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stackrel{1 4} {6} C \to_{4}^{1 0} \, B e+_{2}^{4} \, H e$$
B.$$\mathrm{^{1 4}_{6}} C \to\mathrm{^{1 4}_{5}} \ B+\mathrm{^{0}_{1}} \ e$$
C.$$\overset{1 4} {6} C \to\overset{1 4} {7} \ N+\overset{0} {-1} \mathit{e}$$
D.$$1 4_{6} C \to_{5}^{1 2} \, B+_{1}^{2} H$$
2、['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衰变的是()
B
A.$$\mathrm{^{1 4} ~ N+^4 H e \to^{1 7} ~ O+^{1}_{1} H ~}$$
B.$$\mathrm{^{2 3 8}_{9 2} U \to^{2 3 4}_{9 0} T h+^{4}_{2} H e}$$
C.$$\mathrm{^{2}_{1} H+^{3} H \to^{4}_{2} H e+^{1}_{0} n}$$
D.$$\mathrm{_{9 2}^{2 3 5} U+_{0}^{1} n}$$→$$\mathrm{^{1 3 6}_{5 4} X e+_{3 8}^{9 0} S r+1 0_{0}^{1} n}$$
3、['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质能方程的理解', '质量亏损']正确率40.0%在能源需求剧增的现代社会,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各国竞相开发利用。核原料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一种同位素$$\bigoplus_{9 4}^{2 3 9} P u$$的半衰期为$$2 4 1 0 0$$年,其衰变方程为$$2 3 9_{9 4} \, P u \to X+\, \frac{4} {2} H e+\gamma,$$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钚衰变发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C.$${{2}{0}}$$克的$$\bigoplus_{9 4}^{2 3 9} P u$$经过$$4 8 2 0 0$$年后,还有$${{5}}$$克未衰变
D.钚核衰变前的质量等于衰变后$${{X}{、}{H}{e}}$$核的质量之和
4、['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正确率40.0%铀核$$\frac{2 3 8} {9 2} \, U$$经一系列的$${{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为铅核$$\stackrel{2 0 6} {8 2} P b$$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B
A.$${{6}}$$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B.$${{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6}}$$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8}}$$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5、['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电子的发现', '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正确率80.0%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阴极射线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B.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C.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热量
D.方程式$$\mathrm{^{2 3 8}_{9 2} U \to^{2 3 4}_{9 0} T h+^{4}_{2} H 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6、['半衰期的概念',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对给定的金属,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一定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原子核在$${{α}}$$衰变中可以同时放出$${{γ}}$$射线
C.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
D.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其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
7、['裂变反应',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核反应',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在上海世博会展馆的建设中,采用了大量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如场馆周围的路灯用太阳能电池供电,洗浴热水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等.太阳能产生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其核反应方程是()
A
A.$$4_{1}^{1} \mathrm{H} \to_{2}^{4} \mathrm{H e}+2_{1}^{0} \mathrm{e}$$
B.$$\mathrm{^{1 4}_{7} N+_{2}^{4} H e \to_{8}^{1 7} O+_{1}^{1} H}$$
C.$$2 3 5_{9 2} \mathrm{U}+_{0}^{1} \mathrm{n} \to_{5 4}^{1 3 6} \mathrm{X e}+_{3 8}^{9 0} \mathrm{S r}+1 0_{0}^{1} \mathrm{n}$$
D.$$\mathrm{^{2 3 8} U \to_{9 0}^{2 3 4} T h+_{2}^{4} H e}$$
8、['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核反应']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vg异常
B.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产生了光电效应,增大光的强度可以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1}}$$克铋$${{2}{1}{0}}$$经过$${{1}{0}}$$天全部衰变为其它原子核
