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原子核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6-03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原子核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裂变反应', '电磁波谱', '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反应堆与核电站', '折射率的波长表达式和速度表达式',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红外线的光子动量大于紫外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有结构的

C.在发生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均变小

D.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正确率60.0%表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的是$${{(}{)}}$$

C

A.$${{α}}$$粒子散射实验

B.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放出光子

C.天然放射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

3、['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能级及能级跃迁',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如何,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D.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的所有核子之间

4、['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说明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小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5、['半衰期的概念',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C.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6、['半衰期的概念',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2}}$$个

D.$${{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7、['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

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_{0}}$$越小

8、['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能级及能级跃迁',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frac{2 3 8} {9 2} \, U$$衰变变成$$\stackrel{2 0 6} {8 2} P 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C.$${{α}{、}{β}}$$和$${у}$$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D.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9、['能级及能级跃迁', '原子核的衰变',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80.0%关于放射线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治疗癌症患者使用的“化疗”就是利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

B.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穿透能力很强且速度与光速相当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γ}}$$射线时,原子核的核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10、['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原子核的组成']

正确率80.0%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

C

A.原子可以再分

B.原子是核式结构的

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 解析:

A. 错误。光子动量 $$p = \frac{h}{\lambda}$$,红外线波长大于紫外线,因此红外线光子动量小于紫外线。

B.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而非原子。

C. 正确。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均会释放能量,核子平均质量减小(质量亏损)。

D. 错误。光波在介质中的速度 $$v = \frac{c}{n}$$,折射率 $$n$$ 随频率变化,因此速度不同。

正确答案:C。

2. 解析: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不涉及原子核内部。

B. 能级跃迁是原子核外电子的行为,与原子核结构无关。

C.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由更小粒子组成(如质子、中子)。

D. 光电效应是核外电子行为,与原子核无关。

正确答案:C。

3. 解析:

A. 错误。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频率是否大于截止频率,与时间无关。

B. 错误。电子跃迁到近核轨道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总能量降低。

C.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 错误。核力仅作用于相邻核子,而非所有核子之间。

正确答案:C。

4. 解析:

A. 错误。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分,核式结构由$$α$$散射实验证实。

B.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C. 错误。$$α$$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电荷量子化由密立根实验证实。

D. 错误。存在“截止频率”,入射光频率必须大于该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正确答案:B。

5. 解析:

A. 错误。半衰期是核内属性,与温度无关。

B.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由更小粒子组成。

C. 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

D. 错误。稳定性取决于比结合能(结合能/核子数),而非总结合能。

正确答案:B。

6. 解析:

A. 错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

B. 错误。半衰期不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影响。

C. 正确。$$α$$衰变时质子数减少2($$α$$粒子带2个质子)。

D. 错误。$$β$$射线是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

正确答案:C。

7. 解析:

A.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结构,而非原子。

B. 错误。稳定性取决于比结合能,而非总结合能。

C. 正确。电子跃迁时总能量(动能+电势能)守恒。

D. 正确。由光电方程 $$E_k = h\nu - W_0$$,$$E_k$$ 越大则 $$W_0$$ 越小。

正确答案:C、D。

8. 解析:

A.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结构,核式结构由$$α$$散射实验证实。

B. 正确。$$^{238}_{92}U$$ 到 $$^{206}_{82}Pb$$ 质量数减少32($$8α$$衰变),电荷数减少10($$6β$$衰变补充)。

C. 错误。$$γ$$射线穿透力最强,$$α$$最弱。

D. 错误。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动能增大(速度增加),电势能减小。

正确答案:B。

9. 解析:

A. 错误。“化疗”是化学疗法,放射线疗法称为“放疗”。

B. 错误。$$α$$射线穿透能力弱,速度远低于光速。

C. 错误。$$β$$衰变是核内中子转化,与核外电子能量无关。

D. 正确。$$γ$$辐射是核能级跃迁,不改变核子数。

正确答案:D。

10. 解析:

A. 错误。电子发现说明原子可分,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的是原子核结构。

B. 错误。核式结构由$$α$$散射实验证实。

C.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由更小粒子(如$$α$$、$$β$$粒子)组成。

D. 错误。现象未直接揭示质子与中子的存在。

正确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