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没有烟尘时,$${{U}_{1}}$$和$${{U}_{2}}$$的比值应该为零
B.散射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不成立
C.如果用全反射棱镜作为反射镜$${{4}}$$,其折射率至少为$${{2}}$$
D.烟尘浓度越高时,$${{U}_{1}}$$和$${{U}_{2}}$$的差值越大
2、['能级及能级跃迁',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核裂变与核聚变']正确率80.0%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3、['光的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正确率80.0%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干涉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4、['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子动量及其公式']正确率60.0%$${{1}{9}{2}{2}}$$年,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 $${{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 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有些$${{X}}$$射线的能量传给了电子,因此$${{X}}$$射线的能量减小了
B.有些$${{X}}$$射线吸收了电子的能量,因此$${{X}}$$射线的能量增大了
C.$${{X}}$$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D.$${{X}}$$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不守恒,能量守恒
5、['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子具有动量和能量
B.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C.黑体辐射规律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D.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
6、['光的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正确率40.0%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B.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有些波长变短了
C.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有些波长变长了
D.康普顿效应可用经典电磁理论进行解释
7、['半衰期的概念',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C.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是从$${{α}}$$粒子的散射实验开始的
D.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数目越多,其结合能就越小
8、['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半衰期的概念', '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现象',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正确率60.0%下列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但没有动量
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9、['半衰期的概念',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用到的核反应方程为$$\mathrm{^4 N e+^{1 4} N \to^{1 7} \ O+_{1}^{1} H}$$
B.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和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共同决定的
C.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10、['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正确率60.0%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A.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B.康普顿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1. 分析选项:
A. 没有烟尘时,$$U_1$$和$$U_2$$的比值应为零。这是正确的,因为烟尘浓度为零时,散射信号消失,输出电压比值为零。
B. 散射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不成立。这是错误的,康普顿散射严格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C. 全反射棱镜的折射率至少为$$\sqrt{2}$$。这是正确的,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n = 1/\sin\theta_c$$,当$$\theta_c = 45^\circ$$时,$$n = \sqrt{2}$$。
D. 烟尘浓度越高,$$U_1$$和$$U_2$$的差值越大。这是正确的,浓度增加会导致散射光强变化更显著。
正确答案:A、C、D
2. 四幅图涉及不同物理知识:
由于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给出具体解析。需要补充图像或详细说明。
3. 光的波粒二象性:
A. 错误。光既是波又是粒子,不是分类存在。
B. 错误。光子和电子是不同粒子。
C. 正确。干涉是波动性的典型表现。
D. 错误。康普顿效应证明光的粒子性。
正确答案:C
4. 康普顿散射:
A. 正确。部分光子能量转移给电子导致波长增大。
B. 错误。X射线不会吸收电子能量。
C. 正确。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D. 错误。动量守恒成立。
正确答案:A、C
5. 不正确说法:
C. 错误。黑体辐射规律是普朗克提出的。
其他选项A、B、D均为正确表述。
正确答案:C
6. 康普顿效应:
A. 错误。证明的是粒子性。
B. 错误。应是波长变长。
C. 正确。部分散射X射线波长变长。
D. 错误。需用量子理论解释。
正确答案:C
7. 正确说法:
A. 正确。两者都体现光的粒子性。
B. 错误。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
C. 错误。原子核结构研究始于放射性发现。
D. 错误。核子越多结合能越大。
正确答案:A
8. 正确叙述:
A. 正确。普朗克首次提出能量量子化。
B. 错误。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子有动量。
C. 错误。质量包含未衰变核和产物,不会减半。
D. 错误。动量越大波长越短。
正确答案:A
9. 正确说法:
D. 正确。光电效应显示光子能量,康普顿效应显示光子动量。
其他选项:A错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B错误(与化学状态无关),C错误(比结合能决定稳定性)。
正确答案:D
10. 波粒二象性:
B. 正确。康普顿效应揭示粒子性。
其他选项:A错误(需量子理论解释),C错误(实物也有波动性),D错误(波长与动量成反比,质子电子动能相等时动量不等)。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