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心脏灌注显像”的检测技术是将含放射性元素锝$${{(}{{T}{c}}{)}}$$的注射液注入被检测者的动脉中,经$${{4}{0}}$$分钟后,对被检测者的心脏进行造影,血管被堵塞的部分由于无放射性物质到达而无放射线射出.医生根据显像情况判断被检测者的心脏血管有无病变.若检测用的$${{T}{c}}$$是表中的一种,则可能是()
同位素 | 半衰期 |
$$9 2 \mathrm{T c}$$ | $${{4}{.}{3}{5}}$$ 分钟 |
$$9 6 \mathrm{T c}$$ | $${{4}{.}{3}}$$ 天 |
$$9 7 m \mathrm{T c}$$ | $${{9}{1}{.}{4}}$$ 天 |
$$9 9 m \mathrm{T c}$$ | $${{6}}$$ 小时 |
D
A.$$9 2 \mathrm{T c}$$
B.$$9 6 \mathrm{T c}$$
C.$$9 7 m \mathrm{T c}$$
D.$$9 9 m \mathrm{T c}$$
2、['裂变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C.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都可以放出大量的能量
D.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
3、['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C
A.卢瑟福通过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中子
B.汤姆孙在对阴极射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质子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4、['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电子的发现',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研究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德布罗意用电子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D.约里奥.居里和他的夫人发现了同位素具有放射性
5、['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正确率60.0%日本东部海域$${{9}{.}{0}}$$级大地震曾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以下关于核辐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放射性辐射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β}}$$射线本质上是一种高频电磁波
C.$$\alpha, ~ \beta, ~ \gamma$$三种射线中穿透本领最强的是$${{α}}$$射线
D.$$\alpha, ~ \beta, ~ \gamma$$三种射线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γ}}$$射线
6、['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辐射与安全']正确率60.0%放射性物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对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
B.对放射性的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
C.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
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7、['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正确率60.0%若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overset{\alpha} {\rightarrow} F \overset{\beta} {\rightarrow} G \overset{\alpha} {\rightarrow} H,$$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overset{\beta} {\rightarrow} Q \overset{\beta} {\rightarrow} R \overset{\alpha} {\rightarrow} S$$.已知$${{P}}$$和$${{F}}$$是同位素,则()
B
A.$${{Q}}$$和$${{G}}$$是同位素$${,{R}}$$和$${{H}}$$是同位素
B.$${{R}}$$和$${{E}}$$是同位素$${,{S}}$$和$${{F}}$$是同位素
C.$${{R}}$$和$${{E}}$$是同位素$${,{S}}$$和$${{H}}$$是同位素
D.$${{Q}}$$和$${{E}}$$是同位素$${,{R}}$$和$${{F}}$$是同位素
8、['半衰期的概念',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辐射与安全']正确率40.0%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将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
B.核电站要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目的是阻隔$${{γ}}$$射线
C.对于甲状腺病人,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来诊断
D.在$$\alpha, ~ \beta, ~ \gamma$$三种射线中,$${{β}}$$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
9、['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80.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科学家第一时间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为后续的确诊提供了依据。基因测序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为标记,让基因序列自动显影。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D
A.$${{α}}$$射线可以用来测量钢板的厚度
B.射线能够治疗癌症是因为癌细胞在射线照射下破坏得比健康细胞慢
C.放射性同位素具有能量高、污染小的特点,可作为核电站燃料
D.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可培育出优良品种
10、['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辐射与安全']正确率80.0%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
B
A.射线探伤仪
B.利用含有放射性$$\mathop{5 3}^{1 3 1} I$$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
C.利用$$6 0_{2 7} C o$$治疗肿瘤等疾病
D.利用$${{α}}$$射线的电离本领消除布料上的静电
1. 解析:心脏灌注显像需要放射性元素在40分钟后仍有足够的放射性进行造影。半衰期过短(如4.35分钟)会导致放射性迅速衰减,无法检测;半衰期过长(如4.3天或91.4天)则可能对人体造成长期辐射伤害。6小时的半衰期($$99m \mathrm{Tc}$$)既能满足检测需求,又不会残留过久。因此答案为D。
A. 正确,半衰期是原子核本身的属性,与外部环境无关。
B. 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流,而非核外电子挣脱束缚。
C. 正确,裂变和聚变均释放大量核能。
D. 正确,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质子数相同),物理性质不同(中子数不同)。
错误叙述为B。3. 解析:
A. 错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卢瑟福发现质子。
B. 错误,汤姆孙发现电子,质子由卢瑟福发现。
C. 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
D. 错误,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但原子核结构由卢瑟福等人后续研究提出。
符合物理学史的是C。A. 正确,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
B. 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
C. 错误,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电子衍射实验由戴维森-革末完成。
D. 错误,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而非同位素放射性(天然放射性由贝可勒尔发现)。
不正确的是C和D,但题目为单选题,可能选项有误,最接近错误叙述的是D。5. 解析:
A. 错误,适量辐射可用于医疗或育种。
B. 错误,$$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才是电磁波。
C. 错误,$$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α$$射线最弱。
D. 正确,$$γ$$射线以光速运动,速度最快。
正确的是D。A. 错误,过量放射线对人体有害,需严格控制剂量。
B. 正确,放射性废料需特殊处理以避免污染。
C. 正确,放射源必须严格管理。
D. 正确,检测是防护的必要措施。
不正确的是A。7. 解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设$$P$$和$$F$$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衰变过程如下:
$$E \overset{\alpha}{\rightarrow} F$$(质子数减2),$$F \overset{\beta}{\rightarrow} G$$(质子数加1),$$G \overset{\alpha}{\rightarrow} H$$(质子数减2)。
$$P \overset{\beta}{\rightarrow} Q$$(质子数加1),$$Q \overset{\beta}{\rightarrow} R$$(质子数加1),$$R \overset{\alpha}{\rightarrow} S$$(质子数减2)。
由$$P$$与$$F$$同位素,可推得$$R$$与$$E$$同位素(质子数相同),$$S$$与$$H$$同位素。答案为C。
A. 错误,半衰期不受温度影响。
B. 正确,$$γ$$射线穿透力强,需厚防护层阻挡。
C. 正确,碘131可用于甲状腺功能诊断。
D. 错误,$$α$$射线电离本领最强,$$β$$次之,$$γ$$最弱。
正确的是B和C,但题目为单选题,可能选项有误,最可能答案为B。9. 解析:
A. 错误,测量钢板厚度通常用$$β$$射线。
B. 错误,癌细胞对射线更敏感,破坏更快。
C. 错误,核电站燃料为铀或钚,放射性同位素不直接作燃料。
D. 正确,$$γ$$射线诱变可培育新品种。
正确的是D。10. 解析:示踪原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作用。B选项用$$^{131}I$$检测漏油情况,是通过追踪放射性位置实现的,属于示踪原子应用。A、C、D均为直接利用射线性质,非示踪应用。答案为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