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半衰期的概念-原子核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2025-07-05
半衰期的概念-原子核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1、['动量与能量的其他综合应用', '物体动能的比较', '半衰期的概念',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其他问题', '质量亏损']

正确率40.0%一静止的氡核$$\C_{8 6}^{2 2 2} R n )$$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钋核$$\C_{8 4}^{2 1 8} P_{O} )$$,衰变方程为$$\mathit{\Pi_{8 6}^{2 2} \,} R n \to_{8 4}^{2 1 8} \, P o+_{2}^{4} \, H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衰变后钋核的速度大小等于$${{α}}$$粒子的速度大小

B.衰变后钋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

C.氡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粒子与钋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氡核的质量

2、['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能级及能级跃迁', '半衰期的概念',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B.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C.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氡$${{2}{2}{2}}$$的半衰$${{3}{.}{8}}$$天,镭$${{2}{2}{6}}$$的半衰期是$${{1}{6}{2}{0}}$$年,所以一个确定的氡$${{2}{2}{2}}$$核一定比一个确定的镭$${{2}{2}{6}}$$核先衰变

3、['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40.0%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经过$${{1}}$$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frac{M} {2}$$

B.经过$${{2}}$$个半衰期后,期中铀的质量剩下$$\frac{3 m} {4}$$

C.经过$${{3}}$$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frac{m} {8}$$

D.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铀衰变的速度变快

4、['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质能方程的理解']

正确率60.0%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发生了衰变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D.$${{β}}$$射线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5、['半衰期的概念',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若是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长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说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铀核$$\frac{2 3 8} {9 2} \, U$$衰变为铅核$$\stackrel{2 0 6} {8 2} P 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6、['半衰期的概念', '能级及能级跃迁',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确率60.0%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羽$${{n}}$$的是

B

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不会改变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大批氢原子从$${{n}{=}{4}}$$能级往低能级越迁时域多只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

7、['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聚变反应',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K}}$$时可以发生$${{“}}$$氦燃烧$${{”}}$$,核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 ~_{2}^{4} H e+_{a}^{b} X \to_{4}^{8} B e+\gamma, ~_{4}^{8} B e$$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半衰期为$$2. 6 \times1 0^{-6} \, 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核反应方程中$${{X}}$$的质子数为$${{4}}$$

B.该核反应伴随质量亏损

C.$${{6}}$$克$${^{8}_{4}{B}{e}}$$经$$5. 2 \times1 0^{-6} \, s$$衰变了$${{4}}$$克

D.$${^{8}_{4}{B}{e}}$$的比结合能小于$${^{4}_{2}{H}{e}}$$的比结合能

8、['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以下关于核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重核裂变的产能效率比轻核聚变的产能效率更高

B.核子(中子$${、}$$质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C.$${{β}}$$衰变释放出的高速粒子,是来自于绕原子核运转的外层电子

D.有$${{1}{6}}$$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其中有$${{8}}$$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9、['裂变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过程质量守恒

B.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吸收能量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10、['半衰期的概念', '发现新粒子',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正确率60.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在原子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在核反应过程的前后,反应体系的质量数守恒,但电荷数不守恒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放射性原子核的半衰期

D.光电效应实验中,只要照射光足够强就可以产生光电流

1. 解析:

选项A:根据动量守恒,钋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但质量不同,因此速度不等,A错误。

选项B:动能 $$E_k = \frac{p^2}{2m}$$,由于动量相同,质量较小的α粒子动能更大,B正确。

选项C: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单个粒子衰变时间,C错误。

选项D:衰变后质量包括粒子动能对应的质量(质能等价),总质量不变,但静止质量之和小于原氡核质量,D错误。

正确答案:B

2. 解析:

选项A:光电效应取决于光子能量(频率),与光强无关,A错误。

选项B:德布罗意波长 $$\lambda = \frac{h}{p}$$,动量越大波长越短,B正确。

选项C:玻尔理论仅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C错误。

选项D:半衰期是概率规律,不能确定单个核的衰变时间,D错误。

正确答案:B

3. 解析:

选项A:半衰期仅适用于放射性元素质量,矿石总质量变化还包括其他元素,A错误。

选项B:经过2个半衰期,铀剩余质量为 $$m \times (1/2)^2 = m/4$$,B错误。

选项C:经过3个半衰期,铀剩余质量为 $$m/8$$,C正确。

选项D:半衰期与温度无关,D错误。

正确答案:C

4. 解析:

选项A:α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而非原子核结构,A错误。

选项B: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实际衰变数可能偏离50%,B错误。

选项C:结合时释放核能说明存在质量亏损,C正确。

选项D:β射线来自核内中子转化,D错误。

正确答案:C

5. 解析:

选项A:半衰期与温度无关,A错误。

选项B: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取决于光子能量(波长是否足够短),B正确。

选项C:α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正确。

选项D:铀到铅的衰变需经过 $$(238-206)/4=8$$ 次α衰变和 $$82-(92-2 \times 8)=6$$ 次β衰变,D错误。

正确答案:B、C

6. 解析:

选项A:核式结构由卢瑟福提出,A错误。

选项B:半衰期不受物理状态影响,B正确。

选项C:β衰变的电子来自核内中子转化,C错误。

选项D:n=4能级跃迁可产生 $$C_4^2=6$$ 种光子,D错误。

正确答案:B

7. 解析:

选项A:由质量数守恒得 $$b=8-4=4$$,电荷数 $$a=4-2=2$$,X为$$^4_2He$$,质子数2,A错误。

选项B:核反应释放能量伴随质量亏损,B正确。

选项C:$$5.2 \times 10^{-6} s = 2T$$,剩余质量 $$6 \times (1/2)^2=1.5$$ 克,衰变 $$4.5$$ 克,C错误。

选项D:$$^8_4Be$$不稳定,比结合能小于$$^4_2He$$,D正确。

正确答案:B、D

8. 解析:

选项A:轻核聚变产能效率更高,A错误。

选项B: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释放结合能,存在质量亏损,B正确。

选项C:β衰变电子来自核内,C错误。

选项D: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核,D错误。

正确答案:B

9. 解析:

选项A:核反应中质量不守恒(有质能转换),A错误。

选项B:比结合能大的核更稳定,分解需吸能,B正确。

选项C: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核,C错误。

选项D:β射线来自核内中子转化,D错误。

正确答案:B

10. 解析:

选项A:电子由汤姆孙发现,A错误。

选项B: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均守恒,B错误。

选项C:半衰期不受外界条件影响,C正确。

选项D:光电效应需光子能量足够高(频率足够),与光强无关,D错误。

正确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