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核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原子核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7-02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原子核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反冲核的动能一定大于带电粒子的动能

B.$${{a}}$$一定是反冲核的轨迹

C.该核发生的一定是$${{α}}$$衰变

D.若磁场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则$${{a}}$$的轨迹一定是逆时针方向

2、['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聚变的理解及计算']

正确率60.0%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C

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总能量增大

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D.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

3、['半衰期的概念',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frac{1 3 1} {5 3} I \to\frac{1 3 1} {5 4} \, X_{e}+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Y}}$$粒子为$${{β}}$$粒子,来自碘原子的核外电子

B.若$$\mathop{5 3}^{1 3 1} I$$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生成的$$\frac{1 3 1} {5 4} \, X_{e}$$处于激发态,辐射$${{γ}}$$射线。$${{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即使放射性物质碘$${{1}{3}{1}}$$处于化合态,也不会对放射性产生影响

4、['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原子核同时发生了$${{α}{、}{β}}$$衰变

D.该原子核放出一个中子

5、['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质量亏损']

正确率60.0%关于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一定会释放能量

B.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C.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D.$${{—}}$$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6、['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计算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由$$\mathbf{\Lambda}_{8 8}^{2 2 8} \mathbf{R a}$$到$$\overbrace{8 9}^{2 2 8} \mathrm{A c}$$的衰变是$${{α}}$$衰变

B.已知$$\mathbf{\Lambda}_{8 8}^{2 2 8} \mathbf{R a}$$的半衰期是$${{T}{,}}$$则$${{8}}$$个$$\mathbf{\Lambda}_{8 8}^{2 2 8} \mathbf{R a}$$原子核经过$${{2}{T}}$$时间后还剩$${{2}}$$个

C.从$$\mathrm{^{2 2 8} T h}$$到$$\mathrm{_{8 2}^{2 0 8} P b}$$共发生$${{5}}$$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D.图中发生的$${{α}}$$衰变和$${{β}}$$衰变分别只能产生$${{α}}$$和$${{β}}$$射线

7、['半衰期的概念',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正确率60.0%自然界中很多元素具有放射性,关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衰变现象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发生$${{β}}$$衰变时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C.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

D.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数是守恒的

8、['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光的波粒二象性',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9、['裂变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质量亏损']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stackrel{2 3 8} {9 2} U \to\stackrel{2 3 4} {9 0} T h+\stackrel{4} {2} H e$$是重核裂变的反应方程式

B.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等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自由电子

D.铯原子核$$\frac{1 3 3} {5 5} C 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bigoplus_{8 2}^{2 0 8} P b$$的结合能

10、['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

正确率60.0%放射性元素要$$\frac{2 3 8} {9 2} \, U$$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成$$\stackrel{2 0 6} {8 2} P b$$,其衰变方程式为$$2 3 8_{9 2} U \to_{8 2}^{2 0 6} P b+x_{2}^{4} H e+y_{-1}^{0} e$$,则$${{x}{、}{y}}$$分别为(

B

A.$${{1}{0}{、}{4}}$$

B.$${{8}{、}{6}}$$

C.$${{8}{、}{4}}$$

D.$${{6}{、}{6}}$$

1. 解析:

选项分析:

A. 反冲核的动能不一定大于带电粒子的动能,取决于质量分配和动量守恒,错误。

B. 轨迹 $$a$$ 可能是反冲核或带电粒子的轨迹,需结合磁场方向判断,错误。

C. 可能是 $$α$$ 衰变或 $$β$$ 衰变,仅凭轨迹无法确定,错误。

D. 若磁场向外,$$a$$ 的轨迹方向由洛伦兹力决定,需电荷正负判断,但题目未说明电荷性质,无法确定,错误。

2. 解析:

错误叙述为 C:

C. $$β$$ 衰变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并释放电子,与外层电子无关,错误。

其他选项正确:

A. 太阳内部为热核反应(聚变)。

B. 玻尔理论中,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子动能减小,总能量增大。

D. 天然放射现象的射线来自原子核。

3. 解析:

正确选项为 D:

D. 放射性由原子核决定,与化合态无关,正确。

其他选项错误:

A. $$Y$$ 为 $$β$$ 粒子,但来自核内中子转化,非核外电子。

B. 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不适用。

C. $$γ$$ 射线电离能力最弱。

4. 解析:

根据轨迹半径公式 $$r=\frac{mv}{qB}$$,若轨迹半径变化,可能是 $$α$$ 或 $$β$$ 衰变,但无法确定同时发生或中子释放。题目未提供足够信息,需结合选项判断。

5. 解析:

正确选项为 D:

D. 重核衰变后产物结合能之和通常更大,因更稳定。

其他选项错误:

A. 核变化可能吸收或释放能量。

B. $$β$$ 衰变电子来自核内,非外层。

C. 质量亏损对应能量等于结合能。

6. 解析:

正确选项为 C:

C. 质量数减少 $$228-208=20$$,故 $$5$$ 次 $$α$$ 衰变(每 $$α$$ 减 $$4$$);电荷数减少 $$90-82=8$$,$$5×2-8=2$$ 次 $$β$$ 衰变。

其他选项错误:

A. $$_{88}^{228}Ra \to _{89}^{228}Ac$$ 为 $$β$$ 衰变(质量数不变)。

B. 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核。

D. 衰变可能伴随 $$γ$$ 射线。

7. 解析:

正确选项为 D:

D. 衰变中质量数守恒(核子数不变)。

其他选项错误:

A. 衰变与核式结构无直接关系。

B. $$β$$ 衰变电子由中子转化而来,非核内固有。

C. 半衰期与温度无关。

8. 解析:

正确选项为 D:

D. $$β$$ 衰变电子由核内中子转化而来。

其他选项错误:

A. 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非结合能。

B. 玻尔假设基于氢光谱,非 $$α$$ 散射实验。

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均说明光的粒子性。

9. 解析:

正确选项为 D:

D. 铯核(小核)结合能小于铅核(大核)。

其他选项错误:

A. 该式为 $$α$$ 衰变,非裂变。

B. 核子总质量大于原子核质量(质量亏损)。

C. $$β$$ 衰变电子来自核内中子转化。

10. 解析:

计算衰变次数:

质量数差 $$238-206=32$$,故 $$x=32/4=8$$。

电荷数差 $$92-82=10$$,$$8×2-10=6$$ 次 $$β$$ 衰变($$y=6$$)。

正确答案为 B($$x=8$$,$$y=6$$)。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