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裂变反应-原子核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2025-07-15
裂变反应-原子核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1、['裂变反应',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X射线和γ射线的特性及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B.光时电磁波的一种,它和$${{γ}}$$射线本质相同

C.中子被$$\overset{2 3 5} {9 2 U}$$吸收,$$\overset{2 3 5} {9 2 U}$$会裂变,发生链式反应,产生核能

D.氢原子会辐射光子,形成氢光谱,它只包含有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2、['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核反应',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2 4_{1 1} \mathrm{N a} \to\,_{1 2}^{2 4} \mathrm{M g}+\,_{-1}^{0} \mathrm{e}$$是原子核的$${{β}}$$衰变

B.$$\mathrm{^3 H e+\ l_{1}^{2} H \to\ l_{2}^{4} H e+\ l_{1}^{1} H}$$是原子核的$${{α}}$$衰变

C.$$\mathrm{^4 H e+\Pi_{1 3}^{2 7} A l \to\Pi_{1 5}^{3 0} P+\Pi_{0}^{1} 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D.$$\mathrm{_{9 2}^{2 3 5} U+\_{0}^{1} n \to\Pi_{3 6}^{9 2} K r+\Pi_{5 6}^{1 4 1} B a+3 \Pi_{0}^{1} n}$$是重核的裂变反应

3、['裂变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

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目前的核电站$${、}$$核潜艇在利用核能时,发生的核反应均是重核裂变

C.对于某种金属来说,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是恒定的,且与光的强度有关

D.$${{“}}$$人造太阳$${{”}}$$是轻核聚变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它的核反应方程是$$\stackrel{4} {2} H e+\stackrel{1} {0} n \to_{1}^{2} H+\stackrel{3} {1} H$$

4、['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聚变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A.方程式$$\stackrel{2 3 8} {9 2} U \to\stackrel{2 3 4} {9 0} T h+\stackrel{4} {2} H 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B.方程式$$^2_{1} H+_{1}^{3} H \to_{2}^{4} H e+_{0}^{1} n$$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C.用能量为$$1 1. 0 e 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跃迁到激发态

D.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要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

5、['裂变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能级及能级跃迁',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可以辐射出$${{γ}}$$射线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D.$$\stackrel{2 3 8} {9 2} U \to\stackrel{2 3 4} {9 0} T h+\stackrel{4} {2} H 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6、['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半衰期的概念',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根据$$\alpha, ~ \beta, ~ \gamma$$射线的特点可知,射线$${{1}}$$是$${{α}}$$射线,射线$${{2}}$$是$${{γ}}$$射线,射线$${{3}}$$是$${{β}}$$射线

C.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D.重核的裂变反应方程可以有$$2 3 5_{9 2} U \to_{5 6}^{1 4 4} B a+_{3 6}^{8 9} K r+2_{0}^{1} n$$

7、['裂变反应']

正确率80.0%重核受到其它粒子(如中子)轰击时分裂成两块或两块以上中等质量的核的过程称为(

C

A.衰变

B.聚变

C.裂变

D.化学变化

8、['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根据波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从量子数$${{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总能够发生光电效应

D.$$2 3 5_{9 2} U+_{0}^{1} n \to_{3 6}^{8 9} K r+_{5 6}^{1 4 4} B a+3_{0}^{1} n$$是聚变反应

9、['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反应']

正确率40.0%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

A

A.$$^3_{1} H+\frac{2} {1} H \to\frac{4} {2} H e+\frac{1} {0} n$$是核聚变反应

B.$$^3_{1} H+\frac{2} {1} H \to\frac{4} {2} H e+\frac{1} {0} n$$是$${{α}}$$衰变

C.$$8 2_{3 4} \, S e \to{^{8 2}_{3 6}} \, K r+{2_{-1}}^{0} e$$是核裂变反应

D.$$2 3 5_{9 2} U+\frac1 0 n \to\frac1 5 4 \, X e+\frac{9 4} {3 8} \, S r+2 \frac1 0 n$$是$${{β}}$$衰变

10、['裂变反应', '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正确率60.0%我国自主研发的钍基溶盐堆是瞄准未来$${{2}{0}{∼}{{3}{0}}}$$年后核能产业发展需求的第四代核反应堆,是一种液态燃料堆,使用钍铀核燃料循环,以氟化盐为冷却剂,将天然核燃料和可转化核燃料熔融于高温氟化盐中,携带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部和外部进行循环。钍$${{2}{3}{2}}$$的一种典型裂变方程是$$2 3 3_{9 2} U+\frac{1} {0} n \to\frac{1 4 2} {5 6} B a+\frac{8 9} {3 6} K r+3 \frac{1} {0} n$$。已知铀$${{2}{3}{3}}$$的结合能为$${{E}_{1}{、}}$$钡$${{1}{4}{2}}$$的结合能我$${{E}_{2}{、}}$$氪$${{8}{9}}$$的结合能为$${{E}_{3}}$$,则(

B

A.铀$${{2}{3}{3}}$$比钍$${{2}{3}{2}}$$多一个中子

B.铀$${{2}{3}{3}{、}}$$钡$${{1}{4}{2}{、}}$$氪$${{8}{9}}$$三个核中氪$${{8}{9}}$$的结合能最小比结合能却最大

C.铀$${{2}{3}{3}{、}}$$钡$${{1}{4}{2}{、}}$$氪$${{8}{9}}$$三个核中铀$${{2}{3}{3}}$$的结合能最大比结合能也最大

D.铀$${{2}{3}{3}}$$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为$$\Delta E=E-_{1}--E_{2}-E_{3}$$

1. 选项D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形成的光谱不仅包含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还包括红外线等其他波段。

2. 选项B错误。该反应是轻核聚变(氘氚聚变),而非$$α$$衰变。$$α$$衰变是指重核自发释放$$α$$粒子($$^4_2He$$)的过程。

3. 选项B正确。核电站和核潜艇利用的是重核(如$$^{235}U$$)裂变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因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仅说明光的粒子性;选项C错误,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选项D错误,方程应为$$^2_1H + ^3_1H \to ^4_2He + ^1_0n$$。

4. 选项B正确。该方程是典型的氘氚聚变反应。选项A错误,$$^{238}U \to ^{234}Th + ^4_2He$$是$$α$$衰变;选项C错误,11.0 eV不等于氢原子任意能级差;选项D错误,跃迁至基态应释放光子而非吸收。

5. 选项B正确。比结合能反映核子结合的牢固程度。选项A错误,$$γ$$射线源于原子核而非电子跃迁;选项C错误,光电子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选项D错误,该方程为$$α$$衰变。

6. 选项C正确。半衰期是核内禀属性。选项A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选项B错误,$$γ$$射线穿透力最强应为射线3;选项D错误,裂变方程需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此处正确。

7. 选项C正确。重核分裂为中等质量核的过程称为裂变。

8. 选项B正确。从$$n=4$$跃迁到基态可辐射$$C^2_4=6$$种光子。选项A错误,核式结构模型由卢瑟福提出;选项C错误,需满足频率条件;选项D错误,该反应为裂变。

9. 选项A正确。氘氚聚变是典型核聚变。选项B错误,$$α$$衰变是自发过程;选项C错误,该方程为$$β$$衰变;选项D错误,该方程为裂变。

10. 选项B正确。中等质量核(如$$^{89}Kr$$)比结合能通常较大。选项A错误,$$^{233}U$$比$$^{232}Th$$多一个质子;选项C错误,重核($$^{233}U$$)比结合能较小;选项D错误,释放能量为$$ΔE=E_2+E_3-E_1$$。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