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原子核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青海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8-04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原子核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青海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波的衍射现象',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质子不能够发生衍射现象

B.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该元素的半衰期将增大

2、['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电能的输送', '反应堆与核电站', '核能的利用', '质量亏损']

正确率40.0%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发展核电既是中国发展突破能源$${、}$$交通$${、}$$环保瓶颈的上策,也符合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通过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和质量数都发生了亏损

C.在核反应堆中利用石墨吸收中子从而减少中子对环境的影响

D.为了减少从核电站到用户的电能损失,可以利用变压器降低电压输电

3、['裂变反应', '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质能方程的计算']

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链式反应能否发生跟铀原料的体积无关

B.裂变产物$$\frac{1 4 4} {5 6} \mathrm{^{1 4 4} B a}$$的比结合能大于$$\mathrm{^{2 3 5} U}$$的比结合能

C.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有所增加

D.该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为 $$( m_{\mathrm{U}}-m_{\mathrm{B a}}-m_{\mathrm{K r}}-$$ $${{3}{{m}_{n}}{)}{{c}^{2}}}$$ ​​

4、['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慢化剂”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慢中子更难被铀核捕获,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B.裂变后的新核氪的比结合能小于铀核的比结合能

C.链式反应是指由重核裂变产生的电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

D.当核反应过于缓慢时,可以适当地抽出镉棒,达到加快核反应速度的目的

5、['裂变反应', '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聚变反应',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frac4 2 H e+\frac{1 4} {7} \, N \to\overset{1 7} {8} \, O+\overset{1} {1} H$$是$${⼈}$$类第$${⼀}$$次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

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2_{1} H+_{1}^{3} H \to_{2}^{4} H e+_{0}^{1} n$$

C.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其中$${⼀}$$种典型反应是:$$2 3 8_{9 2} U+_{0}^{1} n \to_{5 6}^{1 4 4} B a+_{3 6}^{8 9} K r+3_{0}^{1} n$$

D.$${{β}}$$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中$${⼦}$$转化成了$${⼀}$$个质$${⼦}$$和$${⼀}$$个电$${⼦}$$,其转化$${⽅}$$程是:$$\Hi_{0}^{1} n \to\l_{1}^{1} H+\l_{-1}^{0} e$$

6、['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反应堆中的减速剂用来控制链式反应速率

C.$$\frac{2 3 8} {9 2} \, U$$衰变成$$\stackrel{2 0 6} {8 2} P 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D.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释放的最小能量

7、['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A.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B.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

C.$$^2_{1} H \to~_{2}^{4} H e+_{0}^{1} n$$是裂变

D.$$8 2_{3 4} S e \to{}_{3 6}^{\; 8 2} K r+2 {}_{\;-1}^{0} e$$是裂变

8、['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正确率40.0%玻尔提出的氢原子结构理论主要依据的现象是(

D

A.$${{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

B.中子轰击铀核发生裂变的现象

C.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现象

D.低压氢气放电管中的氢气在高电压作用下发光,产生线状谱线的现象

9、['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质能方程的理解']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B.$$\AA_{8 3}^{2 1 2} B i$$的半衰期是$${{1}}$$小时,质量为$${{m}}$$的$$\AA_{8 3}^{2 1 2} B i$$经过$${{3}}$$小时后还有$${\frac{1} {6}} m$$没有衰变

C.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D.根据$${{E}{=}{m}{{c}^{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10、['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理解同位素']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B.$${{β}}$$射线是原子被电离后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

C.同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D.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中子

1. 选项解析:

A. 错误。质子具有波动性,可以发生衍射现象。

B. 错误。链式反应需要达到临界体积才能发生。

C. 正确。根据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强度极大值对应的波长与温度成反比。

D. 错误。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2. 选项解析:

A. 正确。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确实如此。

B. 错误。质量数在核反应中守恒,但质量会发生亏损。

C. 错误。石墨是慢化剂,用于减速中子而非吸收中子。

D. 错误。为减少电能损失,应该升高电压输电。

3. 选项解析:

A. 错误。链式反应能否发生与铀原料的体积直接相关。

B. 正确。裂变产物的比结合能通常比重核大。

C. 错误。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会亏损。

D. 正确。该表达式正确计算了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4. 选项解析:

A. 错误。慢中子更容易被铀核捕获。

B. 错误。裂变后的新核比结合能通常更大。

C. 错误。链式反应是由中子维持的。

D. 正确。抽出镉棒可以减少中子吸收,加快反应速度。

5. 选项解析:

A. 错误。卢瑟福首次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

B. 正确。这是典型的聚变反应。

C. 错误。$$^{238}U$$不能直接发生裂变。

D. 正确。这是$$β$$衰变的正确解释。

6. 选项解析:

A. 错误。应该是入射光波长必须小于某个值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错误。减速剂用于慢化中子,控制棒用于控制反应速率。

C. 正确。经过计算确实需要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D. 正确。这是结合能的定义。

7. 选项解析:

A. 错误。核电站能量来自核裂变。

B. 正确。超过临界体积才能维持链式反应。

C. 错误。这是聚变反应。

D. 错误。这是$$β$$衰变。

8. 选项解析:

D. 正确。玻尔理论主要基于氢原子光谱的线状谱现象。

9. 选项解析:

A. 错误。需要达到临界条件。

B. 错误。3小时后剩余$${\frac{1}{8}}m$$未衰变。

C. 错误。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大。

D. 正确。这是质能方程的表述。

10. 选项解析:

A. 错误。半衰期不受温度影响。

B. 错误。$$β$$射线来自核内中子转化。

C. 错误。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 正确。中子维持了链式反应。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