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mathrm{^{1 4}_{7} N+_{2}^{4} H e}$$→$$\mathrm{^{1 7} O+_{1}^{1} H}$$是聚变反应
B.$$\sb{9 0}^{2 3 4} \mathrm{T h}$$→$$\mathrm{^{2 3 4} P a+_{-1}^{0} e}$$是裂变反应
C.$$\mathrm{^{2 3 8} U}$$衰变成$$\mathrm{_{8 2}^{2 0 6} P b}$$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发生$${{β}}$$衰变时,中子数不变
2、['裂变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图示装置的核反应类型是核聚变
B.要使核反应速度减慢,可以将铀棒插入得更深
C.裂变反应的燃料是铀,反应过程质量不守恒
D.石墨起到降低反应温度的作用
3、['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质量亏损']正确率40.0%$${{2}{0}{1}{8}}$$年$${{7}}$$月$${{5}}$$日消息,中国核电上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5 4 1. 4 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bf1 3. 3 3 7_{0 \circ}}$$关于核反应和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所有的核反应过程都会出现质量亏损,因此都会向外释放能量
B.$$\stackrel{2 3 8} {9 2} U \to\stackrel{2 3 4} {9 0} T h+\stackrel{4} {2} H 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式
C.钚的半衰期为$$2 4 1 0 0$$年,$${{8}}$$个钚原子经过$$2 4 1 0 0$$年后一定还剩余$${{4}}$$个
D.裂变反应堆中,镉棒的作用是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4、['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裂变反应', '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半衰期的概念',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玻尔通过对氢原子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某个特定的原子核何时发生衰变
C.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裂变
D.原子核内部相邻核子之间距离非常的近,但是,核子之间的核力远大于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
5、['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2 3 5_{9 2} U+_{0}^{1} n \to_{3 6}^{8 9} K r+_{5 6}^{1 4 4} B a+3_{0}^{1} n$$是聚变反应
B.放射性元素与其他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不具有放射性
C.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D.根据波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从量子数$${{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6、['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聚变反应',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正确率60.0%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K}}$$时可以发生$${{“}}$$氦燃烧$${{”}}$$,核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 ~_{2}^{4} H e+_{a}^{b} X \to_{4}^{8} B e+\gamma, ~_{4}^{8} B e$$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半衰期为$$2. 6 \times1 0^{-6} \, 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核反应方程中$${{X}}$$的质子数为$${{4}}$$
B.该核反应伴随质量亏损
C.$${{6}}$$克$${^{8}_{4}{B}{e}}$$经$$5. 2 \times1 0^{-6} \, s$$衰变了$${{4}}$$克
D.$${^{8}_{4}{B}{e}}$$的比结合能小于$${^{4}_{2}{H}{e}}$$的比结合能
7、['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半衰期的概念',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正确率40.0%有关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碘$${{1}{3}{1}}$$的半衰期大约为$${{8}}$$天,$${{1}{g}}$$碘$${{1}{3}{1}}$$经过$${{6}{4}}$$天后,未衰变的大约为$$\frac{1} {2 5 6} g$$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不牢固,原子核越不稳定
C.铀$${{2}{3}{5}}$$的裂变方程可能为$$2 3 5_{9 2} U \to_{5 5}^{1 3 7} C s+_{3 7}^{8 8} R b+1 0_{0}^{1} n$$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大于吸收光子的频率
