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2、['折射定律与全反射综合', '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折射率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折射率的波长表达式和速度表达式']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最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速小于$${{b}}$$光
C.若$${{a}{、}{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高
3、['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正确率40.0%svg异常
A.当$${{P}}$$置于$${{C}}$$端时,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
B.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由于能级降低,电子的动能减小
C.上述的四种可见光中有两种能让图甲中的$${{K}}$$极发生光电效应
D.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2. 7 5 e V$$的自由电子的能量而向高能级跃迁
4、['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
B.电压$${{U}}$$增大,光电流$${{I}}$$一定增大
C.用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
D.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5、['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正确率40.0%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若改用频率为$${{v}^{′}}$$的另一种光照射该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E}}$$.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v}^{′}}$$为$${{(}{)}}$$
C
A.$${{3}{v}}$$
B.$$\frac{v} {3}$$
C.$$\frac{2 E} {h}+v$$
D.$$\frac{2 E} {h}-v$$
6、['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这一科学假说
B.发生光电效应时,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速度大小均相等
C.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和锌板相连的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锌板带负电
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里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
7、['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可以使锌发生光电效应
B.大量氢原子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C.大量氢原子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用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有两种光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
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mathrm{1. 6 e V}$$,不能使$${{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8、['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正确率60.0%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照射到同种金属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频率较小的入射光,需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照射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极限频率就越大
C.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D.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9、['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40.0%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
A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小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C.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发生光电效应时,若入射光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10、['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光子动量及其公式',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a}}$$光的波长比$${{b}}$$光的小
B.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大
C.若$${{a}}$$光是从$${{n}{=}{4}}$$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则$${{b}}$$光是从$${{n}{=}{3}}$$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
D.用$$E=1 2. 8 e V$$的电子去轰击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得到两种可见光
第5题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_k = h\nu - W_0$$,其中$$W_0$$为逸出功。对于两次照射:
1. 第一次:$$E = h\nu - W_0$$
2. 第二次:$$3E = h\nu' - W_0$$
联立两式消去$$W_0$$,得:$$3E - E = h\nu' - h\nu \Rightarrow \nu' = \frac{2E}{h} + \nu$$
正确答案为C。
第6题解析:
A. 错误,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B. 错误,光电子速度分布不均,最大初动能与频率有关。
C. 错误,紫外线照射锌板逸出电子,锌板带正电。
D. 正确,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成正比。
正确答案为D。
第8题解析:
A. 错误,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频率而非时间。
B. 错误,极限频率由材料决定,与入射光无关。
C. 正确,遏止电压$$U_c$$与最大初动能成正比,而$$E_k = h\nu - W_0$$。
D. 错误,最大初动能仅与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
正确答案为C。
第9题解析:
A. 正确,爱因斯坦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B. 错误,频率必须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错误,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错误,由$$E_k = h\nu - W_0$$可知动能与频率为线性关系,非倍数关系。
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解析(部分选项):
D. 计算氢原子能级跃迁:基态氢原子吸收$$12.8\,\text{eV}$$能量后可跃迁至$$n=4$$能级,退激时可能发出$$n=4\to2$$(可见光)和$$n=3\to2$$(可见光)两种光子。
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