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有一个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的电源.下列电阻与其连接后,使电阻的功率大于$${{2}{W}{,}}$$且使该电源的效率大于$${{5}{0}{%}}$$的是()
C
A.$${{0}{.}{5}{Ω}}$$
B.$${{1}{Ω}}$$
C.$${{1}{.}{5}{Ω}}$$
D.$${{2}{Ω}}$$
2、['电容器的充、放电与储能',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电流表示读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Δ}{I}}$$的比值$$\frac{\Delta U} {\Delta I}$$先增大后减小
D.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闭合电路的U-I图象',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路端电压$${{U}}$$越大,干路电流$${{I}}$$越大
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_{0}=0. 4 A$$
C.此电源的内阻为$${{5}{Ω}}$$
D.此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5}{W}}$$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一个闭合电路,是由电池供电的,外电路是纯电阻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B.当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增大
C.当外电阻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D.电池的内阻越小,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的变化越大
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R}}$$的阻值为$${{0}}$$时,$${{R}_{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B.$${{R}}$$的阻值为$${{4}{0}{0}{Ω}}$$时,电源的路端电压最大
C.$${{R}}$$的阻值为$${{1}{0}{0}{Ω}}$$时,$${{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D.$${{R}_{0}}$$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值是$$9 \times1 0^{-2} W$$
6、['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 '闭合电路的U-I图象',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R}_{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总功率大.
B.$${{R}_{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C.$${{R}_{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
D.$${{R}_{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
7、['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
B.通过电阻$${{R}_{0}}$$的电流逐渐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副线圈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
B.电阻$$R_{2}=1 6 \Omega$$,电阻$$R_{3}=3 \Omega$$
C.开关$${{S}}$$闭合后,路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小
D.开关$${{S}}$$闭合后,电源的路端电压为$${{8}{V}}$$
9、['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C.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再减小
10、['闭合电路的U-I图象',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电源$${{1}}$$比电源$${{2}}$$的内阻小
B.电源$${{1}}$$比电源$${{2}}$$的电动势大
C.小灯泡与电源$${{1}}$$连接时消耗的功率比与电源$${{2}}$$连接时消耗的功率小
D.电源$${{1}}$$与小灯泡连接时比电源$${{2}}$$与小灯泡连接时电源的效率高
1. 解析:电源电动势 $$E = 3V$$,内阻 $$r = 1Ω$$。电阻 $$R$$ 的功率 $$P = I^2 R$$,电流 $$I = \frac{E}{R + r}$$。代入得 $$P = \left(\frac{3}{R + 1}\right)^2 R$$。要求 $$P > 2W$$,解得 $$R$$ 的范围为 $$0.5Ω < R < 2Ω$$。电源效率 $$\eta = \frac{R}{R + r} > 50\%$$,即 $$R > r = 1Ω$$。综合得 $$1Ω < R < 2Ω$$,选项中只有 $$D$$($$2Ω$$)满足。
2. 解析: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直接判断。但选项分析如下: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取决于电路结构,无法确定;
B. 电源输出功率可能先增后减或单调变化;
C. $$\frac{\Delta U}{\Delta I}$$ 通常为内阻或外阻,变化趋势需具体分析;
D. 电容器充放电取决于电压变化方向。
由于题目信息不足,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3. 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假设为 $$U-I$$ 图):
A. 路端电压 $$U$$ 随电流 $$I$$ 增大而减小;
B. 横轴截距为短路电流 $$I_0$$,若 $$I_0 = 0.4A$$,则内阻 $$r = \frac{E}{I_0}$$;
C. 若电动势 $$E$$ 为纵轴截距,内阻 $$r = \frac{E}{I_0}$$;
D. 最大输出功率 $$P_{\text{max}} = \frac{E^2}{4r}$$。
假设 $$E = 2V$$,$$I_0 = 0.4A$$,则 $$r = 5Ω$$,$$P_{\text{max}} = 0.2W$$。选项与假设不符,需具体图像数据。
4. 解析:闭合电路中:
A. 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 $$U = \frac{E}{1 + r/R}$$ 增大;
B. 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减小;
C. 外电阻减小时,电流 $$I = \frac{E}{R + r}$$ 增大;
D. 内阻越小,路端电压变化越不明显。
正确答案为 $$A$$。
5. 解析:假设电路为电源与 $$R_0$$ 和可变电阻 $$R$$ 串联:
A. $$R = 0$$ 时,$$R_0$$ 功率 $$P = I^2 R_0$$ 最大;
B. $$R$$ 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C. $$R$$ 消耗功率最大时需满足 $$R = R_0 + r$$;
D. $$R_0$$ 功率最小值为 $$0$$ 或特定值。
题目信息不足,无法确定选项。
6. 解析:比较两种电阻 $$R_1$$ 和 $$R_2$$ 接在电源上的效果:
A. 总功率 $$P_{\text{总}} = \frac{E^2}{R + r}$$,若 $$R_1 < R_2$$,则 $$P_{\text{总1}} > P_{\text{总2}}$$;
B. 效率 $$\eta = \frac{R}{R + r}$$,$$R_2$$ 更大时效率更高;
C. 输出功率最大时 $$R = r$$,若 $$R_1$$ 更接近 $$r$$,则输出功率更大。
需具体数值判断,题目信息不足。
7. 解析:假设为变压器电路:
A. 原线圈电压由电源决定,可能不变;
B. 若负载变化,副线圈电流变化,原线圈电流随之变化;
C. 电源输出功率取决于负载匹配;
D. 副线圈功率可能随负载变化。
题目信息不足,无法确定选项。
8. 解析:开关 $$S$$ 断开和闭合时电路分析:
A. 断开时电流表读数 $$I = \frac{E}{R_1 + R_2 + r}$$;
B. 闭合后并联电阻变化,需计算 $$R_2$$ 和 $$R_3$$;
C. 比值 $$\left|\frac{\Delta U}{\Delta I}\right| = r$$ 不变;
D. 闭合后路端电压可能为 $$8V$$。
需具体数值计算,题目信息不足。
9. 解析:题目描述不完整,可能为某物理量随参数变化的趋势。选项为多段变化,需具体场景分析。
10. 解析:比较两电源与小灯泡连接的特性:
A. 电源内阻可通过 $$U-I$$ 图斜率判断;
B. 电动势为纵轴截距;
C. 小灯泡功率由工作点决定;
D. 效率 $$\eta = \frac{R}{R + r}$$,内阻小的效率高。
题目信息不足,无法确定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