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
B.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2、['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v_{b}=v_{a}+v_{c}$$
B.$$v_{a}=\frac{v_{b} v_{c}} {v_{b}+v_{c}}$$
C.$$v_{b}=\frac{v_{a} v_{c}} {v_{a}+v_{c}}$$
D.$$v_{c}=\frac{v_{b} v_{a}} {v_{a}+v_{c}}$$
3、['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正确率60.0%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氢原子不可能再辐射出其他的光子
4、['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正确率40.0%对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B.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
C.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D.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5、['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核反应',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查德威克通过$${{a}}$$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B.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
C.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6、['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正确率60.0%跟据玻尔理论,关于氢原子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B.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C.可以取任意值
D.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取任意值
7、['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质能方程的理解', '质量亏损']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总质量,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对应的波长为$${{λ}_{0}}$$,若用波长为$$\lambda( \lambda> \lambda_{0}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会产生光电效应
D.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E}{=}{m}{{c}^{2}}}$$,其中$${{E}}$$是物体以光速$${{c}}$$运动时的动能
8、['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甲图中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
B.乙图中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转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C.丙图中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时,验电器与锌板带上了异种电荷
D.丁图中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
9、['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电子的发现']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
B.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
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10、['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C.根据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也在连续地减小
D.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1. 解析:
A. 错误。基态时电子轨道半径最小($$r_1 = 0.529 \times 10^{-10} \text{m}$$),随量子数$$n$$增大而增大。
B. 错误。跃迁只能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满足$$h\nu = E_n - E_m$$。
C. 正确。由$$k\frac{e^2}{r^2} = m\frac{v^2}{r}$$得动能$$E_k = \frac{ke^2}{2r}$$,跃迁后$$r$$增大,动能减小。
D. 错误。电势能$$E_p = -2E_k$$,动能减小时电势能增大。
答案:C
3. 解析:
A. 错误。辐射光子后原子能量降低,电子轨道半径减小($$r_n \propto n^2$$)。
B. 正确。由$$E_k = \frac{ke^2}{2r}$$,半径减小时动能增大。
C. 错误。电势能$$E_p = -2E_k$$,动能增大时电势能减小。
D. 错误。氢原子仍可能通过跃迁辐射其他光子。
答案:B
4. 解析:
D. 错误。由$$v_n \propto \frac{1}{n}$$,量子数$$n$$越大电子速率越小。
其他选项均正确描述玻尔理论。
答案:D
5. 解析:
A. 正确。查德威克通过$$^9\text{Be} + \alpha \to ^{12}\text{C} + n$$发现中子。
B. 错误。太阳内部为轻核聚变(质子-质子链反应)。
C. 错误。体积需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
D. 错误。玻尔理论局限性不否定定态概念的正确性。
答案:A
6. 解析:
B. 正确。玻尔理论中氢原子能量$$E_n = -\frac{13.6}{n^2} \text{eV}$$为分立谱。
答案:B
7. 解析:
B. 正确。玻尔理论核心为轨道与能量的量子化。
C. 正确。波长$$\lambda > \lambda_0$$时频率$$\nu < \nu_0$$,不满足光电效应条件。
A. 错误。质量亏损指核子结合后质量减少。
D. 错误。$$E=mc^2$$为静能,与动能无关。
答案:B、C
9. 解析:
D. 错误。光电效应中最大初动能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
其他选项均正确。
答案:D
10. 解析:
B. 正确。电子跃迁时:辐射光子,轨道半径减小导致动能增大($$E_k \propto 1/r$$),电势能减小($$E_p = -2E_k$$)。
A. 错误。稳定性取决于比结合能而非结合能。
C. 错误。轨道半径变化是量子化的非连续过程。
D. 错误。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单个原子核无半衰期概念。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