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
B
A.链式反应能否发生跟铀原料的体积无关
B.裂变产物$$\frac{1 4 4} {5 6} \mathrm{^{1 4 4} B a}$$的比结合能大于$$\mathrm{^{2 3 5} U}$$的比结合能
C.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有所增加
D.该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为 $$( m_{\mathrm{U}}-m_{\mathrm{B a}}-m_{\mathrm{K r}}-$$ $${{3}{{m}_{n}}{)}{{c}^{2}}}$$
2、['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β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正确率60.0%传统的航母动力来源是燃油蒸汽轮机,燃油限制了航母的载重量、续航里程和战斗力$$\mathbf{. 2 0 2 1}$$年,我国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珑一号”问世,为我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奠定了基础,“玲珑一号”的核燃料为浓缩铀,体积小,功率大$$, \begin{array} {l} {2 3 5} \\ {9 2} \\ \end{array} \mathrm{U}$$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mathrm{_{9 2}^{2 3 5} U+_{0}^{1} n}$$→$$\mathrm{^{1 4 4}_{5 6} B a+_{3 6}^{8 9} K r+3_{0}^{1} n \mathrm{,}}$$生成的$$\frac{1 4 4} {5 6} \mathrm{^{1 4 4} B a}$$还会发生$${{β}}$$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铀发生的这种核反应又叫热核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
B.铀发生的这种核反应产生慢中子,对中子加速后可发生链式反应
C.$$\frac{1 4 4} {5 6} \mathrm{^{1 4 4} B a}$$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β}}$$射线是钡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形成的
D.$$\frac{1 4 4} {5 6} \mathrm{^{1 4 4} B a}$$发生$${{β}}$$衰变的速度不能通过调节压强和温度来控制
3、['裂变反应',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核反应']正确率60.0%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A
A.$$\mathrm{~}_{9 2}^{2 3 5} \mathrm{U}+\mathrm{~}_{0}^{1} \mathrm{~ n} \to\mathrm{~}_{3 8}^{9 0} \mathrm{~ S r}+\mathrm{~}_{5 4}^{1 3 6} \mathrm{~ X e}+1 0 \mathrm{}_{0}^{1} \mathrm{n}$$
B.$$\mathrm{^{1 4}_{7} N+_{2}^{4} H e \to_{8}^{1 7} O+_{1}^{1} H}$$
C.$$\mathrm{_1^2 H+^3 H \to_2^4 H e+_0^n}$$
D.$$\mathrm{_{9 2}^{2 3 8} U \to_{9 0}^{2 3 4} U+_{2}^{4} H e}$$
4、['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质子由于带正电,质子间的核力表现为斥力
B.原子核衰变放出的三种射线中,$${{α}}$$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C.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D.铀核发生链式反应后能自动延续下去,维持该反应不需要其他条件
5、['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光电效应方程与图象',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α}}$$粒子散射实验促使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
B.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放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该链式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链式反应需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够进行
6、['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60.0%下列几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7、['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核反应', '聚变反应']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查德威克通过$${{a}}$$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B.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
C.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8、['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图一中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
B.图二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图三中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图四链式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
9、['裂变反应',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赴因为这束光的光照强度太弱
B.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电子的动能增大,但原子的能量减小
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D.铀核裂变产物多样,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2 3 5_{9 2} U+_{0}^{1} n \to_{5 6}^{1 4 1} B a+_{3 6}^{9 2} K r+2_{0}^{1} n$$
10、['裂变的理解及计算', '核裂变的发现--链式反应',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α衰变的特点、本质及其方程的写法']正确率60.0%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mathrm{^{2 3 5}_{9 2} \, U \to_{5 6}^{1 4 1} \ B a+_{3 6}^{9 2} K r+2_{0}^{1} n}$$
C.$$\mathrm{^{2 3 8}_{9 2} U \to^{2 3 4}_{9 0} \ T h+X}$$中$${{X}}$$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
D.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1.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链式反应能否发生与铀原料的体积(临界体积)直接相关,只有当体积达到临界值时才能维持链式反应。
B. 正确。裂变产物的比结合能通常大于重核(如$$^{235}\mathrm{U}$$),因为中等质量核的比结合能更大。
C. 错误。核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质量减少而非增加。
D. 正确。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由质量亏损计算,公式为$$(m_{\mathrm{U}}-m_{\mathrm{Ba}}-m_{\mathrm{Kr}}-3m_{n})c^{2}$$。
正确答案:B、D。
2.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热核反应指轻核聚变,而铀的裂变不属于热核反应。
B. 错误。裂变产生的是快中子,需通过慢化剂减速后才能有效引发链式反应。
C. 错误。$$β$$衰变的电子来自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的,与核外电子无关。
D. 正确。$$β$$衰变是弱相互作用,不受压强和温度影响。
正确答案:D。
3. 解析:
核电站通过重核裂变获取能量,典型反应为$$^{235}\mathrm{U}$$吸收中子后裂变。
A. 符合裂变反应特征,生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并释放中子。
B. 属于人工核转变(氮俘获α粒子),非裂变。
C. 属于轻核聚变。
D. 属于α衰变。
正确答案:A。
4.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核力是短程强相互作用,与电荷无关。
B. 错误。$$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最强。
C. 正确。比结合能增大时释放核能。
D. 错误。链式反应需维持临界体积和中子增殖条件。
正确答案:C。
5.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玻尔模型基于氢原子光谱,与$$α$$散射实验无直接改进关系。
B. 正确。饱和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C. 正确。$$α$$粒子带$$+2e$$电荷。
D. 错误。链式反应属于裂变,聚变无需临界体积。
正确答案:B、C。
7. 解析:
选项分析:
A. 正确。查德威克通过$$^{9}\mathrm{Be}(\alpha,n)^{12}\mathrm{C}$$实验发现中子。
B. 错误。太阳内部为轻核聚变。
C. 错误。铀块需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
D. 错误。玻尔理论局限性不否定定态概念。
正确答案:A。
8.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多数方向基本不变。
B. 正确。光电效应证实光的粒子性。
C. 错误。若丙为$$α$$射线,应带正电,但图中未明确标注。
D. 错误。链式反应为裂变,聚变无需中子引发。
正确答案:B。
9.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取决于光子能量(频率),与光强无关。
B. 正确。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增大;能级降低使原子总能量减小。
C. 错误。$$β$$衰变的电子来自核内,不影响核外电子。
D. 正确。裂变反应方程符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正确答案:B、D。
10. 解析:
选项分析:
A. 错误。稳定性取决于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而非总结合能。
B. 正确。方程符合裂变反应特征。
C. 错误。$$X$$为$$^{4}_{2}\mathrm{He}$$(α粒子),属于α衰变。
D. 正确。平均结合能增大时释放核能。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