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减小
B.康普顿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C.气体的体积等于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
D.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2、['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核裂变与核聚变',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质量亏损']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甲是某黑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温度$${{T}_{1}{<}{{T}_{2}}}$$
B.图乙是康普顿效应的示意图,该光子与电子碰撞后其波长将变大
C.图丙中射线$${{c}}$$由电子组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D.图丁所示的链式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
3、['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正确率80.0%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_{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_{0}}$$的成分。这些波长大于$${{λ}_{0}}$$的成分与入射的$${{X}}$$射线相比$${{(}{)}}$$
A.能量增大
B.动量增大
C.波速减小
D.频率减小
4、['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有内部结构
B.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D.处于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3}}$$种频率的光子
5、['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关于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6、['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频率将会变小
B.$${{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波长将会变短
C.$${{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速度将会变小
D.散射实验为光的波动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明
7、['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子动量及其公式']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频率将会变小
B.$${{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波长将会变短
C.$${{X}}$$光散射后与散射前相比,速度将会变小
D.散射实验为光的波动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明
8、['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光电效应中,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就是光子
B.图中为使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为零应将触头$${{P}}$$向$${{b}}$$端移动
C.用频率为$${{ν}_{1}}$$的光照射光电管,改变滑片位置当电流表示数减为零时电压表示数$${{U}_{1}}$$,用频率为$${{ν}_{2}}$$的光照射光电管,电流表示数减为零时电压表示数$${{U}_{2}}$$,可得普朗克常量$$h=\frac{e ( U_{1}-U_{2} )} {\nu_{1}-\nu_{2}} ( e$$为电子的电量)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9、['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40.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大于入射光子的须率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0、['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能级及能级跃迁', '概率波',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B.光不是一种概率波
C.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1. 解析:
A选项错误。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库仑力做正功,电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B选项正确。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电子碰撞后波长变长,说明光子具有动量,验证了光的粒子性。
C选项错误。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分子本身尺寸,气体体积不等于分子体积总和。
D选项错误。气体扩散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正确答案:B
2. 解析:
A选项正确。黑体辐射强度峰值随温度升高向短波方向移动,故$$T_1 < T_2$$。
B选项正确。康普顿效应中光子损失部分能量,根据$$λ=h/p$$,波长变大。
C选项错误。β射线(图中c)是核内中子转质子时放出电子,不能说明核内有电子。
D选项错误。图丁是重核裂变链式反应,不是轻核聚变。
正确答案:A、B
3. 解析:
康普顿散射中波长变长的成分说明光子损失能量,根据$$E=hν$$和$$λ=c/ν$$可得:
A错误,能量减小;B错误,动量$$p=h/λ$$减小;C错误,X射线在真空中波速恒为c;D正确,频率$$ν=c/λ$$减小。
正确答案:D
4. 解析:
A选项错误。卢瑟福实验确立的是原子核式结构,并非发现原子有内部结构。
B选项正确。氢原子光谱线分立说明能量量子化。
C选项错误。康普顿效应同样揭示光的粒子性。
D选项错误。从$$n=3$$跃迁最多发射$$C_3^2=3$$种频率光子,但"可能"表述不准确。
正确答案:B
5. 解析:
A选项正确。两种效应均体现光的粒子性。
B选项错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行为表现取决于观测方式。
C选项错误。波动性是光的本质属性,非光子相互作用导致。
D选项错误。"微粒说"是经典粒子概念,"光子说"具有量子化特征。
正确答案:A
6-7. 解析:
(两题内容相同)康普顿散射特征:
A正确,能量损失导致频率降低;B错误,波长变长;C错误,真空中光速不变;D错误,证实粒子性而非波动性。
正确答案:A
8. 解析:
A选项错误。光电子是金属逸出的电子,不是光子。
B选项正确。P向b端移动会增大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归零。
C选项正确。根据爱因斯坦方程$$eU=hν-W_0$$可推导出$$h=\frac{e(U_1-U_2)}{ν_1-ν_2}$$。
D选项错误。两种效应均说明光的粒子性。
正确答案:B、C
9. 解析:
A选项错误。描述反了,光电效应表明光子有能量,康普顿效应表明有动量。
B选项错误。电子跃迁到近轨道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C选项错误。辐射光子频率可能小于入射频率(如从n=3→2→1)。
D选项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核式结构。
正确答案:D
10. 解析:
A选项错误。$$λ=h/p$$,质子与电子质量不同,动能相同时动量不等。
B选项错误。光是一种概率波。
C选项正确。两种效应都是光的粒子性证据。
D选项错误。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总能量增大。
正确答案:C