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聚变反应-原子核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2025-07-15
聚变反应-原子核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1、['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库仑定律计算及其简单应用', '向心力',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光电效应是原子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B.某药品的半衰期是$${{5}}$$天,$${{1}{2}{g}}$$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2、['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右手定则)', '聚变反应', '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B.托卡马克内部核反应可能是$$\mathrm{\Delta^{2 3 5} U+_{0}^{1} ~ n \to\Pi^{1 4 4} ~ B a+\Pi^{8 9}_{3 6} K r+3_{0}^{1} n ~}$$​

C.线圈$${{1}}$$产生水平方向的环形磁场

D.螺旋形磁场可以约束运动方向不同的带电粒子

3、['核反应', '聚变反应',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40.0%$${{2}{0}{1}{8}}$$年$${{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全超导托克马克装置$${{E}{A}{S}{T}}$$在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其主要核反应为:
$$\oplus\,_{1}^{2} \mathrm{H}+\,_{1}^{2} \mathrm{H} \to\, \frac{3} {2} \mathrm{H e}+\mathrm{X} \oplus\,_{1}^{2} \mathrm{H}+\mathrm{Y} \to\, \frac{4} {2} \mathrm{H e}+\mathrm{X}$$,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①②两个核反应都属于聚变反应

B.$${{X}}$$是电子

C.$${{X}}$$与$${{Y}}$$是同位素

D.$${{Y}}$$是氘核

4、['裂变反应',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人类获得核能的两种主委途径,关于裂变和聚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裂变过程有质量亏损,聚变过程无质量亏损

B.核聚变反应方程$$^2_{1} H+_{1}^{3} H \to_{2}^{4} H e+_{0}^{1} n$$中$${^{1}_{0}{n}}$$表示质子

C.裂变和聚变都释放出巨大能量

D.氢弹的核反应属于裂变,原子弹的核反应属于核聚变

5、['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聚变反应',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核的质量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

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

6、['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3_{1} H+_{1}^{2} H \to_{2}^{4} H e+_{0}^{1} n$$是衰变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mathrm{^{2 1 0}_{8 3}} B i$$的半衰期是$${{5}}$$天,$$1 0 0 g_{8 3}^{2 1 0} B i$$经过$${{1}{0}}$$天后还剩下$${{2}{5}{g}}$$

7、['半衰期的概念', '反应堆与核电站',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计算某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关于原子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C.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核子聚合成原子核的过程质量守恒

8、['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3}_{2}{H}{e}}$$含量十分丰富,$${^{3}_{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3}_{2}{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3}_{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3}_{2}{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

B.$${^{3}_{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

C.$${^{3}_{2}{H}{e}}$$发生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

D.$${^{3}_{2}{H}{e}}$$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9、['光电效应方程与图象',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质能方程的理解',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告诉我们,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释放了出来

D.核裂变又叫热核反应

10、['半衰期的概念',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卢瑟福利用$${{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查德威克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后经卢瑟福通过实验进行了证实;

C.$$\mathrm{^{2 3 5} 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若地球温度的升高,其半衰期将变短;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裂变反应;

1. 解析:

选项D错误。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需要吸收能量,原子总能量增大。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F = \frac{ke^2}{r^2} = \frac{mv^2}{r}$$,电子的动能$$E_k = \frac{1}{2}mv^2 = \frac{ke^2}{2r}$$,轨道半径增大时,动能减小。

2. 解析:

选项B错误。托卡马克内部核反应是轻核聚变,而给出的方程是铀核裂变反应。选项A错误,核能可以是清洁能源。选项C和D正确,托卡马克装置通过环形和螺旋形磁场约束带电粒子。

3. 解析:

选项A正确,两个核反应都是轻核聚变。选项B错误,$$X$$是中子$$^1_0n$$。选项C错误,$$Y$$是氚核$$^3_1H$$,与$$X$$不是同位素。选项D错误,$$Y$$是氚核而非氘核。

4. 解析:

选项C正确,裂变和聚变均释放巨大能量。选项A错误,聚变也有质量亏损。选项B错误,$$^1_0n$$表示中子。选项D错误,氢弹是聚变,原子弹是裂变。

5. 解析:

选项C正确,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需吸收能量(结合能)。选项A和B错误,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大于氘核质量(质量亏损)。选项D错误,结合成氘核时释放能量。

6. 解析:

选项D正确,半衰期$$5$$天,$$10$$天为两个半衰期,剩余质量$$100g \times \left(\frac{1}{2}\right)^2 = 25g$$。选项A错误,$$γ$$射线是光子流。选项B错误,该反应是聚变。选项C错误,太阳能量来自聚变。

7. 解析:

选项B正确,一次$$α$$衰变(中子减2)和两次$$β$$衰变(中子减1×2)共减少4个中子。选项A错误,$$β$$衰变是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电子。选项C错误,半衰期与温度无关。选项D错误,聚变过程质量不守恒(有亏损)。

8. 解析:

选项B正确,$$^3_2He$$有2质子和1中子。选项C正确,聚变会放出能量并伴随质量亏损。选项A错误,中子数为1。选项D错误,核子靠强相互作用结合。

9. 解析:

选项B正确,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选项A错误,遏止电压与频率呈线性关系($$eU_c = hν - W_0$$)。选项C错误,质量亏损是能量释放的表现形式而非转化。选项D错误,核裂变与热核反应(聚变)不同。

10. 解析:

选项A正确,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确立核式结构。选项B错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而非预言。选项C错误,半衰期与温度无关。选项D错误,太阳内部是聚变反应。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