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
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正确率40.0%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frac{1 3 1} {5 3} I \to\frac{1 3 1} {5 4} \, X_{e}+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Y}}$$粒子为$${{β}}$$粒子,来自碘原子的核外电子
B.若$$\mathop{5 3}^{1 3 1} I$$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生成的$$\frac{1 3 1} {5 4} \, X_{e}$$处于激发态,辐射$${{γ}}$$射线。$${{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即使放射性物质碘$${{1}{3}{1}}$$处于化合态,也不会对放射性产生影响
3、['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正确率80.0%属于$${{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B
A.$$\frac4 2 H e+_{4}^{9} B e \to_{6}^{1 2} C+X$$
B.$$2 3 4_{9 0} T h \to_{9 1}^{2 3 4} P a+X$$
C.$$^2_{1} H+_{1}^{3} H \to_{0}^{1} n+X$$
D.$$3 0_{1 5} P \to_{1 4}^{3 0} S i+X$$
4、['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放射出的三种射线按照穿透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γ}}$$射线$${、{α}}$$射线$${、{β}}$$射线
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C.经过两个半衰期,有$$\frac{1} {4}$$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D.$${{γ}}$$射线是$${{α}}$$衰变和$${{β}}$$衰变中释放出来的高频电磁波
5、['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关于核反应方程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2 4_{1 1} N a \to_{1 2}^{2 4} M g+_{-1}^{0} e$$是$${{α}}$$衰变
B.$$2 3 5_{9 2} U+_{0}^{1} n \to_{5 6}^{1 4 4} B a+_{3 6}^{8 9} K r+3_{0}^{1} n$$是裂变
C.$$^2_{1} H+_{1}^{3} H \to_{2}^{4} H e+_{0}^{1} n$$是裂变
D.$$\mathit{\Pi_{8 6}^{2 2} \,} R n \to_{8 4}^{2 1 8} \, P o+_{2}^{4} \, H e$$是$${{β}}$$衰变
6、['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质能方程的理解']正确率40.0%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β}}$$射线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B.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C.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
D.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7、['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核反应', '聚变反应']正确率40.0%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获得了极大的好评,也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如氦闪$${、}$$地球刹车和逃逸$${、}$$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太阳发生氦闪之前进行的是氢聚变,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mathrm{^{2 3 8} ~ U \to^{2 3 8} ~ T h+_2^4 ~ H e}$$是$${{α}}$$衰变
B.$$\mathrm{^{1 4}_{7} N+_{2}^{4} H e \to_{8}^{1 7} O+_{1}^{1} H}$$是$${{β}}$$衰变
C.$$\mathrm{^4 H e+_{1 3}^{2 7} A l \to_{1 5}^{3 0} P-_{0}^{1} n}$$是核聚变
D.$$\mathrm{^{8 2}_{3 4} S e \to_{3 6} \ K r+2_{-1} \mathrm{~^{0} ~ e}}$$是核裂变
8、['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正确率60.0%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A.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B.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
C.$$^2_{1} H \to~_{2}^{4} H e+_{0}^{1} n$$是裂变
D.$$8 2_{3 4} S e \to{}_{3 6}^{\; 8 2} K r+2 {}_{\;-1}^{0} e$$是裂变
9、['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后衰变成钍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衰变方程为$$\stackrel{2 3 8} {9 2} U \to\stackrel{2 3 4} {9 0} T h+\stackrel{3} {2} H e$$
B.放出的一个粒子是$${{α}}$$粒子,在$$\alpha, ~ \beta, ~ \gamma$$三种粒子中$${{α}}$$粒子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
C.$$2 3 4_{9 0} T h$$由$${{2}{3}{4}}$$个核子组成,每两个核子之间都存在核力的作用
D.该衰变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10、['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核反应']正确率60.0%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svg异常
B.$${{β}}$$衰变就是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化为一个中子和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
C.svg异常
D.若氢原子从$${{n}{=}{6}}$$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 解析:
A. 正确。$$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最弱。
B. 错误。$$β$$衰变中的$$β$$射线是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的电子,不是核外电子。
C. 错误。汤姆生发现电子,但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e$$。
D. 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
正确答案:A
2. 解析:
A. 错误。$$Y$$是$$β$$粒子,但来自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并非核外电子。
B. 错误。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不适用。
C. 错误。$$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
D. 正确。放射性由原子核内部决定,与化学状态无关。
正确答案:D
3. 解析:
$$β$$衰变的特征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并释放电子($$β^-$$)或一个质子转化为中子并释放正电子($$β^+$$)。
B. $$^{234}_{90}Th \to ^{234}_{91}Pa + X$$,符合$$β^-$$衰变,$$X$$为电子($$_{-1}^0 e$$)。
D. $$^{30}_{15}P \to ^{30}_{14}Si + X$$,符合$$β^+$$衰变,$$X$$为正电子($$_{+1}^0 e$$)。
正确答案:B、D
4. 解析:
A. 错误。穿透力顺序为$$γ > β > α$$。
B. 错误。$$β$$射线来自核内中子转化,非核外电子。
C. 错误。两个半衰期后剩余$$1/4$$未衰变,即$$3/4$$已衰变。
D. 正确。$$γ$$射线是衰变中释放的高频电磁波。
正确答案:D
5. 解析:
A. 错误。$$^{24}_{11}Na \to ^{24}_{12}Mg + _{-1}^0 e$$是$$β^-$$衰变。
B. 正确。铀核吸收中子后分裂为中等质量核,属于裂变。
C. 错误。$$^2_1H + ^3_1H \to ^4_2He + ^1_0n$$是聚变。
D. 错误。$$^{222}_{86}Rn \to ^{218}_{84}Po + ^4_2He$$是$$α$$衰变。
正确答案:B
6. 解析:
A. 错误。$$β$$射线电子来自中子转化,非核内固有电子。
B. 正确。裂变质量亏损释放能量,质量数守恒但质量减少。
C. 错误。半衰期是核内属性,与温度无关。
D. 错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均证明光的粒子性。
正确答案:B
7. 解析:
A. 正确。$$^{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是$$α$$衰变。
B. 错误。$$^{14}_7N + ^4_2He \to ^{17}_8O + ^1_1H$$是人工核反应,非$$β$$衰变。
C. 错误。$$^4_2He + ^{27}_{13}Al \to ^{30}_{15}P + ^1_0n$$是人工嬗变,非聚变。
D. 错误。$$^{82}_{34}Se \to ^{82}_{36}Kr + 2_{-1}^0 e$$是$$β$$衰变,非裂变。
正确答案:A
8. 解析:
A. 错误。核电站能量来自铀/钚等重核裂变,非人工同位素。
B. 正确。超临界体积可维持链式反应。
C. 错误。$$^2_1H \to ^4_2He + ^1_0n$$是聚变。
D. 错误。$$^{82}_{34}Se \to ^{82}_{36}Kr + 2_{-1}^0 e$$是$$β$$衰变。
正确答案:B
9. 解析:
A. 错误。正确衰变方程为$$^{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
B. 错误。$$α$$粒子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
C. 错误。核力是短程力,仅作用于相邻核子。
D. 正确。衰变后质量亏损,释放能量。
正确答案:D
10. 解析:
B. 错误。$$β$$衰变是中子转化为质子释放电子,非质子直接转化。
D. 正确。$$n=6 \to n=1$$的光子能量大于$$n=6 \to n=2$$,若前者不能引发光电效应,后者更不能。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