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在两细杆所在平面加上一个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在两细杆所在平面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C.在两细杆所在平面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
D.在两细杆所在平面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阻定律']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3}}$$∶$${{1}}$$和$${{1}}$$∶$${{6}}$$
B.$${{2}}$$∶$${{3}}$$和$${{1}}$$∶$${{6}}$$
C.$${{3}}$$∶$${{2}}$$和$${{1}}$$∶$${{5}}$$
D.$${{3}}$$∶$${{1}}$$和$${{5}}$$∶$${{1}}$$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的计算',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 '电势的计算']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B
A.粒子带正电
B.$${{C}}$$点的电势是$${{2}{0}{V}}$$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4 0 0 V / m$$
D.粒子从$${{A}}$$到$${{D}}$$电势能增加
4、['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板间电场的方向是$${{M}}$$指向$${{N}}$$
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是$$3. 2 \times1 0^{-5} \, N / C$$
C.$${{A}}$$点电势是$${{−}{{4}{.}{8}}{V}}$$
D.该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是$$- 1. 6 \times1 0^{-5} \, J$$
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电容器极板的带电量$${{Q}}$$变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C.$${{P}}$$点的电势将升高
D.$${{P}}$$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将升高
6、['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的计算', '电势能的概念及相对性',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C}{、}{D}}$$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变化量$$\triangle U_{C D}=1. 5 V$$
B.$${{C}{、}{D}}$$两点的电势都升高
C.将一个电子放在$${{D}}$$点,在$${{A}}$$板下移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的功为$${{4}{e}{V}}$$
D.$${{A}}$$板下移后,一个电子从$${{C}}$$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对电子做的功为$${{−}{6}{e}{V}}$$
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E=1 0 0 V / m$$,竖直向下,$$U_{A B}=4 V$$
B.$$E=1 0 0 V / m$$,竖直向上,$$U_{A B}=-4 V$$
C.$$E=1 0 0 V / m$$,水平向左,$$U_{A B}=-4 V$$
D.$$E=2 0 0 V / m$$,水平向右,$$U_{A B}=-2 V$$
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的概念及表达式', '电势差的计算', '电势能的概念及相对性',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若$${{B}}$$板接地,则$$\varphi_{D}=-1 6 0 0 V$$
B.无论$${{A}}$$板还是$${{B}}$$板接地,$${{C}{D}}$$间的电势差始终为$$U_{C D}=1 0 0 0 V$$
C.若$${{A}}$$板接地,则置于$${{C}}$$处的带电量为$$1 0^{-8} C$$的正点电荷电势能为$$E_{p}=-1. 4 \times1 0^{-5} J$$
D.无论$${{A}}$$板还是$${{B}}$$板接地,将试探电荷从$${{D}}$$移动到$${{C}}$$其电势能都减小
9、['非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某一正电荷在$${{x}_{1}}$$点处所受的电场力与该电荷在$${{x}_{2}}$$点处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
B.$${{x}_{2}}$$处电场强度和$${{x}_{1}}$$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0}}$$至$${{R}}$$之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
D.正电荷沿$${{x}}$$轴移动,从$${{x}_{1}}$$移到$${{R}}$$处电场力做功小于从$${{R}}$$移到$${{x}_{2}}$$处电场力做的功
1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的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5}{V}}$$
B.$${{7}{V}}$$
C.$${{8}{V}}$$
D.$${{6}{V}}$$
1.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直接解析。通常需要结合电磁学中的安培力或洛伦兹力分析,但缺少具体情境(如电流方向或电荷运动方向)。
2. 比例问题需明确物理量关系。假设为电阻或电压比例,但题目未给出上下文。例如,若为串联电阻分压比,可能选A($$3:1$$和$$1:6$$),但需进一步验证。
3. 根据选项分析:
- A选项需明确粒子运动方向与电场方向关系;
- B选项$$20V$$需参考零电势点;
- C选项$$400V/m$$可能通过电势差与距离计算;
- D选项若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需结合粒子运动轨迹判断。
4. 平行板电场问题:
- A选项电场方向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需明确$$M$$、$$N$$带电性);
- B选项场强$$E=\frac{U}{d}$$,需已知电压与板间距;
- C选项电势计算需参考接地点;
- D选项电势能$$E_p=q\varphi_B$$,需计算$$B$$点电势。
5. 电容器动态分析:
- A选项若板间距增大,$$C$$减小,$$Q$$可能减小;
- B选项场强$$E=\frac{U}{d}$$,若$$U$$不变且$$d$$增大,则$$E$$减小;
- C选项$$P$$点电势取决于零电势点位置;
- D选项负电荷在电势升高时电势能降低。
6. 平行板电容变化问题:
- A选项$$\Delta U_{CD}$$需通过电荷重新分布计算;
- B选项电势变化与接地板有关;
- C选项电场力做功$$W=qU$$,需计算$$U_{DA}$$;
- D选项功$$W=-eU_{CD}$$,需明确$$U_{CD}$$符号。
7. 电场与电势差:
- 选项A、B中$$E=100V/m$$,若$$U_{AB}=Ed$$($$d=4cm$$),则$$U_{AB}=4V$$;
- 方向需结合电势高低判断(如$$U_A>U_B$$则场强向下)。
8. 平行板电势问题:
- A选项若$$B$$板接地,$$\varphi_D$$为负值,需计算场强与距离;
- B选项$$U_{CD}$$由板间场强和$$CD$$间距决定;
- C选项电势能$$E_p=q\varphi_C$$,需计算$$\varphi_C$$;
- D选项试探电荷电势能变化取决于电场力做功正负。
9. 电场强度与电势关系:
- A选项若$$x_1$$与$$x_2$$对称,场强大小可能相等;
- B选项需验证$$E(x)$$是否奇对称;
- C选项$$0-R$$间$$E$$为常数时成立;
- D选项通过积分比较功$$W=\int F dx$$。
10. 电势计算问题:
- 需明确电荷分布或电场分布。例如,点电荷电势$$V=k\frac{q}{r}$$,叠加后可能为$$6V$$(选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