8、['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_{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_{0}}$$越小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一定只剩下$${{1}}$$个未发生衰变
D.$$2 3 5_{9 2} U+_{0}^{1} n \to_{3 6}^{8 9} K r+_{5 6}^{1 4 4} B a+3_{0}^{1} n$$是聚变反应
9、['裂变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核反应',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已知氘核的结合能是$${{1}{{.}{0}{9}}{{M}{e}{V}}}$$,氚核的结合能是$${{2}{{.}{7}{8}}{{M}{e}{V}}}$$,氦核的结合能是$${{7}{{.}{0}{3}}{{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该核反应会有质量亏损
B.核反应方程为$$\mathrm{_1^2 H+^3 H \to_2^4 H e+_0^n}$$
C.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1 7. 6 ~ \mathrm{M e V}$$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10、['裂变反应',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开始流浪地球计划.请问目前在太阳内部进行的是哪个核反应$${{(}{)}}$$
C
A.$$3 \begin{matrix} {\frac{4} {2} H e {\to}_{6}^{1 2} C} \\ \end{matrix}$$
B.$$4_{2} H e+_{4}^{9} B e {\to}_{6}^{1 2} C+_{0}^{1} n$$
C.$$^2_{1} H+_{1}^{3} H {\to}_{2}^{4} H e {+}_{0}^{1} n$$
D.$$1_{0} n+_{9 2}^{2 3 5} U \to^{1 4 4}_{5 6} B a+_{3 6}^{8 9} K r+3_{0}^{1} n$$
1. 解析:
A选项:$$^{14}_7N + ^4_2He \to ^{17}_8O + ^1_1H$$ 是人工核转变,不是聚变反应,错误。
B选项:$$^{234}_{90}Th \to ^{234}_{91}Pa + ^0_{-1}e$$ 是β衰变,不是裂变反应,错误。
C选项:$$^{238}_{92}U \to ^{206}_{82}Pb$$ 经过8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32,电荷数减少16)和6次β衰变(电荷数增加6),正确。
D选项:β衰变时中子转化为质子,中子数减少,错误。
正确答案:C
2. 解析:
A选项:图示装置应为核裂变反应堆,错误。
B选项:将铀棒插入更深会增加反应速率,错误。
C选项:裂变过程质量不守恒(有质量亏损),正确。
D选项:石墨是慢化剂,用于降低中子速度而非温度,错误。
正确答案:C
3. 解析:
A选项:只有质量亏损的核反应才释放能量,错误。
B选项:$$^{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 是α衰变,错误。
C选项: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错误。
D选项:镉棒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速度,正确。
正确答案:D
4. 解析:
A选项: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玻尔提出轨道量子化模型,错误。
B选项:半衰期不能预测单个原子衰变时间,错误。
C选项:太阳能量来自核聚变,错误。
D选项:核力是短程力且远强于电磁力和引力,正确。
正确答案:D
5. 解析:
A选项:该反应是典型的铀核裂变,错误。
B选项:放射性元素化合物仍具有放射性,错误。
C选项: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卢瑟福发现质子,错误。
D选项:n=4到基态可辐射$$C^2_4=6$$种光子,正确。
正确答案:D
6. 解析:
A选项:由质量数守恒得$$b=4$$,电荷数守恒得$$a=2$$,X为$$^4_2He$$,质子数为2,错误。
B选项:核聚变伴随质量亏损,正确。
C选项:经过2个半衰期(5.2×10⁻⁶s),剩余质量为$$6×(\frac{1}{2})^2=1.5$$克,衰变4.5克,错误。
D选项:$$^8_4Be$$比结合能小于$$^4_2He$$(因$$^8_4Be$$不稳定),正确。
正确答案:BD
7. 解析:
A选项:64天=8个半衰期,剩余质量$$1×(\frac{1}{2})^8=\frac{1}{256}$$克,正确。
B选项:比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错误。
C选项:裂变方程需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该选项正确。
D选项:跃迁辐射光子频率可能小于吸收频率(如从n=4→3→1),错误。
正确答案:AC
8. 解析:
A选项:由$$E_k=hν-W_0$$可知$$W_0$$越小$$E_k$$越大,正确。
B选项:电子跃迁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错误。
C选项: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错误。
D选项:该反应是裂变而非聚变,错误。
正确答案:A
9. 解析:
B选项:正确方程应为$$^2_1H + ^3_1H \to ^4_2He + ^1_0n$$,缺少中子,错误。
C选项:释放能量$$ΔE=7.03-(1.09+2.78)=17.6$$MeV,正确。
D选项:目前核电站采用铀核裂变,错误。
正确答案:BD
10. 解析:
太阳内部主要进行质子-质子链反应,最终实现4个质子合成1个氦核($$4^1_1H \to ^4_2He + 2e^+$$),选项中A最接近氦燃烧过程。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