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有以下说法
A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的内部.它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
D.彩超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向病人体内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应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
3、['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共振',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光的衍射现象']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下会呈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B.洗衣机切断电源后会经历一个剧烈振动阶段,是共振现象
C.戴上特制的眼镜观看$${{3}{D}}$$电影产生立体视觉,是光的偏振现象
D.在站台上听到驶来的火车汽笛声音调变高,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5、['薄膜干涉现象及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 '全反射现象']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沙漠中会出现$${{“}}$$蜃景$${{”}}$$现象,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肥皂泡在阳光照耀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光经过大头针尖儿时,大头针尖儿边缘轮廓会模糊不清,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7、['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颜色 色散', '光的衍射现象',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C
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
C.光的衍射和光电效应
D.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
8、['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导纤维', '光的衍射现象',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C.泊松亮斑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1. 题目1解析:
选项A错误,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折射后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而非衍射现象。选项B正确,彩虹的本质是色散。选项C正确,光导纤维利用全反射传输光信号。选项D正确,彩超通过多普勒效应测量血液流速。因此,
3. 题目3解析:
选项A错误,油膜的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薄膜干涉)现象,而非衍射。选项B正确,洗衣机关闭电源时转速接近固有频率会引发共振。选项C正确,3D眼镜利用偏振光分离左右眼图像。选项D正确,火车汽笛音调变化是多普勒效应的典型表现。因此错误的是A。
5. 题目5解析:
选项A错误,“蜃景”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与衍射无关。选项B错误,三棱镜色散是折射导致的色散,不是干涉。选项C错误,肥皂泡彩色是薄膜干涉而非衍射。选项D正确,光经过尖锐物体边缘时发生衍射导致轮廓模糊。因此正确的是D。
7. 题目7解析:
选项A和B仅体现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色散)。选项C中,衍射(波动性)和光电效应(粒子性)共同说明波粒二象性。选项D中反射是波动性,光电效应是粒子性,但反射本身不足以说明波动性。因此最完整的是C。
8. 题目8解析:
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错误,光纤通信利用全反射而非普通折射。选项C错误,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反驳了直线传播理论。选项D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动性的典型证据。因此正确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