。
2. 解析:
选项A:电容器的电容 $$C = \frac{\epsilon S}{4\pi k d}$$,若极板间距 $$d$$ 减小,则电容增加,故A正确。
选项B:电容变化时,电荷量会重新分配,因此电阻 $$R$$ 中有瞬时电流流过,故B正确。
选项C: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 = \frac{U}{d}$$,若 $$U$$ 不变而 $$d$$ 减小,则 $$E$$ 增大,故C错误。
选项D:若 $$P$$ 点电势降低(因 $$E$$ 增大),则带正电的液滴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
3. 解析:
选项A:粒子由 $$M$$ 运动到 $$N$$ 时动能减小,说明电场力做负功,粒子带负电,故A正确。
选项B:粒子电势能先增大(远离场源电荷)后减小(靠近场源电荷),故B正确。
选项C:匀强电场中粒子不可能做圆弧运动,故C错误。
选项D:电场强度大小 $$E = \frac{U}{d}$$,但题目未给出 $$MN$$ 沿电场方向的投影距离,无法确定 $$E = \frac{U}{R}$$ 是否成立,故D错误。
4. 解析:
选项A: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分布线性关系,$$C$$ 点电势为 $$4V$$,故A正确。
选项B:电场强度 $$E = \frac{U}{d} = \frac{2V}{0.01m} = 200N/C$$,故B正确。
选项C: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C$$ 点电势高于 $$D$$ 点,故负电荷在 $$C$$ 点电势能更小,故C正确。
选项D:$$C$$、$$D$$ 两点电势差为 $$2V$$,故D正确。
5. 解析:
选项C不正确。电场力不做功可能因路径与电场线垂直(如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此时场强不一定为零。
6. 解析:
选项C正确。电容 $$C$$ 由电容器本身结构决定,与 $$Q$$ 或 $$U$$ 无关。
其他选项错误原因:
A:$$E$$ 是电场本身性质,与 $$F$$ 无关;
B:公式应为 $$B = \frac{F}{IL\sin\theta}$$;
D:电势差取决于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而非任意两点距离。
7. 解析:
电势差 $$U = E \cdot d \cdot \cos\theta$$,其中 $$d = L$$ 为位移沿电场线方向的投影,故正确答案为 $$EL\cos\theta$$(选项B)。
8. 解析:
选项C正确。库仑力公式中 $$k\frac{q_2}{r^2}$$ 可视为 $$q_1$$ 在 $$q_2$$ 处产生的场强。
其他选项错误原因:
A:$$C$$ 与 $$Q$$ 无关;
B:$$E = \frac{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且 $$U$$ 变化时 $$E$$ 不一定增大(如电容器断开电源后 $$U$$ 变化但 $$E$$ 由 $$Q$$ 决定);
D: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9. 解析:
根据电势梯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E = \frac{\Delta V}{d}$$,计算得 $$E = 80V/m$$,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CO$$ 方向),故选项D正确。
10. 解析:
由匀强电场性质及给定电势值可推得 $$P$$ 点电势为 $$6V$$(选项B)。具体推导需结合几何关系与电势差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