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C.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2、['欧姆定律适用条件及其计算',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通过$${{R}_{1}}$$的电流强度必减少
B.电流表$${{A}_{1}}$$示数必增大
C.通过$${{R}_{2}}$$的电流强度必增大
D.电流表$${{A}_{2}}$$示数必增大
3、['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调节$${{R}_{2}}$$时,$${{P}}$$应向$${{a}}$$端滑动
B.$${{R}_{1}}$$的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C.电压表示数一直增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直减小
4、['电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灯泡$${{L}_{1}}$$变暗
B.灯泡$${{L}_{2}}$$变亮
C.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将减小
D.闭合$${{S}_{1}}$$的瞬间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自左向右
5、['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小
B.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大
C.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
D.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
6、['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L}_{1}}$$变暗,$${{L}_{2}}$$变暗
B.$${{L}_{1}}$$变暗,$${{L}_{2}}$$变亮
C.$${{L}_{1}}$$变亮,$${{L}_{2}}$$变暗
D.$${{L}_{1}}$$变亮,$${{L}_{2}}$$变亮
7、['电容',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8、['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A}{、}{B}}$$两灯均变亮
B.$${{A}{、}{B}}$$两灯均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其能量分析',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质点$${{P}}$$将仍静止
B.电流表读数增大
C.电压表读数增大
D.$${{R}_{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小
10、['光传感器',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与电功率定义、表达式、物理意义及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1.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 $$I = \frac{U}{R}$$,电流表读数变大。由于电源内阻分压增加,电压表读数(外电路电压)变小。定值电阻功率 $$P = I^2R$$ 随电流增大而单调增大。滑动变阻器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 $$R = r$$ 时最大)。因此选项 A 正确。
2. 解析:
当 $$R_2$$ 增大时,并联部分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R_1$$ 分压减小,故 $$A_1$$ 示数减小。$$R_2$$ 两端电压增大,通过 $$R_2$$ 的电流必增大。根据并联分流,$$A_2$$ 示数(总电流减去 $$R_2$$ 电流)可能减小。因此选项 C 正确。
3. 解析:
调节 $$R_2$$ 时,若要使某参数稳定,需分析具体电路。通常 $$R_1$$ 电流随 $$R_2$$ 增大先增后减(分压变化)。电压表示数可能单调变化,电源输出功率在 $$R = r$$ 时最大。需具体电路分析,但选项 B 描述常见于分压电路,可能正确。
4. 解析:
闭合 $$S_1$$ 后,$$L_2$$ 被短路,亮度降为零。$$L_1$$ 两端电压增大而变亮。电容器充电电荷量减少,放电电流方向自左向右。因此选项 C、D 正确。
5. 解析:
若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总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内阻分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外电压)增大。因此选项 D 正确。
6. 解析:
当某支路电阻变化时,$$L_1$$ 所在干路电流减小而变暗,$$L_2$$ 因分压增加可能变亮。典型情况对应选项 B。
7. 解析:
动态电阻减小时,总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内阻分压增加导致电压表示数减小。电容器电压 $$U_C = U_{\text{外}} - U_R$$ 可能减小,电荷量 $$Q = CU$$ 减少。电源内部功率 $$P = I^2r$$ 增大。因此选项 A、C、D 正确。
8. 解析:
若电路结构调整导致总电阻减小,两灯电压均可能增大而变亮;反之则均变暗。需具体分析,但选项 A、B 是典型情况。
9. 解析:
质点静止说明初始平衡。电路变化可能影响洛伦兹力,但选项 A 未明确条件。电流表读数随电阻减小而增大,电压表读数可能减小(内阻分压)。$$R_3$$ 功率 $$P = \frac{U^2}{R}$$ 随电压变化。需具体电路判断。
10. 解析:
滑动触头移动时,若 $$L$$ 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则功率不变;若串联分压则功率随电阻变化。选项 D 描述的是理想恒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