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8-23
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库仑定律计算及其简单应用', '向心力',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正确率40.0%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2}}$$能级迁到$${{n}{=}{1}}$$级的过中,列说法确的是(

B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少

2、['波的衍射现象', '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热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波尔的原子模型假定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3、['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lambda_{b}=\lambda_{a}+\lambda_{c}$$

B.$$\lambda_{a}=\frac{\lambda_{b} \lambda_{c}} {\lambda_{b}+\lambda_{c}}$$

C.$$\lambda_{b}=\frac{\lambda_{a} \lambda_{c}} {\lambda_{a}+\lambda_{c}}$$

D.$$\lambda_{c}=\frac{\lambda_{a} \lambda_{b}} {\lambda_{a}+\lambda_{b}}$$

4、['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 0. 2 e V$$的光子的能量可以跃迁到$${{n}{=}{2}}$$的能级

B.一个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下跃迁辐射的光子最多有$${{6}}$$种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与动能为$${{1}{0}{e}{V}}$$的电子碰撞中可以跃迁到$${{n}{=}{2}}$$的能级

D.在这四个能级跃迁时,从$${{n}{=}{4}}$$的能级向基态跃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

5、['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半衰期的概念', '能级及能级跃迁']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一个氢原子从$${{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电子可以绕原子核沿任意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D.$$\r_{9 0}^{2 3 4} \mathrm{T h}$$的半衰期是$${{2}{4}}$$天,$${{3}{2}}$$个$$\r_{9 0}^{2 3 4} \mathrm{T h}$$核经过$${{7}{2}}$$天后一定剩下$${{4}}$$个$$\r_{9 0}^{2 3 4} \mathrm{T h}$$核

6、['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氢原子可以辐射出连续的各种波长的光

B.氢原子可能辐射出$${{8}}$$种不同波长的光

C.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波长最短

D.辐射光中,光子能量为$$0. 3 1 \, e V$$的光波长最长

7、['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分立光谱,因此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已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C.阴极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流

D.玻尔原子理论中的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的假说,启发了普朗克将量子化的理论用于黑体辐射的研究

8、['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核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2 3 2_{9 0} T h$$衰变成$$\bigoplus_{8 2}^{2 0 8} P b$$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B.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 3 7 \, C s$$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Hq{5 6}^{1 3 7} C s \to\rq{}_{5 0}^{1 3 7} \, B a+x$$可以判断$${{x}}$$为质子

C.玻尔理论的假设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和轨道量子化

D.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

9、['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能级及能级跃迁', '原子核的衰变']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玻尔理论认为:若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后,其核外电子速率会增大

B.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C.$${{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化为一个中子和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

D.盖革$${{−}}$$米勒计数器可以检测并区分射线的种类

10、['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太阳大气层中含有的元素会吸收自身特征谱线的光,因而产生连续的光谱

C.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越低,动能越小,势能越大,

D.玻尔原子理论能成功地解释几乎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

1.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级(n=2)向低能级(n=1)跃迁时,能量减少,会放出光子。电子动能 $$E_k = \frac{{ke^2}}{{2r}}$$,半径减小,动能增加。

2.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B正确,电子衍射证明实物粒子波动性;C错误,电子发现使人们认识原子可分,核式结构由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D正确,玻尔理论假设轨道量子化。

3.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4.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基态到n=2需吸收10.2eV光子;B错误,单个氢原子从n=4跃迁最多产生3种光子;C正确,电子碰撞可传递部分动能,10eV > 10.2eV,可能跃迁;D错误,n=4到基态能级差最大,光子波长最短。

5.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单个氢原子从n=4跃迁最多发出3种光子;B正确,氘核分解需能量大于结合能,光子动量不为零,不可能完全分解;C错误,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D错误,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能确定具体剩余核数。

6.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B错误,n=4能级最多辐射6种光子;C错误,n=4到n=3能级差最小,波长最长;D正确,0.31eV对应最小能级差,波长最长。

7.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α散射实验揭示原子有核结构;B错误,玻尔理论不能解释复杂原子光谱;C正确,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流;D错误,普朗克量子化理论早于玻尔理论。

8.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232Th到208Pb质量数减少24,应经过6次α衰变(质量数减24,电荷数减12),实际电荷数减少8,还需4次β衰变(电荷数加4);B错误,核反应方程两边质量数相等,x应为电子;C正确;D错误,电子衍射说明实物粒子有波动性。

9. 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跃迁到低能级轨道半径减小,电子速率增大;B错误,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谱;C错误,β衰变是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D错误,盖革计数器不能区分射线种类。

10. 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每种原子有独特特征谱线;B错误,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元素吸收特定波长光;C错误,轨道越低动能越大势能越小;D错误,玻尔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