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陕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陕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4.0%
1、['直线电流的磁场', '单位制',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B.天然放射现象中$${{β}}$$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

C.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和磁的联系', '引力常量及其测定',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正确率60.0%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

C

A.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卢瑟夫提出了原子枣糕式模型

C.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伽利略认为为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和磁的联系', '引力常量及其测定',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正确率60.0%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惯性定律

C.卢瑟福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奥斯特通过小磁针的偏转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4、['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C.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之间

D.核子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5、['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C

A.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 4_{7} N$$获得反冲核$$\frac{1 7} {8} 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6、['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质量亏损']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某些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能够放出$${{β}}$$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

C.原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

7、['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C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8、['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分立光谱,因此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已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C.阴极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流

D.玻尔原子理论中的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的假说,启发了普朗克将量子化的理论用于黑体辐射的研究

9、['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核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D

A.玻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 4_{7} N$$获得反冲核$$\frac{1 7} {8} O$$,发现了中子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10、['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孙最早提出的

C.经典物理学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D.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福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 选项分析:

A错误:牛顿是导出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等

B错误:β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的电子

C正确: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电流的磁效应

D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但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提出的

答案:C

2. 选项分析:

A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错误:汤姆孙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C正确: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

D错误: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答案:C

3. 选项分析:

A错误: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G

B错误:伽利略得出惯性原理,牛顿总结为惯性定律

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

D错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C

4. 选项分析:

A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B错误:逸出功是金属固有属性,与入射光频率无关

C错误:核力只存在于相邻核子之间

D正确: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答案:D

5. 选项分析:

A错误:德布罗意波长$$λ=\frac{h}{p}$$,动量越大波长越短

B错误: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发现中子

C正确: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有结构

D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研究原子结构

答案:C

6. 选项分析:

A错误:玻尔提出量子化模型,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B错误:β粒子是核内中子衰变产生的,不是预先存在

C错误:质量亏损不违反能量守恒,对应释放的能量

D正确:光电效应中,光强越大,光电子数越多

答案:D

7. 选项分析:

A错误:卢瑟福后来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

B错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C正确:α散射实验证明原子核集中了正电荷和质量

D错误:玻尔提出轨道量子化

答案:C

8. 选项分析:

A正确:α散射实验证明原子有内部结构

B错误:玻尔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微观粒子运动规律

C正确: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流

D错误:普朗克量子化理论早于玻尔

答案:A、C

9. 选项分析:

A错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

B错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C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D正确:α散射实验证明原子核集中质量和正电荷

答案:D

10. 选项分析:

A错误:光子既有能量也有动量$$p=\frac{h}{λ}$$

B错误:汤姆孙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C错误:经典物理无法解释原子稳定性和分立光谱

D正确: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解释黑体辐射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