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
A.甲图中,雷达测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B.乙图中,激光切割金属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点
C.丙图中,观看立体电影时,需配戴特制眼镜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D.丁图中,纤维内窥镜利用光导纤维进行光线与图像的传导应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干涉']正确率80.0%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除给定条件外其它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缝间距越小条纹间距越小
B.光屏离双缝越远条纹间距越大
C.七色光中,用紫光做实验时条纹间距最大
D.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是黑白相间的条纹
3、['全反射', '光的干涉',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
C.光的偏振现象特征说明光是横波
D.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4、['全反射', '光的干涉',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阳光下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出彩色条纹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在城市交通中,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是因为红光更容易产生衍射
C.观看$${{3}{D}}$$立体电影时,观众戴的眼镜是应用光的偏振原理制成的
D.唐诗“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由于发生了光的折射
5、['光的干涉', '光的颜色 色散', '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正确率40.0%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所描述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发生了$${{(}{)}}$$
D
A.光的反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折射
6、['双缝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干涉', '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正确率80.0%svg异常
C
A.$${{a}}$$光光子的能量比$${{b}}$$光光子的能量小
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大
C.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
D.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7、['光的干涉',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黄光比紫光的反射性能更强
B.随着技术的发展,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和黄光波长差不多大小的物体
C.由于$${{X}}$$射线穿透力强,所以医学上可以用$${{X}}$$射线做“光刀”
D.摄影师在拍摄池中的小乌龟时,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滤光片,可以使乌龟的影像更清晰
8、['双缝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干涉', '光电效应', '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图甲为红光干涉图样
B.将光屏远离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减小
C.红光比蓝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若蓝光照射某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9、['全反射', '双缝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干涉',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
B.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蓝光比红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
C.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D.两束频率不同的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10、['光的干涉', '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正确率80.0%svg异常
C
A.若单缝宽度变窄,则两种衍射条纹宽度均变窄,条纹亮度也变暗
B.若单缝宽度变窄,则两种衍射条纹宽度都变宽,条纹亮度也变亮
C.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甲光比乙光的传播速度小
D.甲光和乙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甲光
1. 解析:
A. 正确。雷达测速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频率变化计算速度。
B. 正确。激光切割利用激光相干性好、能量集中的特性。
C. 错误。立体电影眼镜利用光的偏振原理,而非衍射。
D. 错误。光纤内窥镜利用全反射原理传导光,而非干涉。
2. 解析:条纹间距公式 $$\Delta x = \frac{{L \lambda}}{{d}}$$
A. 错误。d越小,$$\Delta x$$越大
B. 正确。L越大,$$\Delta x$$越大
C. 错误。紫光波长最短,条纹间距最小
D. 错误。白光干涉产生彩色条纹
3. 解析:
A. 错误。光从密介质进入疏介质时,波长变长($$v = \lambda f$$,f不变,v增大)
B. 正确。油膜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现象
C. 正确。偏振是横波特有现象
D. 正确。气泡明亮是因全反射导致更多光出射
4. 解析:
A. 错误。油膜彩色条纹是干涉现象,不是全反射
B. 正确。红光波长长,衍射能力强,穿透性好
C. 正确。3D眼镜利用偏振光分离左右眼图像
D. 正确。"疑水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视觉误差
5. 解析:宝石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颜色光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属于光的折射。选D
6. 解析:由图可知a光偏折程度小于b光
A. 正确。a光频率低,光子能量小
B. 正确。a光折射率小,传播速度大
C. 错误。a光折射率比b光小
D. 正确。同一介质中,频率低的光波长大
7. 解析:
A. 错误。紫光比黄光更容易被反射
B. 错误。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约200nm,黄光波长约600nm,可以观察
C. 错误。X射线做诊断,γ射线才做"光刀"
D. 正确。偏振片可消除水面反射光,使影像更清晰
8. 解析:
A. 错误。甲图条纹间距小,应为蓝光
B. 错误。屏远离双缝(L增大),条纹间距增大
C. 正确。红光波长大,衍射现象更明显
D. 错误。红光频率低于蓝光,可能不足以产生光电效应
9. 解析:
A. 正确。$$v = \frac{{c}}{{n}}$$,n越大v越小
B. 错误。从空气到玻璃不会发生全反射(光密到光疏才可能)
C. 错误。蓝光波长短,条纹间距小
D. 错误。干涉需要频率相同
10. 解析:由图可知甲光衍射条纹宽,波长长
A. 错误。单缝变窄,衍射条纹变宽但变暗
B. 错误。亮度变暗,不是变亮
C. 正确。甲光波长长,折射率小,传播速度大
D. 正确。甲光临界角大,更容易发生全反射而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