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氦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密立根发现了电子并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2、['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电子的发现',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D.爱因斯坦首先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否定了$${{“}}$$能极连续变化$${{”}}$$的观点
3、['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 '库仑的实验---静电力常量', '电子的发现',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正确率60.0%纵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要理论$${、}$$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库仑创立了库仑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力恒量$${{k}}$$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和韦伯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电子的发现']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汤姆逊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的核式结构
D.玻尔的原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发光问题,
5、['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能级及能级跃迁',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并最早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所有的原子光谱
D.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近,氢原子的能量越大
6、['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电子的发现']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B.$${{a}}$$粒子散射实验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
C.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大部分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
D.玻尔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氢光谱,而且还可以解释氦原子的光谱现象
7、['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电子的发现',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正确率80.0%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阴极射线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B.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C.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热量
D.方程式$$\mathrm{^{2 3 8}_{9 2} U \to^{2 3 4}_{9 0} T h+^{4}_{2} H 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8、['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电子说法正确的是()
C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β}}$$射线也可能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自由电子
D.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9、['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电子的发现',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阴极射线和$${{β}}$$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其来源是相同的
B.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其核子就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就越稳定
D.用频率大于某金属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一定增多
10、['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电子的发现']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小于质子数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必有一种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1.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但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B正确,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玻尔理论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非氦原子;D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密立根测量电子电荷量。
2.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光的粒子性,波动性由干涉衍射证明;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实验推理,无法直接验证;C正确,汤姆孙发现电子否定原子不可分观点;D错误,普朗克首先提出能量子概念。
3.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B错误,库仑创立库仑定律,但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静电力常量由其他实验测定;C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D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纽曼和韦伯总结出定律。
4. 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再分;B错误,电子发现使人们认识原子可分,核式结构由α散射实验证明;C错误,α散射实验是卢瑟福所做;D错误,玻尔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5.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密立根测电子电荷量;B正确,卢瑟福由α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C错误,玻尔理论仅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D错误,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小。
6.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阴极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辐射;B正确,α散射实验是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依据;C错误,大部分α粒子几乎不偏转;D错误,玻尔理论不能解释氦原子光谱。
7.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阴极射线来自核外电子;B错误,聚变方程中x应为中子;C正确,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都有质量亏损并放热;D错误,该方程为α衰变而非裂变。
8.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电子发现说明原子可分,而非原子核有结构;B错误,β射线来自原子核内中子衰变;C正确,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来自金属中的自由电子;D错误,轨道量子化是玻尔模型内容。
9.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但来源不同;B错误,德布罗意指出动量越大波长越短;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错误,增大频率不增加光电子数,只增加动能。
10.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建立核式模型;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卢瑟福发现原子核;C错误,稳定核内中子数可大于质子数;D正确,基态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可发出多种频率光,包含入射光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