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原子核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7.99999999999999%

2025-07-15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原子核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7.99999999999999%
1、['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质量亏损',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发展核电既是中国发展突破能源$${、}$$交通$${、}$$环保瓶颈的上策,也符合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核反应方程可能是:$$2 3 5_{9 2} U \to_{5 6}^{1 4 1} B a+_{3 6}^{9 2} K r+2_{0}^{1} n$$

B.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和质量数都发生了亏损

C.在核反应堆中利用控制棒吸收中子从而减小中子对环境的影响

D.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通过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能级及能级跃迁',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在电子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裂变反应

3、['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60.0%下列几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4、['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方程与图象', '核反应']

正确率6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stackrel{1 4} {7} \mathrm{N}$$核获得反冲核$$\mathrm{_{8}^{1 7} \, O}$$,发现了中子

B.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呈线性关系

C.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质子

D.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能辐射出$${{γ}}$$射线,且能量增加

5、['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A.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B.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

C.$$^2_{1} H \to~_{2}^{4} H e+_{0}^{1} n$$是裂变

D.$$8 2_{3 4} S e \to{}_{3 6}^{\; 8 2} K r+2 {}_{\;-1}^{0} e$$是裂变

6、['裂变反应',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正确率60.0%$${{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这一消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抗议,为维护国际公共利益和中国人民健康安全,我国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要求日方切实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对待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以下关于核力发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核力发电利用的是轻核聚变释放出来的核能

B.核裂变过程满足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

C.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是因为新核的比结合能小

D.裂变物质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才能发生链式反应

7、['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半衰期的概念', '反应堆与核电站',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增大压强,可以缩短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光的强度越大,照射金属时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D.镉棒插入深度大一些,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将会变慢

8、['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反应堆与核电站']

正确率60.0%关于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利用热中子是因为热中子的速度快,增加反应速度

B.在铀棒的周围放重水或普通水的目的是冷却反应堆

C.在铀棒之间插入镉棒的目的是控制反应速度

D.核反应堆用过的废料清洁无污染,没有放射性

9、['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理解核子、电荷数和质量数', '核反应', '质能方程的计算']

正确率40.0%$${{2}{0}{1}{9}}$$年$${{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介绍$${{2}{0}{1}{9}}$$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某核电站获得核能的核反应方程为$$2 3 5_{9 2} U+_{0}^{1} n \to_{5 6}^{1 4 4} B a+_{3 6}^{8 9} K r+x_{0}^{1} n$$,己知铀核$$2 3 5_{9 2} U$$的质量为$${{m}_{1}}$$,钡核$$\frac{1 4 4} {5 6} B a$$的质量为$${{m}_{2}}$$,氪核$$\protect_{3 6}^{8 9} K r$$的质量为$${{m}_{3}}$$,中子$${^{1}_{0}{n}}$$的质量为$${{m}_{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该核电站通过核聚变获得核能

B.铀核$$2 3 5_{9 2} U$$的质子数为$${{2}{3}{5}}$$

C.在上述核反应方程中$${{x}{=}{3}}$$

D.一个铀核$$2 3 5_{9 2} U$$发生上述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m_{1}-m_{2}-m_{3}-m_{4} ) c^{2}$$

10、['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半衰期的概念',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正确率60.0%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微观未知粒子的探测可以使我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宇宙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B.原子核的半衰期可以通过加压或者升温等方法进行改变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核子数越大,则结合能越大

D.裂变反应堆中,镉棒的作用是减慢中子的速率,以维持链式反应进行

1. 解析:

A选项:核反应方程$$^{235}_{92} U \to ^{141}_{56} Ba + ^{92}_{36} Kr + 2^{1}_{0} n$$是典型的铀核裂变反应,符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因此正确。

B选项: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会发生亏损(转化为能量),因此说法错误。

C选项:控制棒的作用是吸收中子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而非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因此错误。

D选项: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描述准确,正确。

正确答案:D

2. 解析:

A选项:普朗克确实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解释黑体辐射,正确。

B选项:比结合能越大表示核子结合越牢固,正确。

C选项:$$β$$衰变是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电子,并非核内存在电子,错误。

D选项: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聚变反应而非裂变,错误。

正确答案:A、B

3. 解析:

由于题目中未提供具体图像内容,无法进行解析。

4. 解析:

A选项: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_{7} N$$发现质子,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错误。

B选项: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U_c$$与入射光频率$$ν$$满足$$eU_c = hν - W_0$$,呈线性关系,正确。

C选项:链式反应中使裂变持续进行的粒子是中子而非质子,错误。

D选项:氢原子能级跃迁辐射光子(非$$γ$$射线),且能量减少,错误。

正确答案:B

5. 解析:

A选项:核电站能量来自重核裂变而非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错误。

B选项:铀235体积超过临界体积时链式反应可自持续,正确。

C选项:$$^{2}_{1} H \to ^{4}_{2} He + ^{1}_{0} n$$是聚变而非裂变,错误。

D选项:$$^{82}_{34} Se \to ^{82}_{36} Kr + 2^{0}_{-1} e$$是$$β$$衰变而非裂变,错误。

正确答案:B

6. 解析:

A选项:核电站利用重核裂变而非轻核聚变,错误。

B选项:核裂变满足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正确。

C选项:裂变释放核能是因为新核比结合能更大(更稳定),错误。

D选项:裂变物质体积需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错误。

正确答案:B

7. 解析:

A选项:半衰期是核本身属性,与压强无关,错误。

B选项:比结合能(而非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错误。

C选项: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光子频率而非光强,错误。

D选项:镉棒吸收中子,插入深度增大会减慢链式反应速度,正确。

正确答案:D

8. 解析:

A选项:热中子速度慢但更易引发铀235裂变,错误。

B选项:重水或普通水主要作用是慢化中子而非冷却,错误。

C选项:镉棒通过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正确。

D选项: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且需特殊处理,错误。

正确答案:C

9. 解析:

A选项:该反应为裂变而非聚变,错误。

B选项:铀核$$^{235}_{92} U$$的质子数为92(左下角标),错误。

C选项:根据质量数守恒:$$235 + 1 = 144 + 89 + x$$,解得$$x = 3$$,正确。

D选项:释放能量为$$(m_1 + m_4 - m_2 - m_3 - 3m_4)c^2$$,表达式错误。

正确答案:C

10. 解析:

A选项:$$β$$衰变电子来自中子转化,非核内固有,错误。

B选项:半衰期不受压强或温度影响,错误。

C选项:结合能随核子数增加而增大(但比结合能不一定),正确。

D选项:镉棒通过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正确。

正确答案:C、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