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svg异常
A.$${{N}{⋅}{m}}$$
B.$${{N}{⋅}{s}}$$
C.$$k g \cdot m / s$$
D.$$k g \cdot m^{2} / s^{2}$$
2、['安培力的大小简单计算及应用', '发现新粒子',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在螺线管内部与螺线管轴线平行的一条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为$${{B}{I}{l}}$$
B.若在电流天平的左端增加的砝码质量为$${{m}}$$,则长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为$$\frac{m g} {I l}$$
C.若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0}{.}{0}{5}}{T}}$$,$${{C}{D}}$$段导线的长度为$${{3}{c}{m}}$$,$${{U}}$$形导线通电电流$${{I}{=}{{2}{.}{0}}{A}}$$,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应在左端悬挂$$3 \times1 0^{-4} g$$的砝码
D.假如使通过$${{C}{D}}$$段导线的电流反向,仍可以通过悬挂砝码的方式测量磁感应强度
3、['安培力的大小简单计算及应用', '发现新粒子']正确率80.0%svg异常
A.$$\frac{1} {2} T$$
B.$${{1}{T}}$$
C.$${{2}{T}}$$
D.$${{4}{T}}$$
4、['发现新粒子',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库仑定律公式及其适用条件']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等效替代法
B.微小量放大法
C.微元法
D.理想模型法
5、['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发现新粒子', '周期和频率']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电压表$${{V}_{1}}$$的示数为$${{8}{8}{0}{V}}$$
B.电压表$${{V}_{2}}$$的示数为$$2 2 0 \sqrt2 V$$
C.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2}{0}{W}}$$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 0 0 H z$$
6、['发现新粒子', '霍尔效应']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
B.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v无关
C.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c成正比
D.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frac{e U} {a}$$
7、['发现新粒子', '核反应']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mathrm{^4 H e+\;_{7}^{1 4} N \to\;_{8}^{1 6} O+\;_{1}^{1} H}$$
B.充入氮气后,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8、['能级及能级跃迁', '发现新粒子',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一频率的光的照射下,能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有一种光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时长
D.一个$$\mathrm{^{2 3 8} 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mathrm{_{8 2}^{2 0 6} \ P b}$$原子核的过程中,共发生了$${{8}}$$次衰变
9、['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发现新粒子']正确率80.0%svg异常
C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frac{( m_{1}-m_{2} ) g} {2 n I l}$$
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frac{( m_{1}-m_{2}+\Delta m ) g} {n I l}$$
C.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frac{\Delta m g} {2 n I l}$$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frac{( m_{1}-m_{2}-\Delta m ) g} {2 n I l}$$
10、['电源的概念', '发现新粒子']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时采用了微元法
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由于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是电磁相互作用
D.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1. 解析:
题目要求识别物理量的单位。选项D $$kg \cdot m^{2} / s^{2}$$ 是功或能量的单位(焦耳),而其他选项分别对应力矩(A)、冲量(B)和动量(C)。因此正确答案为D。
2. 解析:
考查安培力公式 $$F = BIl$$ 和天平平衡条件:
A选项正确,因安培力公式直接适用;B选项正确,由平衡条件 $$mg = BIl$$ 可得 $$B = \frac{mg}{Il}$$;C选项计算砝码质量应为 $$m = \frac{BIl}{g} = 3 \times 10^{-4} kg$$(单位错误);D选项错误,电流反向需反向悬挂砝码。正确答案为B。
3. 解析:
简谐运动周期公式为 $$T = 2\pi \sqrt{\frac{m}{k}}$$。若质量减半,新周期 $$T' = 2\pi \sqrt{\frac{m/2}{k}} = \frac{T}{\sqrt{2}}$$,但选项无此答案。可能题目隐含弹簧并联或串联,若为两相同弹簧并联,有效 $$k$$ 加倍,则 $$T' = \frac{T}{\sqrt{2}}$$ 仍不匹配。需结合题目图像判断,暂无法确定。
4. 解析:
卡文迪什扭秤实验通过微小扭转角放大引力作用,属于微小量放大法(B)。其他选项:等效替代法(A)如电阻测量,微元法(C)如积分思想,理想模型法(D)如质点模型。
5. 解析:
变压器分析:
A选项正确,原线圈电压有效值 $$U_1 = 880V$$;B选项错误,副线圈电压有效值 $$U_2 = 220V$$,峰值才为 $$220\sqrt{2}V$$;C选项正确,输入功率 $$P = I_2 U_2 = 220W$$;D选项错误,频率为 $$50Hz$$。正确答案为A、C。
6. 解析:
霍尔效应中,电子受洛伦兹力向前表面偏转,故前表面电势低(A正确)。电压 $$U = \frac{BIv}{nec}$$ 与 $$v$$ 和 $$c$$ 均有关(B、C错误)。洛伦兹力平衡时 $$eE = e\frac{U}{a} = evB$$,故D正确。正确答案为A、D。
7. 解析:
卢瑟福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
A选项正确,核反应方程为 $$^4He + \,^{14}_7N \to \,^{16}_8O + \,^1_1H$$;B选项正确,充氮气后质子被银箔吸收;C、D矛盾,实验中需先调整银箔厚度使α粒子不穿透(D正确)。正确答案为A、B、D。
8. 解析:
A选项正确,基态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可发射多种频率,包括入射光频率;B选项错误,发现的是质子而非中子;C选项错误,光电效应取决于光子能量;D选项错误,$$^{238}U \to \,^{206}Pb$$ 需8次β衰变加6次α衰变。正确答案为A。
9. 解析:
电流天平平衡条件:初始 $$m_1 g = m_2 g + nBIl$$,加砝码后 $$(m_1 + \Delta m)g = m_2 g + nBIl$$。联立解得 $$B = \frac{\Delta m g}{nIl}$$,对应B选项。
10. 解析:
A选项错误,伽利略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B选项正确,合力实验用等效替代;C选项错误,万有引力是引力相互作用;D选项错误,电源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