D.svg异常
9、['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半衰期的概念',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方程式$$\mathrm{^{2 3 8}_{9 2} \,} U \to\mathrm{^{2 3 4}_{9 0} \,} T h+{^4_{2}} H 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B.$$2 3 5_{9 2} 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升高温度后它的半衰期会缩短
C.$$\frac{2 3 8} {9 2} \, U$$衰变成$$\stackrel{2 0 6} {8 2} P b$$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β}}$$衰变中放出的$${{β}}$$射线是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10、['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关于原子核的变化$${、}$$核能及核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核力是一种弱相互作用,只能发生在原子核内相邻核子之间
B.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
C.将原子核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大能量为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D.$$2 3 5_{9 2} U+_{0}^{1} n \to_{5 6}^{1 4 4} B a+_{3 6}^{8 9} K r+3_{0}^{1} n$$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之一
1. 解析:
题目给出四个核反应方程,需要判断哪个是正确的。分析各选项:
A. $$^{14}_{6}C \to ^{10}_{4}Be + ^{4}_{2}He$$:质量数守恒(14=10+4),但电荷数不守恒(6≠4+2),错误。
B. $$^{14}_{6}C \to ^{14}_{5}B + ^{0}_{1}e$$:质量数守恒(14=14+0),电荷数不守恒(6≠5+1),错误。
C. $$^{14}_{6}C \to ^{14}_{7}N + ^{0}_{-1}e$$:质量数守恒(14=14+0),电荷数守恒(6=7-1),符合β⁻衰变,正确。
D. $$^{14}_{6}C \to ^{12}_{5}B + ^{2}_{1}H$$:质量数守恒(14=12+2),但电荷数不守恒(6≠5+1),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2. 解析:
衰变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粒子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分析选项:
A. $$^{14}N + ^4He \to ^{17}O + ^1_1H$$:人工核反应(α粒子轰击),非衰变。
B. $$^{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α衰变,正确。
C. $$^2_1H + ^3H \to ^4_2He + ^1_0n$$:聚变反应,非衰变。
D. $$^{235}_{92}U + ^1_0n \to ^{136}_{54}Xe + ^{90}_{38}Sr + 10^1_0n$$:重核裂变,非衰变。
正确答案为 B。
3. 解析:
根据衰变方程 $$^{239}_{94}Pu \to X + ^4_2He + \gamma$$:
A. X为 $$^{235}_{92}U$$,中子数=235-92=143,非92,错误。
B. γ射线电离能力弱(穿透性强),错误。
C. 半衰期24100年,48200年为2个半衰期,剩余质量=20×(1/2)²=5克,正确。
D. 衰变前后质量不守恒(部分转为能量),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4. 解析:
铀核 $$^{238}_{92}U$$ 衰变为铅核 $$^{206}_{82}Pb$$:
质量数减少:238-206=32,每α衰变减少4,故α衰变次数=32/4=8次。
电荷数减少:92-82=10,每α衰变减少2,实际减少应为8×2-10=6次β⁺衰变(每β⁺衰变电荷数+1)。
正确答案为 B(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5. 解析:
A. 阴极射线是电子流,但源于核外电子,非核内,错误。
B. 轻核聚变 $$^2_1H + ^3_1H \to ^4_2He + x$$,x为中子($$^1_0n$$),非电子,错误。
C. 聚变和裂变均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正确。
D. $$^{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 是α衰变,非裂变,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6. 解析:
A. 光电效应取决于光子能量(频率),与光照时间无关,错误。
B. α衰变可能伴随γ射线释放,正确。
C. 半衰期是核内禀属性,与温度无关,错误。
D. 氢弹为聚变反应,非人工转变,错误。
正确答案为 B。
7. 解析:
太阳内部核聚变为4个质子结合成氦核:
A. $$4^1_1H \to ^4_2He + 2^0_1e$$(正电子),符合质子-质子链反应,正确。
其他选项为人工核反应(B)、裂变(C)、α衰变(D),均错误。
正确答案为 A。
8. 解析:
B.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光子频率,与光强无关,错误。
C. 铋210半衰期5天,10天=2个半衰期,剩余质量=1×(1/2)²=0.25克,非全部衰变,错误。
(题目中A、D为“svg异常”,无解析意义)
无正确选项。
9. 解析:
A. $$^{238}_{92}U \to ^{234}_{90}Th + ^4_2He$$ 是α衰变,非裂变,错误。
B. 半衰期与温度无关,错误。
C. $$^{238}_{92}U \to ^{206}_{82}Pb$$ 需8次α衰变(质量数减32)和6次β衰变(电荷数调整),正确。
D. β射线是核内中子转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非核外电子,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10. 解析:
A.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错误。
B. 一次α衰变质子数减2,两次β⁺衰变质子数加2,最终质子数不变,正确。
C. 结合能是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或分解所需能量),正确。
D. 该反应是裂变,太阳内部为聚变,错误。
正确答案为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