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D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2、['原子核的衰变',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甲表示$${{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图乙表示的三束射线中,①是$${{α}}$$射线,其贯穿本领最强
C.图丙表示$${{α}}$$粒子轰击氮核,其核反应方程为$$\frac{1 4} {7} N+\stackrel{4} {2} H e \to\stackrel{1 7} {8} O+\stackrel{1} {1} H$$
D.图丁表示$${{α}}$$衰变,起主要作用的是弱相互作用
3、['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frac{2 3 8} {9 2} \, U$$衰变为$$\L_{8 6}^{2 2 2} R 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D.玻尔原子理论不仅能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且也能解释其它原子光谱
4、['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率60.0%关于近代物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B.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
C.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5、['半衰期的概念',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正确率40.0%$${{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 C S N S )$$将迎来验收,目前已建设的$${{3}}$$台谱仪也将启动首批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降低其温度后,其半衰期仍不变
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
6、['光电效应方程与图象',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质能方程的理解',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告诉我们,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释放了出来
D.核裂变又叫热核反应
7、['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正确率60.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与电子碰撞
C.$${{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带正电的部分占的体积很小
8、['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率60.0%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D
A.波尔原子理论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电子
9、['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率60.0%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C
A.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10、['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的组成',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正确率80.0%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2_{1} H+_{1}^{3} H-\to{_2^{4}} H e+{_0} n$$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1. 导致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是α粒子散射实验,对应选项A。
2. 分析选项:
A.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而非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错误
B. ①是α射线,其贯穿本领最弱,错误
C. 核反应方程正确:$$\frac{14}{7}N + \frac{4}{2}He \to \frac{17}{8}O + \frac{1}{1}H$$
D. α衰变主要作用是强相互作用,错误
正确答案为C
3. 分析选项:
A. 光电效应中,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与强度无关,错误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错误
C. 计算衰变次数:设α衰变x次,β衰变y次,则有$$\frac{238-222}{4} = 4$$,$$\frac{92-86}{1} = 6$$,但需满足$$4x = 16$$,$$2x - y = 6$$,解得x=4,y=2,正确
D. 玻尔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不能解释其他原子光谱,错误
正确答案为C
4. 分析选项:
A. 黑体辐射需用量子理论解释,不能用波动性解释,错误
B. α粒子散射实验可估算原子核大小,而非电子运动半径,错误
C.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正确
D. 汤姆逊发现电子,但核式结构模型由卢瑟福提出,错误
正确答案为C
5. 分析选项:
A. α衰变:新核中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4,质子数减2),错误
B. 半衰期与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正确
C. 卢瑟福发现质子,中子由查德威克发现,错误
D. 氘氚核反应是聚变反应,而非裂变,错误
正确答案为B
6. 分析选项:
A. 遏止电压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但非严格正比,错误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正确
C. 质能方程表明质量亏损转化为能量,正确
D. 核裂变是重核分裂,热核反应指聚变,错误
正确答案为B、C
7. 分析选项:
A. 电子发现证实原子可分,而非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错误
B. α粒子大角度偏转是因与原子核碰撞,而非电子,错误
C. α散射实验证实核式结构,质子中子发现需其他实验,错误
D. α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正电荷集中于很小体积,正确
正确答案为D
8. 分析选项:
A. 玻尔理论发展而非证实核式模型,错误
B. 卢瑟福α轰击氮核发现质子,中子由查德威克发现,错误
C.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可分,正确
D. 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正确
正确答案为C、D
9. 分析选项:
A. 电子由汤姆孙发现,错误
B. 能量子假说由普朗克提出,错误
C.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正确
D. 核式结构由卢瑟福提出,错误
正确答案为C
10. 分析选项:
A. α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而非原子核内部复杂,错误
B. 天然放射现象中电子来自中子衰变,原子核内无电子,错误
C. 氘氚聚变方程正确:$$^2_1H + ^3_1H \to ^4_2He + ^1_0n$$
D. 核子单独总质量大于原子核质量(质量亏损),错误
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