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以下哪种模型也属于理想化模型()
B
A.电场
B.点电荷
C.元电荷
D.质子
2、['静电力做功', '电场的概念及特征', '点电荷模型的构建']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场是不存在的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D.在电场中$${{A}{、}{B}}$$两点间沿不同路径移动相同电荷,路径长时$$W_{A B}$$较大
3、['点电荷模型的构建']正确率60.0%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B.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C.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D.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则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4、['点电荷模型的构建']正确率60.0%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点电荷的电荷量一定是$$1. 6 0 \times1 0^{-1 9} \, C$$
B.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
C.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
D.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5、['点电荷模型的构建',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正确率80.0%元电荷$${{e}}$$的数值大小是()
D
A.$$4. 2 \times1 0^{3}$$
B.$$3. 6 1 \times0^{-1 9}$$
C.$$1. 9 1 \times0^{-1 6}$$
D.$$1. 6 0 \times1 0^{-1 9}$$
6、['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点电荷模型的构建']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物体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D.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7、['摩擦起电', '电荷守恒定律及应用', '点电荷模型的构建',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 '静电屏蔽和静电利用']正确率40.0%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毯中加入金属丝是为将静电导走
B.绝缘体不能带电
C.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创生
D.元电荷是正$${、}$$负电荷以外的第三种电荷
8、['点电荷模型的构建']正确率60.0%以下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点电荷一定是所带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C.所有的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D.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对彼此间作用力大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9、['电荷守恒定律及应用', '点电荷模型的构建',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比荷是一个电荷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
D.任何一种起电方式都没有创生电荷
10、['点电荷模型的构建', '库仑定律公式及其适用条件']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据$$F=k \frac{q_{1} q_{2}} {r^{2}}$$可知,当$${{r}{→}{0}}$$时$${{F}{→}{∞}}$$
D.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出的
1. 解析:理想化模型是通过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建立的简化模型。质点、点电荷均属于此类模型。电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元电荷是电荷量的最小单位,质子是实际粒子,均非理想化模型。正确答案为 B.点电荷。
2. 解析:选项A错误,点电荷与体积无关;选项B错误,电场线是人为假想的曲线,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选项D错误,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选项C正确,电荷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电荷施力。正确答案为 C。
3. 解析:点电荷能否成立取决于带电体大小与距离的相对关系,而非绝对体积(选项A、B、C均片面)。选项D正确,当距离远大于自身线度时,可视为点电荷。正确答案为 D。
4. 解析:选项A错误,点电荷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选项C错误,实际电荷有大小和形状;选项D错误,大带电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视为点电荷。选项B正确,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正确答案为 B。
5. 解析:元电荷的数值为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实验测定值为 $$1.60 \times 10^{-19} \, \text{C}$$。正确答案为 D。
6. 解析:选项A错误,牛顿完成“月-地检验”;选项B错误,该方法是伽利略提出;选项C错误,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而非等效替代。选项D正确,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正确答案为 D。
7. 解析:选项A正确,金属丝可导走静电;选项B错误,绝缘体可带电;选项C错误,电荷不能创生;选项D错误,元电荷是电荷量单位。正确答案为 A。
8. 解析:点电荷能否成立取决于研究问题中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可忽略(选项A、B、C均片面)。选项D正确,符合定义。正确答案为 D。
9. 解析:选项A错误,元电荷是电荷量单位;选项B错误,比荷是电荷量与质量之比;选项C错误,点电荷与体积无关。选项D正确,起电是电荷转移而非创生。正确答案为 D。
10. 解析:选项A、B错误,点电荷与体积无关;选项C错误,$$r \to 0$$ 时库仑定律不适用;选项D正确,静电力常量由实验测定。正确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